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一则短评,先来看一条信息:
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7月31日发布关于对部分无人机实施临时出口管制的公告。外媒关注到,管制将于9月1日生效。
公告将携带具有抛投功能的载荷或者自带抛投器、携带的红外相机噪声等效温差(NETD)小于40毫开尔文(mK)、可支持非认证载荷等特定无人机列入出口管制范围。并指出本公告自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临时管制的实施期限不超过二年。
这一次中国突然将特定的无人机进行临时出口管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一次对无人机实行临时出口管制,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胡哥个人认为,这直接就是要限制某些西方国家的军备生产能力,管制的的影响会作用在俄乌冲突上面,最终的目的是平衡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实力差距。今天就以这个话题和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一个值得你关注的细节,在8月1日中国实施的镓、锗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已经正式生效,在正式生效的前一天,又对特定的无人机实施临时出口管制,生效日期在9月1日,这明显就是连环招。
你不妨留意一下,在9月1日无人机出口管制生效的前后,会不会有新的针对性出口管制措施出台?如果有,那这事就大了去!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镓锗的管制,还是特定无人机的管制,都是针对武器装备的生产,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武器装备的生产。
据公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无人机重要配件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而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出口数量非常少。
无人机出口管制一生效的话,那么对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就比较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西方国家的武器生产能力,以及战略层面的储备。
你可以思考一下,在中国镓锗以及无人机的出口管制的叠加效应之下,北约国家还敢敞开了往乌克兰供应武器装备吗?
要知道现在的俄乌冲突,早已经演变成了俄罗斯和北约国家之间的消耗,包括双方经济体系和军事体系的消耗,大国之间的博弈,不就是拼双方的消耗吗?
关键的问题是,中国在关键的镓锗和无人机方面进行限制,毫无疑问就大大限制了北约国家生产武器装备的能力。
但是另一方面,就在7月底俄罗斯国防部长历史性地访问朝鲜,而且媒体披露双方要在军事层面进行合作,这里面当然就会包括武器装备的贸易,你说会不会有无人机方面的交易呢?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凭朝鲜有能力向俄罗斯供应武器装备吗?
如果仅凭朝鲜的军工生产能力,肯定是供应不起的,小批量还可以,如果是大批量的话,朝鲜也是无能为力的。
但是这里面的道道是很多的,关注我公众号比较久的朋友肯定知道答案了,这里就不往深处说,佛曰:不可说!
中国接连出台针对军事方面的管制措施,首当其冲的是北约相关国家的武器生产能力,作用就是平衡一下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军备消耗能力,让双方的博弈始终保持在一种相对平衡的层面上。
当然,如果这些管制还不够给力的话,后续还会继续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好戏,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