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华山剑穹:中美军当年角逐“超高空”的拾遗补缺|2023-07-20

导语:八一前夕,鲁宁根据父亲王飞生前有关打U-2的讲述撰写了一篇文章,算是对《角逐超高空》系列作品的一个补充。内容主要是有关刘亚楼司令员1963年11月部署决策击落U-2高空侦察机的故事。象这样的真实案例,如果我们这些知情人不说 恐怕将来就再没有人知道了。历史那时就会被人随意涂抹。

图片

这也是我们缅怀空军老领导老前辈的一种方式。刘亚楼伯伯离开我们已经58年了,但他的精神不死 光荣永存,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激励后人不断前进。    

图片            

关于人民空军曾经击落5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的故事那就太多了,故事被拍成多部电视剧、纪录片、历史文献片,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故事内容有写实的,有虚构的,有依照原型人物和实际情况阐述的,也有凭空杜撰故弄玄虚煽情的。

今天,我想从另一角度讲一下1963年11月1日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被我军击落的第2架U-2飞机)的真实故事,作为对先前多位作家所写的“角逐超高空”故事集锦的拾遗补缺。

图片

1962年我神勇的地空导弹部队(543部队),在江西南昌首次用萨姆2导弹击落了美制U-2高空侦察机,当时国内外引起一片哗然。

为了保密,我们没有公布是用什么武器打下的U-2飞机。陈毅元帅(外交部长)在外国记者的一再追问下诙谐地答复:“我们是用’竹竿’把它(U-2)给捅下来的”当场引来一片笑声。在笑声中新闻界人士、航空界人士、情报界人士基本上都悟出了“竹竿”是个啥东西。

当然,最为重视此问题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台湾空军的“黑猫中队”,他们认定解放军空军肯定是拥有和掌握了高精尖的地空导弹武器。于是,他们从两方面着手改进,努力使U-2飞机再次窜犯大陆时不被击落。

一是唤醒激活大量潜伏隐蔽多年的大陆国民党特务,让他们侦察搜集543部队的信息和情报。

二是改进U-2飞机的反雷达“12系统”,只要发现导弹瞄准雷达发出的信号 飞机就自动报警并转弯摆脱雷达跟踪。

你别说,老美老蒋这两招还真见效。

 

图片

以后的一年多来(准确地说14个月),U-2飞机多次窜犯大陆领空,西北、东北、全国各地哪儿都去了,犹如进了无人之地,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我们的543部队部署在哪儿,U-2飞机就绝不再往那儿飞,迫不得已时也会绕飞很长距离,避开埋伏在航线上的地空导弹部队。

偶尔有U-2飞机赶上误入543部队的埋伏圈儿,我军雷达一开机,U-2飞机感受到雷达信号后立即调头转弯摆脱跟踪。致使我军眼瞅着U-2飞机到处飞 就是打不着。空军首长和543部队的指战员们心急如焚,可就是有劲儿使不出呀……

当初成立神秘的543部队时因为对文化程度要求比较高,在选人时对家庭出身、本人成分、社会关系没有卡的特别严,许多城市工商业主的子弟,农村家庭成分较高的孩子,作为小知识分子也都被选入了地空导弹部队。

543部队虽然有特别严格的保密纪律,但架不住我们的暗战对手国民党特务也不是吃素的,早就听说军统中统是世界有名的特务组织,其特点就是隐秘高效、掌握专业技能、擅长情报搜集和特别行动。

自从1962年U-2飞机被地空导弹击落后,潜伏在大陆的特务便被赋予了一项新的任务: 搜集543部队的情报。

我听说,有一位潜伏在邮局系统的特务,因得知他邻居家的儿子在空军543部队服役,儿子是个孝子,部队经常换防,通信极不方便。于是特务便对这家邻居出奇的好,只要儿子给家寄信,他都要亲自送到家中并帮助家人拆信读信。而且这家伙还通过分析邮戳(军邮不贴邮票,只盖有信箱编号的三角邮戳),居然比较精确地判断出543部队部署在什么地方,然后通报台湾。

我还听说,我们的543部队部署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为了掩人耳目通常都化妆成石油勘探队。某特务分子侦查到一队不速之客后,不能断定他们是地空导弹部队还是石油勘探队?于是他在驻地附近安放了几枚自发射信号弹,夜深人静时突然红绿白信号弹照亮夜空。部队警卫大吃一惊,立马通报 然后部队紧急集合搜山。最后无果而终,暴露了部队的性质和驻地。无奈,我们只好放弃这个费尽千辛万苦才刚刚建好的秘密阵地。

最为让人恼火的是混入人民空军的国民党特务情报人员,他们向台湾提供最有价值、最准确的军事情报。他们藏在暗处隐蔽得很深,我们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识破他们揪出他们。

但因为多次走漏消息,空军领导非常着急,想了很多办法,制定了许多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空军政治保卫部门更是着急上火,也不管你是什么官儿、什么岗位、只要觉得行为可疑,看着不顺眼就悄悄地上手段,内控使用。搞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1963年10月底空军刘亚楼司令员到上海出差,住在锦江饭店。一天早晨他把朱虚之(时任第二高炮指挥所政委,1969年任空军副参谋长)和王飞(时任空军党委办公室主任,1969年任空军副参谋长)叫到他的房间。他让王飞把从北京带来的地图都拿出来,从里面锁好客房大门,外面挂上“请勿打搅”。刘司令员手扶地图一字一顿地说:“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打U-2的事情,就我们三人。”然后目光转向窗外远方自言自语发狠说道:“我看这回还***的怎么失密! ”

于是三个人开动脑筋,先是摸索U-2飞机的活动规律,他们把近期U-2的航迹线都画到一张地图上,选出U-2往复出入最多的地方,然后结合敌情通报选择我军的布防地点。他们绞尽脑汁方案提了一个又一个,但总是不断的被否定。地图摆了一屋子,桌上 床上 沙发上 地上 哪儿哪儿都是地图。

三个人不停地变换角色,充当假设敌,站在敌指挥官敌飞行员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刘亚楼司令员好像是比较喜欢在几个人的探讨互动中启发灵感,最后再做出决策的人,而不是象林彪那样一个人盯着地图冥思苦想作出决策。因此三个人研究打U-2问题竟搞的象是军棋推演、地图作业、沙盘模拟…… 他们因为过于认真过于投入几乎忘了时间忘了休息,中午饭都没顾上吃,一直忙乎到下午二点多钟才把最终方案确定下来。

当然这个方案主要都是刘司令员的主意,朱虚之、王飞提的是建设性参谋性意见。接着他们用保密电话把最后确定的方案内容通知了空军司令部作战部。

下午四点多钟空军指挥所正式下达命令,几个导弹营同时行动,火速转移。

图片

543部队下午四点多钟,基本上是准备结束训练收操下班了,突然接到整体转移的命令,部队一下子激动紧张起来,军令如山倒!但整个军事行动是悄悄的秘密的、对外不露声色进行的。炊事班把焖得半生不熟的米饭往地沟里一倒,炊具都没刷就装车了;战士收拾行装把还在晾晒的湿军装,一股脑收进自己的背包……

由于543部队平时训练有素,动真格时依然忙而不乱井井有条,那么多大家货、大设备没用多长时间就撤收伪装完毕,那场景真叫“热烈而镇定的情绪 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天黑时所有人员和全部武器装备都登上了临时调来的军用列车。列车在一片漆黑的大地上风驰电掣的飞奔,谁也不知道他们要去哪里?目的地是在何方?

第二天清晨543部队依照上级命令开进指定阵地,炊事班人员提着空桶想在附近山林里寻找山泉水,给饿了一宿的官兵们做顿早饭。凑巧碰上了上山打柴的老乡,于是他们先问水源之事,接着就问这里是哪儿?老乡被这突然一问给惊呆了,心想: 你明明就站在这里,还身穿军服,竟不知这里是何处?是真正的解放军吗?经我们战士再三解释,老乡终于告诉他:这里是江西上饶地区。“原来您是江西老俵啊,谢谢啦!”小战士又是敬礼又是鞠躬。

回到驻地后,他们立刻把这个消息传开,所有官兵此时方知晓经过一夜的奔波他们已从祖国的北方来到了南方,来到了江西上饶…… 保密保到这种程度,连部队战士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那就更别说蒋介石国民党特务能知道什么了。此次543部队千里大换防 悄悄地在江西上饶布下了天罗地网。

图片

说来也巧,正当我们的地空导弹部队在阵地就位武器装备时,国民党派遣的一架U-2飞机又从桃园机场起飞窜犯大陆,根据雷达通报该机将很快飞临上饶地区。怎麽办?机不可失,是打还是不打?打,有把握吗?不打,机会难得啊?…… 

就在所有人举棋不定焦躁不安时,刘亚楼司令员要通了导弹二营营长岳振华的电话,告诉他:打与不打、何时开打,最后的决心要由岳营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而定。如果有把握开机就能击落U-2 ,那你们就赶紧各就各位做好战斗准备;如果你觉得时间仓促没有击落U-2的十分把握,那不妨暂时按兵不动,先放他过去。估计他是要到西北执行侦查任务,待他下午返航自以为大功告成时,你们再一举将其击落……

图片

图为营长岳振华(右4)在野外指挥所指挥二营作战

 

事情的发展与刘司令员的预料一模一样,岳营长上午放过了U-2飞机后,抓紧时间做好战斗准备,待地空导弹一切准备停当U-2飞机又大摇大摆地按原航线返航飞临了上饶上空。说时迟那时快,岳营长果断下令,采用近快战术,三箭齐射。

此时U-2飞机驾驶员叶常棣正眺望着远方天际线处的大海,嘴里哼着欢快的小曲儿庆幸自己即将顺利完成任务。突然,机舱里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还没等他做出反应,又见舱外红光一闪,他下意识的按了一下弹射逃生按钮,一闭眼“轰”的一声,弹射座椅的引索炸弹和击中U-2的导弹几乎同时爆炸。飞行员侥幸捡了一条小命,飞机被打得凌空开花。

图片

消息传到上海,刘亚楼司令员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跑到锦江饭店走廊里双脚离地的跳着高喊“击落了!击落了!……”饭店服务员从未见过高级首长还有激动到这种程度的,一个个都傻眼了。后来有人乍着胆子问“刘司令员怎么啦?” 王飞回复她们:“你们明天就等着听新华社播报的胜利喜讯吧!……”

紧接着刘司令员就安排连夜赶往江西上饶。因为上饶地区属南京军区,南空司令员聂凤智此次打U-2亦出力不小,因此刘司令员赴现场事宜就全都由聂司令员包揽了。到达坠机地点的最后一段路程无正规道路可走,只能乘越野吉普走乡间小路。聂凤智的吉普是开道车,刘亚楼的吉普紧随其后。时値深秋,干旱无雨,土质松散,汽车一过扬尘满天。

众所周知 刘亚楼乘车有几个怪癖,一是喜欢开快车,二是喜欢观风景看地形,三是喜欢发号施令指挥司机…… 结果这回可被聂司令员给治了。

聂司令员安排了一名参谋倒坐在后座,专门控制与后车距(30 ~50米)。前车一过暴土狼烟,刘司令员想看的东西什么也看不见,他命令司机“超车,超过去!”可前车是你快他也快,你慢他也慢,永远保持着30~50米的距离。那时也没有对讲机,在车上打手势又看不见,刘亚楼渴望尽快赶到现场,归心似箭,气得他不停地嗔怪:“TMD! U-2都被我打下来了,结果在这儿还要受你聂凤智的窝囊气……”

图片

到达U-2坠机地点后,面对U-2一片狼藉的飞机残骸,刘亚楼司令员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焕发神采奕奕。有一张很著名的历史照片:刘亚楼司令员率多名空军将士视察U-2残骸时的留影。该照片完美如实的诠释了当时的情况,刘亚楼司令员以胜利者的高傲姿态将一只脚踏在飞机残骸上,正兴奋地向人们讲述击落U-2的经过……

看过U-2飞机残骸后,刘司令员又心血来潮,非要去见一见暂时被民兵看押的U-2驾驶员叶常棣。一直陪同刘司令员的王飞事后说:他看到U-2飞机被导弹打成一堆废铜烂铁,飞行员居然成功跳伞逃生了很是惊讶。在他的固定思维里,间谍是为政治服务的,间谍飞机的驾驶员理应与飞机共存亡,他以为: 为了保密,为了不留活口儿 U-2飞机逃生座椅的引索炸弹,要么就是不装药,要么就是装过量的药,但凡飞行员按动逃生按钮,那定是必死无疑。

图片

可叶常棣怎么居然就跳伞逃生啦?莫非美国台湾还讲点儿人性人情?还珍惜飞行员的生命?…… 快到叶常棣禁闭室时,刘亚楼司令员脱下空军上将军装换了一件中山装,然后与被俘虏的U-2驾驶员进行了单独接触。

他自我介绍说是一名新华社的记着编辑,今天就是出于好奇和敏感的职业习惯,想对被击落的U-2驾驶员进行采访,请叶常棣放下包袱,讲述一下被击落的过程和感受。

叶常棣一开始有些紧张,但后来说着说着就放开了,毕竟人家也是美国训练出来的飞行员见过大世面,知道解放军有优待俘虏的政策。他说他太轻信台湾情报官的分析判断了,情报官给他的任务航线打了保票,保证这次为他安排的航路上没有共军的地空导弹部队。

于是他才放心的飞进了大陆。任务完成的非常顺利,他在返航的路上 在二万多米高空 几乎都可以望见大海了,心想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可以回到台湾啦,迎接我的将是鲜花和掌声…… 此时此刻他觉得应该绝对安全了,既然上午路过时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那下午也一定不会有事儿,因此心态极度放松没有任何警惕。

飞机基本上是自动驾驶,飞行员眼睛也不看仪表板了而是四处观望赏景,嘴里还哼着小曲儿。正当他自鸣得意之时突然警报声大作,弄得措手不及,又见舱外闪有火光 知道躲也躲不及了,索性按下了逃生按钮,跳伞保命。但自己究竟是怎么被击落的他深感大惑不解……

接着叶常棣又谈了一些被俘后的思索,“变相”地夸赞了一番共军(其实是空军刘亚楼司令员)打U-2的部署和决策,多次使用了“佩服、高明、胜出、奏效、纵横捭阖、神机妙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等誉美褒奖之词汇。说共军的保密措施骗过了所有的特情(特务、情报)人员,说共军采用兵不厌诈之手段,致使他驾机自投罗网……

刘亚楼在走出禁闭室后哈哈大笑说:“简直和我料想的一模一样,一模一样……”

图片

11月1日下午击落U-2高空侦察机的喜讯传到哪里,哪里便是一片欢腾。消息传到南京军区,许世友司令员十分高兴,他提出他要给立功部队颁奖。空军出于礼貌和谦逊向许世友解释: 这支部队从北方调到上饶刚刚一两天……

许世友根本不容解释,他说:“只要是在我辖区之内的部队就都是南京军区的部队,U-2是在南京军区上空被击落的,这是我们南京军区的光荣!”

图片

上图为1963年,二营在江西击落第二架U-2飞机,刘亚楼(中)陪同许世友上将(左)接见部队。

 

于是许世友以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身份率肖望东(政委,中将)、杜平(政治部主任,中将)、郭化若(副司令员,中将)、聂凤智(南京空军司令员,中将)、于立金(南京空军政委,中将) ,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副司令员成钧、副政委王辉球的陪同下,视察了543部队导弹二营的阵地,并召开了庆功会表彰二营的全体将士。

之后,中央军委又再次召开庆功会,为二营指战员颁奖,为岳振华营长提衔加星。

若干天后,王飞以“望飞”的笔名填写了一首“西江月”诗词,歌颂人民空军击落U-2间谍飞机的光辉战绩和民众欢呼胜利的喜悦心情。该诗刊登发表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空军报》上,算是给击落第二架U-2飞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西江月 ……》(目前尚未找到60年前“望飞”的这首诗,期待大家帮助!)

关于“角逐超高空”故事的拾遗补缺,就是想去伪存真,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纠正历史的误传:

1、某记录片演绎说:11月1日击落U-2高空侦察机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刘亚楼在家里高兴的说:“打得好!”…… 仿佛此战与刘亚楼司令员无关。

错!事实恰恰相反,整个战斗从头到尾都是刘亚楼司令员亲自策划、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的。

2、某电视片介绍:由空军成钧副司令员带领的一支神秘的543团队在西北某秘密据点做出了击落U-2高空侦察机的部署和决策。

错!成副司令员的确带领他的神秘团队作出过多此伏击U-2的部署,但1963年11月1日把空军的所有导弹营全都调往江西上饶地区伏击U-2的决策不是成副司令员定的,是刘亚楼司令员率朱虚之、王飞(3人)在上海锦江饭店做出的部署和决策。

3、《角逐超高空》系列电视片有一段扣人心弦的战前描述:成钧副司令员与导弹二营岳营长通电话时告诉岳“可以先放它过去,等U-2返航时再打!”

错!真实情况是刘亚楼司令员第一时间与岳振华营长通电话,告诉他:打还是不打的最终决定权由岳营长根据际情况灵活掌握,如果尚未准备好 不妨先放它过去 等它返航时再打它个措手不及……。同样内容的电话刘司令员也打给了担任作战指挥的成钧副司令员。成副司令员在与岳营长沟通时又重复了刘司令员让他“灵活掌握”的电话精神。并不是成副司令员率先向岳营长提出“先放过 然后打返航U-2”的建议。

4、击落第二架U-2高空侦察机政治意义非同凡响。六十年代初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解放军”。自从空军千里奔袭在江西上饶击落第二架U-2飞机后,中央军委又在“全国学习解放军”的口号后面加了一个“解放军学空军”。学什么?中央军委号召全军都要学习空军领率机关“雷厉风行、狠抓‘两头’”的工作作风。说得具体一点儿就是刘亚楼司令员对空军指战员要求的:“动作迅速,办事认真,措施具体,工作到位”。

图片

毛主席与发射连连长刘明握手说:“你们打得好!打得好!打得好啊!

很快(1964年2月)空军就成为了全军学习的“标兵”,这不仅是空军的荣誉和骄傲,同时也为空军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还在人们的心中栽下了“向往空军爱慕空军”的种子,从此“全国学习解放军”蔚然成风,“解放军学空军”也在军内外广泛叫响。

图片

二营营长岳振华四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华山剑穹:中美军当年角逐“超高空”的拾遗补缺|2023-07-2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