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暗影小队:十、土、田、華、囍、靐|2023-07-25

目前兔家的天宫空间站已经完成了基础建设,并保持稳定运行与天地往返对接,可以说,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今朝总算是梦想照进了现实,但客观的讲,目前的天宫空间站仍是基础构型状态,离最终构型状态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直以来,很多兔子包括其它动物家的同行们都认为天宫空间站顶多建设到立体十字型构型就完结了,但事实远非如此。因为最早我么在空间站设计上考虑的都是田字型构型,虽说就目前而言,田字型构型还有一些差距,但后来随着兔家技术和材料领域的进步,早期田字型的构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与希冀,所以在空间站建设正式开始的同时,田字型的构型的设计就已经被華字型构型进行了迭代。按照稍早时候的规划,天宫空间站在从田字型构型迈向華字型构型建设的同时,就要实施载人登月计划,而目前我们的载人登月计划路线表已然公布,既于2030年之前完成这一目标。也就是说,天宫空间站由田字型构型迈向華字型构型建设的建设期,与实现载人登月目标的时间线是一致的。毕竟研发生产制造载人登月的火箭,以及目前已然进入技术验证阶段的地外星球探测往返火箭火箭,如果仅仅用于对月球的和地外星球的探测实属浪费,同步扩建天宫空间站自然也成为其所要承担的任务。
    在此之前我跟大家讲过兔家载人登月计划的相关事,但事实上目前在原有的构想基础上,我们亦有了更加成熟的方案,既原本计划建设绕月中继空间站的目标并没有改变,只是将其与天宫空间站的扩建一并纳入同一规划中。说通俗一点,就是未来的天宫空间站是可以实现分体转运的,比如由部分舱室组成单独的绕月中继空间站,往返于地球轨道于月球轨道之间。这么做的话,可以大大节省载人登月和建设月球基地的资源耗费,并能够大幅度缩短各项计划的时间。因为按照我们的考虑,当天宫空间站建设到華字型构型的时候,空间站本身就拥有储存足够多往返地月轨道燃料的舱室,那么届时我们只需要从地面向天宫空间站补给燃料,而后分离出足够往返地月轨道燃料的舱室与出发前往月球的绕月中继空间站相结合,并推进绕月中继空间站从地球轨道出发前往月球轨道。当然,前期载人登月计划实施的话应该还用不到这一技术,但是后期建设有人常驻月球基地的时候,这一技术则是必不可缺的。毕竟再宏大的工程,也要考虑费效比的问题,能省则省,怎么方便怎么来嘛。
    与此同时,对于天宫空间站后期扩建工程中的防卫考虑我们同样有规划,因为此前星链卫星已经多次迫使天宫空间站紧急避让,所以对未来的空间站防卫考虑也是当下就要着手去解决的问题。关于这一方面,其实兔家已然对外明言,未来我们将以空间站为母港,大型巡天望远镜等科学设施与其伴飞。平时做实验时,这些设施可以独立飞行,需要维修、补给燃料的时候,它们可以自主对接到空间站上,由空间站的机械臂进行照料,空间站在轨值守人员也可以出舱对这些设施开展维修和维护。说简单些,就是我们要在推进空间站新构型建设的同时,发展伴飞舱等设施,当然,这些设施以科研为主,但也必须兼具防卫考虑,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为空间站本体争取轨道转移和紧急避让的时间。至于说已然火遍蓝星的大型机械臂,也同样需要持续增加和完成体系化的建设,不仅大型机械臂要有,小型机械臂,乃至微型机械臂也都要全部安排。因此正如兔家对外所言,我们未来的空间站是以母港形态为建设标准,而不是单纯的太空实验舱而已。
    至于说坊间传言的空间站囍字构型和靐字构型,虽然多少有点前瞻科幻的意味,但也未必不会成为现实。毕竟以当下的科学技术和材料技术来说,我们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达成,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突破,在未来亦是可以期待的。当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当下需要做的,就是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责任,至于未来的发展,在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则将其交给后继者来实现吧。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暗影小队:十、土、田、華、囍、靐|2023-07-2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