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阿根廷举行了2023年大选初选。
根据初选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被称为“阿根廷特朗普”、来自阿根廷极右翼政党“自由前进党”的米莱,赢得了30.3%的选票,在所有候选人中位列第一。
从这个趋势来看,无论这位激进的米莱能不能在10月份的大选中胜出,届时阿根廷的左翼政府都可能失去权力,让阿根廷“向右转”。
这同样意味着,阿根廷,再次陷入了绝望的无限循环。
1 六次循环
为什么说阿根廷再次陷入循环呢?
因为阿根廷陷入这种左右翼来回折腾的死循环,发生很多次了。
第一次循环,要从1930年那场政变说起。
我们都知道,阿根提一开始是西班牙殖民地,被西班人统治了几百年后,1810年5月,受法国大革命影响,阿根廷推翻了西班牙总督,宣布独立。
在此后的100年时间里,阿根廷一方面利用肥沃的土地种植粮食、发展畜牧业,并建设铁路促进交通运输;另一方面大量吸引欧洲移民和欧洲投资。
截止一战爆发前,阿根廷GDP年均增长5%,GDP是美国的80%,人均收入达到了惊人的3797美元,高于法国的3485美元和德国的3648美元,比前宗主国西班牙还要多40%!
这时的阿根廷,具备了那个时期繁荣国家的所有特征,一切如此美好。
就连自诩世界中心的欧洲人,形容一个有钱人都会说——“像阿根廷人一样富有”!
所以阿根廷对欧洲移民的吸引力,甚至比美国还要大。
阿根廷人口增长率达3.5%,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多达150万之众,被称作“南美洲的巴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灯红酒绿的世界城市。
但是,繁荣之下,也埋藏着隐忧。
1914年中左翼政党“激进公民联盟”上台。
但是,“激进公民联盟”实行的一系列贸易保护、工业补贴、扶植民族工业的政策,引起了盼望自由贸易、农业利益至上的大地主、大畜牧主等右翼势力的反对。
本来这种争论在哪个国家都存在,但在阿根廷,却成了政变的借口。
阿根廷的发达,在于阿根廷繁荣的畜牧业和围绕畜牧业点出的“冷冻技术”科技树。
从此,冷冻肉类取代了腌肉摆上了欧洲人的餐桌,阿根廷的农产品特别是牛排在欧洲和美洲根本不愁卖,阿根廷人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
但是好景不长,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崩盘,大萧条和经济危机席卷世界。
欧洲人没有钱买牛肉了,阿根廷人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过惯了富裕日子的阿根廷人民开始抗议政府,导致总统辞职,副总统马丁内斯接任。
但是1930年9月6日,马丁内斯刚刚接任一天,政变就爆发了,马丁内斯被赶下台。
而发动政变的,就是勾结在一起的右翼和军方势力。
这是1854年阿根廷实现宪政以来,阿根廷民选政府第一次被军队推翻。
从1930年开始,军政府先后支持两个亲军方的右翼总统靠舞弊上台。
但是,右翼和军方之间,甚至右翼和军方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到了1943年,欧洲战场进入白热化,而阿根廷何去何从,也引发了巨大争论。
我们都知道,阿根廷军方是亲德的,就连阿根廷内部,也有不少法西斯团体。
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德国是打不过盟军的,不能被德国拖下水。
于是在1943年,军方的一部分势力再次发动政变,把原来的军政府推翻了。
与此同时,阿根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庇隆,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