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说惠誉下调美国评级,是欧洲资本警告美国。实际上这是过去的老黄历了,现在的惠誉,早就不是法资控股了,而且退一步来说,就算欧洲国家要给美国下套,在当今的这种局面下,似乎也不太可能。因为我们从欧洲的表现来看,别说给美国下套了,就是对美国说不,都不太敢,更何况是这种事呢。
有人看到惠誉下调了美国的评级,印象里惠誉的大股东还是法国资本,其实早在几年之前,惠誉就已经被美国企业收购了。我给拉个收购股份的时间节点清单,你自己看下惠誉的大股东到底是谁?
2006年美国传媒业巨头赫斯特集团(Hearst Corp)首次入股惠誉,以大约6亿美元,从法国金融服务集团Fimalac SA手中收购了该公司20%股份。2009年,赫斯特又以大约4.27亿美元收购了惠誉另外20%的股份。
2012年2月,赫斯特以1.77亿美元收购了惠誉10%的股份。两公司此时各拥有惠誉50%的股权。2014年12月16日赫兹国际集团再次斥资6亿美元,向法国FIMALAC SA收购其手中持有的30%惠誉国际股份、持股比例从50%增加到80%,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现在的惠誉,毫无疑问是由美国人说了算的,只是说像惠誉这样,对美国进行公开的打脸操作,如今可以算得上是难得一见,所以也不难怪市场的反应还有点惊讶。但是我们可以看看美国当今的政治环境,真的又容得下这种操作吗?
实际上像惠誉这样的评级机构,自2008年以后,在国际上名声就臭了,因为当年有大量的次级债,就是经他们之手给出的评级,而这些评级仍然远高于这些债券真实的水准,那个时候美国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就是金融市场的金字招牌,大家都抢着买,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全世界的投资者,都被带到沟里去了。
美国事后的追责,也是草草了事,当时就有人提出要对这些评级机构追责,但是这个事属于拔出萝卜带出泥,评级机构只是这个链条上的一环,追查他们只会让整条船上的人都被牵连。所以次贷危机,最后只能是美国财政部买单,并且没有对这些公司和机构进行充分的追责。
而名声早已臭了的评级机构,却是对外搞金融战的好打手,一个评级下调,就可以引发金融市场的大幅下跌。现在可能又到了需要这些打手的时候了,只是从过去的黑历史来看,他们的信誉该如何挽救呢?
所以现在拿美国自己开刀,首先下调美国的评级,更像是这些评级机构在给自己的信誉充值,否则你一上来就攻击别人,都没人愿意相信你了。
02
美国有三大评级机构,分别是穆迪,标准普尔,还有惠誉。这些评级机构,处于金融食物链的顶端,属于是轻易不出手,一旦出手往往非死即伤。就是因为美国的金融产业链上,有一整套完整的分工体系。而评级机构,就是这里面决定生死的关键之一。
通常来说,一般一个企业,要想获得贷款或者融资,那么就需要找相关的金融企业进行合作。华尔街把这套业务分成了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公司来做一块业务。比如投行来做相关的保荐业务,这里面涉及财务状况审核的,有相应的审计公司,而涉及到综合评估的,往往由评级机构来做。
而越大的评级机构,意味着越高的信用担保,所以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最后往往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融资成本。比如一家企业,如果要贷款,你的评级好坏,会决定金融机构给的贷款利率高低,如果发行债券,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债券在市场上的价格。你的金融成本,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经营的成本。
在这一块,有很多人们看不见的业务,这是美国金融业的大杀器。而评级机构,审计机构,保险机构,他们往往并不在明面上,但是很多业务却会相互关联。这里面有没有巨大的寻租空间?这只能看你的想象力了。
当年美国的次级债,为什么能卖到全世界,那可都是经过评级机构认证过的好东西,但是卖完之后爆雷了,评级机构不认账,说自己也被骗了,这你能有什么办法?其实他们都是一丘之貉,只不过在外面要假装没有关联,实际都是靠一起挖坑下套过日子。
这次惠誉下调美国的评级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第一个跳出来喊冤,耶伦在惠誉公布评级后数分钟便发表声明予以批驳,称惠誉的行为“武断且完全没有理由”。耶伦还称,惠誉的量化评级模型2018年至2020年曾崩溃,多项经济指标未做调整,该机构的决定“基于过时数据”。
耶伦说的对不对?也对,但是她没敢戳惠誉的痛处,你只要提2008年的次贷危机,惠誉都干了些啥,那保准让惠誉脸红心跳无话可说。但是这毕竟是唱双簧,所以耶伦只是挑了些不痛不痒的说了说,未来要干嘛,他们心知肚明。
比下调美国评级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取消美国最高级别的主权信用评级一天后,惠誉又取消了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3A评级。这也意味着两房债券的投资者,可能要面临市场价格波动的损失。
但是它真正的影响,是在这个时间点,在美国加息周期的后半段,美国正说他的经济非常健康非常好的这个时候,下调美国的评级,就像是以美国为祭旗,拉开了一个序幕,后面会不会发动一轮做空,才是真正值得担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