劲折腾了上百年后,准噶尔盆地还在,准噶尔人没了,对于这样的结果,准噶尔人肯定开心不起来,但是客观上为我国的如今的疆域造型做出来贡献,试想一下,如果当初他们不闹腾,大清三代明主不去揍他们,后来的女人堆里成长起来的皇帝可能就没有心力去修理这伙人,能征惯战的准噶尔部进可以图蒙古,退可以守新疆,等到大清完蛋了,直接在俄国的支持下独立出去,乖乖,你们能想象我国没新疆吗?不过好在他们主动作死,正好摊上了三代强人,被摁在地上摩擦之后灭族了,一了百了。
在讲准噶尔之前,我们讲清楚一个常识,游牧民族,比如匈奴、突厥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北亚战斗民族,并不是纯种突厥人或者纯种匈奴人,而是一个叫匈奴的部落非常能打,打服了几个刺头,有了“说杀谁全家就杀谁全家”的信用后,其他没它厉害的部落觉得惹不起,只好说:大哥您说了算,今后您干啥我们都一起去,这就是宣誓效忠了,所以,所有的古代崛起的游牧部落都是围绕在一个核心部落周围的联盟。
如果这个核心部落能带领大家屡战屡胜,这个联盟凝聚力就会强,如果连续战败,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就有人起来反抗,内部矛盾加深,直到某一天彻底崩溃。如果是联盟中某个家族站出来挑战,结果可能是分裂,比如南匈奴,北匈奴,东突厥,西突厥,类似华山派中的剑宗和气宗。也有可能所有的小弟都不服了,那就是散沙式的崩溃。事实上古代的所有游牧部落,比如匈奴,比如突厥,并不是被灭了,而是战败后联盟崩溃,各支小部落散到历史的尘埃去了。
这种大型部落联盟,有个特点,就是需要持续的对外打劫,进攻,才能维持内部的凝聚力,而且得打胜仗,不然随时可能崩溃。
比如我们说的后金,就是一个紧密围绕在建州女真人为中心的部落联盟,统一的造型,秃头扎个小辫,但细看都不太一样,小辫在脑门上的位置不太一样,通过哦这一点来标识来自哪个部落。事实上古代所有的游牧部落基本都是秃头,他们没有洗发水又缺水,又经常骑马,出了汗之后简直不敢想象,索性都剃了。然后约定好在什么地方留一撮,下次见到面就算不认识也能分辨是不是自己部落的。
后金的联盟里包括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清史里把这些人都称为索伦人),这些都是在东北黑龙江溜达的渔猎部落,后来被后金打服后宣誓效忠,清廷为了表达对他们的回报,清帝会娶那些部落的贵族做妃子,这也就理解了为啥清朝妃子普遍长得也不太好看,比如给溥仪戴绿帽子的婉容,就是达斡尔人。
后来后金击败东蒙古,东蒙古各部也加入了幸福温暖的原始社会主义大家庭(早期后金没有私产,而且有浓重的母系氏族气质),那个孝庄皇后,就是蒙古人。满蒙一家,就这么来的,因为上层联姻了,又打又拉,自然有效果加成,这些部落跟着建州人南征北战,比如刚才说的索伦人,就追随大清从黑龙江去新疆作战,摊开地图就知道走了多远。
再举个栗子加深下理解,慈禧太后,她是叶赫那拉氏的嘛,她们的祖上是住在叶赫城的一帮野人,后来建州女真(也就是大清的祖上)打过来,战败后不服的被杀了个精光,剩下的族人跟随了后金,所以她们族流传着类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段子,说,就剩一个女人也要弄死大清,后来,西太后嫁给了咸丰。。。
为啥说这么多呢,因为只有理解了这种联盟制,理解了他们这种不稳定性,才能理解后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