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有暇去跑了某段趟秦长城看了下,在感慨历经两千多年风霜雨雪秦长城仍有遗存之时,内心也不免产生了疑惑,既为何秦长城跟明长城比起来如此低仄?就这一米来高的长城也能防的住匈奴?莫不是因为时间的侵蚀而使其低矮如斯?带着这一疑问,回来后我也是遍阅史书,发现历史上的秦长城可能跟我们一直以来的认知大有不同…
其实最早长城的修筑能够追溯到西周时期,西周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猃狁的袭击,曾修筑连续排列的墩堡以作防御,这些连续排列的墩堡便是后来长城的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征频繁,随着战争的频次和规模越来越大,许多诸侯担心邻国搞突袭,所以就在相互间的边境修建了关、塞、亭、障、墩、台、堡等守备措施,然后于沿线间以矮墙相连,这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及至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原各个诸侯国之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这一点在《史记》中有明确的记载:“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但要说的是,当时秦朝拆毁的是内地原各诸侯国之间的长城,而且拆的时候呢,拆下来的工料砖石也没有浪费,一部分用来修通行天下的驰道,另一部分则沿着新修的驰道运向北方修补长城。
是的,秦长城正是于原各诸侯国在北方地区修建的长城基础上修补而来的,具体的说是将之前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修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为什么用修补这个词儿呢?这便是要讲的重点了,因为秦长城的距离很长,这点是先决条件,而后其目的又是防备北方的匈奴和东胡,这沿线万里之遥的山川地势非常复杂,所以想要像后来明长城那样修建的坚固备至实属甲方条件过高…也就是说,当时的建筑技术以及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难以支持像修明长城那样修的高大宏伟,而秦朝对于长城的作用定义则是预警和拦驱,而不是完全的防御,而这也是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不得已的妥协。再说直白点,秦朝所修建的长城,更多的是修一条类似于拦阻墙似的矮墙,虽然也连接沿线的墩堡关塞,但是其主要作用在于防止游牧民族四处分散式的南下,限制其在广袤的北方边境线上进入内地的通道。然后在那些大批人马容易突破的平坦地区附近屯驻设防,并通过烽烟联络,以达到预警示警及时集结与之对战的目的。
在秦长城完全建成之前,事实上北方游牧民族在南下的时候很少大规模的集结队伍,往往都是十几人、几十人,至多不过上百人来南下侵袭抢掠,这种零敲碎打式的打法,我想稍微懂点游击战术的朋友就明白有多么的令人头痛了。所以修建秦长城的目的,就是针对游牧民族的这种四散游击的战术,迫使其只能集中力量朝某个方向进攻。由此呢,游牧民族原有的分散优势被转化为劣势,而农耕民族的聚居劣势则被转化为优势,虽然攻守之势仍没有变,但却让秦朝能够集中力量来对付游牧民族的入侵。这就迫使原本松散的游牧民族不得不抱团取暖,但对于秦朝来说,游牧民族的人口数量毕竟不如自己,所以这种全线铺开重点设防的玩法是有利于秦朝的。由此,秦长城的修建也同时改变了游牧民族的历史进程,以前他们能够各过各的,分散南下便可以抢掠到足够的生活物资,现在如果不抱团并拿出足够多的力量,也是难以对秦朝造成影响的。
所以为何蒙恬在率军北击匈奴的同时还要筑九原城?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三十万秦军北上固然是要驱逐匈奴,但更切实际的任务是为秦长城的修筑工程争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事实上秦长城的修筑也并非花费浩繁,且远没有达到致使秦亡的地步。前面也说了,秦长城不像明长城那样是纵深防御体系式的修筑,而且秦长城是利用原有的长城进行了修补连接,很多建筑材料都是将内地的长城拆了后运来的,真要说花费,更多的应该是在墩堡关塞上的花费,而即便是修筑墩堡关塞,也都是像长城那样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而已。就比如说九原城,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修筑墩堡的基础上进行了扩改,并完善了相关的保障设施,而真要说花费大的,那是秦直道和秦驰道,修路的花费可比修长城要大的多的多了…因此秦长城在当年确实不像明长城那么高,也就是一米多高的样子,除非是墩堡烽台出于传递信息的需要会修高一些,几乎没有明长城那样数米高的宏伟城墙。
但秦长城所起到的作用则是非常重大的,它不仅保护了长城内的秦朝百姓,也从侧面改写了长城外游牧民族的历史。其实要想弄清楚秦长城真正的作用在于何处,看西汉初年刘邦北伐的白登之围就能知道…秦长城真要是像明长城那样拥有完备的防御体系,刘邦至于自己带着队伍出征北伐被围白登么…所以啊,历史的真相往往都在细节之中,亦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去积极发现。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