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个兔生的话题吧,也是这两天网上比较热闹的一个事儿,就是某小兔去某饮品店买了杯饮料后,一共就喝了三口便没有了,剩下了大半杯的冰块…于是某小兔就把这事儿发到了网上,引发了更多小伙伴们的共鸣…是的,可能大家也都发现了,现在的各个饮品店,在制作饮品的时候真的是像某电影里说的那样,吸管能多粗就多粗,冰块能多放就多放,生怕冰块放少了自己得多加点饮料增加成本…
事实上我自己也不止一回的遇到这样的事,买一杯饮料没两口就喝完了,只剩下大半杯的冰块,扔了吧,感到可惜,不扔吧,又得摇晃半天才能喝到早已没有味道的饮料,实在是鸡肋的很…所以解决办法是什么呢?就找那种买一杯送一杯或者第二杯半价的饮品,直接一次买两杯,先灌完一杯解渴,然后另一杯再慢慢喝…而且我也发现,像我这样做的小伙伴还真心不少,好些个去买第二杯半价的其实都是自个去的…不过说到这呢,可能大家都觉得,我是要声讨那些无良的饮品店了,但其实并非如此…实话说饮料里多放冰块已然是行业中的规矩了,说不说的,意义也不大…我想说的正如题目所言,冰的今昔,也就是冰块的过去与今天…
我记得小时候夏天热的不行的时候,要么去河沟里面泡着凉快,要么就找棵大树在树下挖个土坑趴着避暑,很少又说能吃冰棍或者雪糕吃到嗨的。那个年代吧,即便是城乡结合部地区也就是个别商店里才有冰箱,更别说广大农村地区了。所以即便是父母给点零钱,是否能买到冰棍还是两说,因为当年走街串村卖冰棍的兔都是骑着个二八大杠,然后用棉被裹着泡沫箱装在后座上,泡沫箱里装着绝对不会超过三个品类的冷饮。一般都是两种,一种一毛钱的冰棍,一种两毛钱的雪糕,所以想买到确实是需要看运气的,不是说想吃就能随便买。而且当年十里八乡的如果谁家有个冰箱,那可就阔气大了,就跟早些年家里有电视机来着,亲戚朋友都来求着帮忙冷冻食物。
印象中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买了个大冰柜,当时还是因为母亲开小卖铺的需要,才攒钱买了一个。冰柜运回来的时候左邻右舍全轰动了,小伙伴们也都羡慕的看着我,说我以后再也不愁夏天的冷饮啦!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虽然那年头隔三差五的总是停电,但冰柜加棉被的组合,即便是停电一晚上也不会影响里面的食物和饮品。说实话,我到现在都挺感谢当年的那个大冰柜的,因为有了它,不仅我夏天的冷饮有了着落,在小伙伴面前倍儿有面子,而且还为家里的小卖铺招徕了不少的生意,因为夏天很多上工回来的兔都喜欢买一瓶冰镇的啤酒,但附近就我母亲开的那一家小卖铺,这生意能不好么?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学会了如何自己冻冰块,甚至还拿冻好的冰块送给了女同桌,亲了人家的小脸也没有被骂…
在那个时候,夏天家里有冰吃是绝对的有面儿,不过后来随着我进城上学,发现城里的小卖铺家家都有冰柜,有的还有专门的冷藏柜,着实让我大开眼界…而城里的同学跟乡下的同学自然也不一样,一到夏天大家手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冷饮和雪糕,那品类让我看的是眼花缭乱…也是在进城上学后,我在西餐厅里,额,其实就是现在的汉堡快餐店,头一回喝到了加了冰块的可乐…虽然之前母亲的小卖铺也卖过可乐,还有当年我记得特别清楚的非常可乐,不知道有几个小伙伴还有印象?但是像这样可乐里加了一块块小冰块的喝法以前确实没试过…不过话说回来,当时的一杯可乐加一个汉堡就得花父亲一天的工资,确实不便宜啊…也是从喝到加冰的可乐时开始,我感到只有这么贵的饮料才会加冰块,或者说,凡是加了冰块的饮料都很贵…基本上这样的认知一直到毕业后工作好几年都没改变过。
也就是最近的这几年,各种饮品店开的满大街都是,往前个小十年,街上专门的饮品店确实没有几个…也是因为品牌多了,店也多了,再加上这些年各种基础的物料成本下来了,所以像制冰机和大冰柜这样的工业化产品才便宜到不能再便宜了…普及之后呢,那就是各种卷了,饮品店之间也一样,于是就出现了当下冰块能多放就多放的情况…说真的,这确实是挺颠覆认知的,毕竟仅仅是十多年前,我在去一些比较上档次的餐厅吃饭时,跟人家多要两块冰块放饮料里就跟占了人家多大便宜似的,哪像现在啊,就怕冰块堆不满你的饮料杯…所以追根溯源来看,还是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电力供应稳定了,工业产品普及了,这才有了今天的冰块不如当年的冰块贵重的观感。冰块还是一样的冰块,但在不同的时期,其价值确实是不同的…
最后呢,倒是还想啰嗦几句,也算是给大家提个建议吧,目前由于市面上的饮品店实在是卷的厉害,而它们各自之间又为了吸引客人可以说是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把能添能加的各种佐料全都安排了个遍…倒不是说不能喝,而是经常喝确实对身体没有益处,哪怕是糖分的累积也让身体增加负担。所以啊,有条件能在家自己做的,还是尽量少喝外面买的吧…毕竟身体是自己的,还是要多为自己负责的好。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