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高能激光必然是最主流的武器系统,这几乎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反驳的既定趋势。不过高能激光作为武器来用,不论是战术系统还是战略平台,却一直都有一些比较难以克服的短板。一开始主要是激光器发射激光束的功率不够大;一般来说,单个脉冲10千瓦以上的激光才适合当最基本的“激光枪”来用;功率25千瓦以上的已经可以用来拦截5公里半径之内的无人机。如果用在军舰上或者飞机上当30到50公里作战半径内的激光炮,那么150千瓦基本是入门级别,最好能到200千瓦以上,则可以克服大部分不利气象条件,保证90%的天候下可以正常作战;而1000千瓦以上则属于战略激光,继续增大功率上不封顶,最终可以直接用来打击卫星甚至是拦截洲际导弹。各军事大国经过反复试验,
测试了固体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化学激励激光等等,最终发现还是晶体激光更适合作为武器使用,最终大多集中在钕玻璃晶体上。逐步解决了战术与战略激光器的脉冲最大功率问题,马上又面临持续能源供应的难题。不论什么模式的激光,也不管脉冲峰值有多大,本质上都是用电激励的。电力可以来源于电网,也可以来源于临时的集中供电系统。但是如果把激光器安装在快速移动的飞机、舰船包括地面的车辆上,总不能后面还要拖着一组高架线。因此即使用电网供电的激光作战系统,也最多是用大型舰船上的局部小电网;至于飞机与车辆上则是连小规模电网也不好搞。因此只能用发电机加电池持续供电。但就算是靠持续化学反应来产生大功率电流,也不能保证稳定而持久的电力供应。
而且部分化学激励还带有相当毒性,这也是超级大国的747激光机最终下马拆解的主要技术短板。不过有一家通过大容量电容加储能飞轮的结合,外加强大的临时电网,基本解决了战略激光的持续高功率能源供应的难题,并且逐步把这类供能系统小型化与轻量化,希望在不久之后可以直接上战机部署,于是1000千瓦级最低战略激光器可能率先装备在自家的6代战机上,那么就可以瞬间命中数百公里之外的敌对目标,连大部分空空导弹都省略了。其实在解决了脉冲功率与高强度供电这两大难题之后,还有另外的一大拦路虎存在,这就是高能战术与战略激光器持续作战时的高温散热。几乎所有高能武器必然自始至终伴随着高散热。这从普通火炮、电磁炮到微波武器都不能免俗,而高能激光器同样如此。
过去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缩短高能激光器发射的脉冲持续时间,也就是靠不断的“闪烁”来命中目标。但是任何作战激光说白了都是“烧炙”类武器,如果每个脉冲命中目标时间过短,而目标再不断自旋,外加外表涂上反激光涂层,那么激光武器的打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个难题如何破解,明天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