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组织朋友们深度聊了一波瓦格纳,洋洋洒洒举了二十多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将其勾勒成网,把事儿都聊通透了,也聊的我快聊吐了,最近也就不去蹭瓦格纳的热点了。
正好上午有读者朋友问高考的志愿填报,正好就把我的思考写下来,跟考生的家长们探讨一下。不作为指导意见,但是可以通过这个分析,说不定就会触发大家的想法。
首先,看天时。
我们正在面临一波以新技术为驱动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客观上来说,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老师陈旧的知识储备都不足以应对这场大变局,学好了也未必有用。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这一波的技术革命还是由美国挑起来的,还是会重演98年前后互联网时代,由美国传导至东部沿海地区,如马云在杭州,马化腾在深圳,刘强东、王兴在北京,张一鸣在天津……
他们不仅通过大变革带来的科技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身边无数人的命运。
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也一定会在东部的沿海大城市最先展开,所以,东部沿海的一线城市对外开放的港埠(含空港),是第一优先级的,权重要高于学校、专业。
其次,看地利。
不同于大学全面扩招之前,大学的教育经费,都是由国家投入形成的,师资力量和生源,完全是跟着经费来走,985的经费就是比211多,211的经费就是比一本的多,如今局面已经完全变化了。
战后婴儿潮的50后一代人,他们生活在平均主义的时代,所以他们的后辈,70、80后的一代人,读书时候,家里注入资源的差距并不大,只是少数人可以选择“出国”。
70、80后这一波人,出生后赶上了40年高速发展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的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这部分先富对于孩子的投入,远远高于国家对于高校的财政拨款,他们的言传身教,有的时候也比象牙塔里的老师更有效。
选学校的本质是选圈子,尽量选先富起来的东南沿海地区,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学校牌子差一点也没关系,同学们的真实能力和潜力会远比中西部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