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在香港的文汇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最近香港的日本菜馆小日子很不好过。受岸田政府8月24日正式将福岛核污水擅自排入海洋的所谓政策影响,香港特首李家超日前在社交平台上发表声明,对其大加批判,宣称日方此举“史无前例”。李家超说,日方此举不仅给食物安全造成了没法排除的风险,还给海洋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的污染及破坏。“对于这种不负责任地把自身问题强加于他人身上的行为,我表示强烈反对。”
超哥那边刚说完,这边香港环境及生态局随即跟进表态,宣布从8月24日起,无限期禁止来自东京和千叶等日本10个都、县的所有鲜活、冷藏以及干货水产进入香港市场。包括鱼类、海盐和海藻等海产也一律禁止进口。不仅如此,特区政府还表示,将会加强对其他日本进口食品的检测,加强监督香港水域和本地渔获的辐射水平,并且每天都将相关情况公之于众。
特首开了口,特区政府表了态,香港饮食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经营日本料理和做日本特产进口贸易的从业者,自然也是食髓知味。名下拥有好几家日式餐厅的陈先生,近来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大吐苦水,当初刚传出日本政府有意排放核污水的新闻之后,他餐馆的生意就一落千丈,一下子就跌了一两成,后来是三四成。等到辐岛水真的排入大海了,餐厅恐怕最多也就剩下四五成生意了。“简直比闹疫情那会儿的还糟糕。”
据陈先生介绍,他的馆子早从10年前起就已经不再进口那10个上了港府黑名单的日本都、县的大部分生鲜食材了,也就是剩下不到一成的非海产品和调味料还会买一买。所以坦白说,特区政府颁布的新禁令对他店里的食材来源影响并不大,真正要命的是香港消费者对日本料理的信心丧失。没人敢来凑这热闹了,这就不是什么你更换进口食材所能够找补的了。
按照陈先生的说法,他们其实做过很多补救措施,包括积极向食客介绍食材的来源,向食客展示相关证书等等。可即便如此,这些举措也仍然无法挽回顾客,“如果日本真的开始排放核污水,肯定会进一步打击香港日式餐厅的生意,因此我是坚决反对日本政府不负责任的行为,这真的太自私了”“香港有大大小小4000多间日本菜馆子,现在每间都在硬撑着,日子过得很辛苦。”
不仅是日本的海产品,受岸田政府的摆烂政策影响,曾经深受香港消费者追捧的日本进口水果,现在也不香了。中秋就快到了,按照往年的惯例,很多香港人本来是会提前订购一些日本水果走亲访友的,如今这个不成文的习俗恐怕也要跟着变了。
虽然特区政府的禁令暂时还没有扩大,但是油麻地那边做水果生意的商贩现在已经开始焦虑了。有些水果摊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好多客人已经和他们摊开说了,如果日本政府排放核污水的话,日本水果他们肯定就不会再帮衬了。这么一算下来,油麻地水果市场的生意起码得减少五成,直接腰斩。“市民肯定担心啊。我估计他们应该会选择其他来源的水果了,不单只我,现在整个(香港)水果行业都人心惶惶。”
也是啊,无非就是生鲜和水果而已,本来也没必要非得薅着日本进口的吃啊。有那闲钱周末过罗湖口岸到深圳来消费不香吗?不吃生鲜水果吃别的也行啊。咱香港消费者确实不是大爷,但咱也没必要给日本政府当孙子对吧?
二、那么多港人来深消费,就是占人民币贬值的那点便宜?
说到这里,我得多一句嘴。这些天我出了几期和港人赴深消费相关的内容,结果我在浏览评论区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杂音。说什么“人家过来吃你的就是图个便宜而已,要不是现在人民币贬值谁凑那个热闹啊?”
我不知道留下这类言论的都是什么人,人民币贬值促进港人来深消费这个因素确实有,我很清楚,很多香港媒体也说了。但你要说香港那边的朋友就是贪便宜所以才乌央乌央地跑到深圳来吃喝玩乐的,这一点我不同意。
说到货币贬值,这些年来到底是人民币稳呢,还是日元稳呢,关注汇率的朋友肯定知道。想当初我还不是孩子***那会儿,人民币兑日元的汇率常年都保持在1:16,有时还要更高一点。然后这些年拜安倍、菅义伟还有岸田这帮裱糊匠所赐,那汇率直接就干到1:20了。看着吧,估计岸田这次宣布擅排核污水之后,日元的汇率还得跟着往下掉。
人民币是贬了,那日元的汇率也下来了啊,怎么这时候就不见香港市民跑去帮衬他们平时最喜欢的日本舶来品了呢?是因为他们没钱吗?知道珠三角这一片的乡里乡亲出门消费讲究的是什么不?平、靓、正,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打分标准,你不光要价格上亲民,服务的质量和商品的成色也得上去,不然光是一个便宜是没办法持续吸引客流的。
东西的价格不高,在此基础上东西的质量还好,这叫性价比,不叫什么“要不是看你人民币贬值了人家香港人才不过来呢”。那么多香港同胞都过关来消费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深圳的东西好不好人家心里没数?怎么着,你们比人家还了解人家是吧?
扯远了,说回香港日本菜馆子小日子不好过这件事。看完《文汇报》的这条新闻,我的心里就有种感觉:快了,我们内地的日本菜馆子也得跟着遭殃了。甚至都不用政府宣布禁止日本食材进口,在8月24日之后,很多内地消费者估计自己都会用脚投票了。
喜欢吃日本菜的同志和朋友应该清楚,依照主打食材的进口地来划分的话,国内的日料馆子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基本或全部使用国产食材,人均消费相对而言要便宜一些;另一类则主要使用,又或者自称自己主要使用日本进口食材,这种馆子的人均消费就要高不少。
这两类馆子我过去都去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了个中国胃的缘故,平心而论,它们所提供的大部分菜肴,我说实话其实都吃不太出来。你说多出来的那些钱都花到哪儿去了,我能直观感受到的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其实也就是用餐环境、服务质量、视觉效果和宣传标语这些服务层面的东西。
但提供这些服务的,说白了不也还是我们中国人吗?你说你商务就商务吧,真没必要强调端上来的某某食材是从日本哪儿哪儿进口的。你越前的蟹肉和别的地方有什么区别,我真心吃不出来。而且自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你和我强调说“我们这鱼虾蟹都是从日本进口的,食材品质有保证,吃起来绝对安全,您可以放一百个心”,那我听着反而觉得还更膈应了。你不说我还能好好吃,你一说完我就只能多喝两口大麦茶了。
现在好了,岸田政府要摆烂了,辐岛水直接往太平洋里排。过去那些用“日本进口”的宣传语来标榜自己,以谋求高溢价的日本菜馆子,现在怕不是得把店里的装修给换一遍了。我都能脑补出他们连夜把“日本进口”的牌子和菜单统统换成“国内原产”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当初看过的两部电视剧。一部是2009年在内地央视上映的《四世同堂》,这部剧中有一幕名场面,饰演菊胖子的王澜拽着饰演韵梅的蒋勤勤的手,非要韵梅摸她既没领子又没袖子的褂子。一边摸还一边忍不住介绍“大嫂,你摸摸,多么薄,多么软!才两块七毛钱一尺!”炫完了那件褂子,菊胖子给韵梅展示了她的手提包、小绸子伞、丝袜,以及那双露着脚指头的白漆皮鞋,并且一一报出价钱。一边儿报价,一边儿还两眼放光地说明它们的由来:“这是日本天皇牌的,这是日本天后牌的……”
介绍这些物件的日本牌子的剧情,应该是编剧后来加上去的,我在老舍的原文中反倒不记得看过这一段。考虑到《四世同堂》的创作背景,还有祁瑞丰和菊胖子这俩口子在那个年代的罕见打扮,我其实更倾向于认为,她身上的物件应该也是日本牌子的。是不是日本进口的不好说,没准是从沦陷区运到北平城里来的,为了好听所以给改了个日本名字。
又或者说,菊胖子的其实心里也清楚,她的褂子和丝袜其实就是从沦陷区运过来的,但是为了在韵梅前面打肿脸充胖子,所以硬是当着她的面给她扯了一大堆可能并不存在的日本牌子。毕竟,就这种连穿件褂子都没领没袖的汉奸夫人,正儿八经的日本进口丝袜,她还能消费得起?
另一部则是2011年在香港TVB上映的,由张智霖和谢天华主演的,以日料烹饪为题材的时装爱情剧《鱼跃在花见》。这套电视剧的剧情比较简单,主要就是看张智霖和谢天华他们俩饰演鱼至嚣和鱼至嬴俩兄弟如何从明争暗斗走向勠力同心、胡杏儿和杨怡的美颜、琳琅满目的日本菜,以及TVB在日本北海道的取景。
片中的鱼至嚣和鱼至嬴俩兄弟都是日料厨师,而《鱼跃在花见》本身讲的又是他们因为日料而起的种种爱恨情仇,再加上这部剧还是由香港连锁日式饮食集团和之味旗下的子品牌板长寿司所赞助的,所以可想而知,《鱼跃在花见》这部剧里头的木鱼花味儿那得有多浓。
虽说这部剧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已经过时了,但在12年前那还是相当时髦的。整部剧在TVB的收视率最高有38%,低的时候也有29%。说万人空巷是夸张了点,但说风靡一时还是不为过的。
说来有趣的是,《鱼跃在花见》是在2011年2月7日首播的,全剧一共20集,大结局于当年的3月4日播出。也就是说,就在《鱼跃在花见》大结局仅短短一周之后,日本那边就发生了震撼世界的3·11大地震,然后就是遗祸至今的福岛核事故。
我估计和之味当初是想通过投资《鱼跃在花见》这部电视剧,来带动一波香港的日料消费的,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虽然片子的收视率很高,但在日本政府那又寄又摆的应对态度和办事能力面前,终究也是无力回天。
在那以后,我看港剧就看得很少了,日料也吃得越来越少了。现在除非有应酬,又或者是一些亲戚朋友点名要吃,否则我基本上都不怎么进那些日本料理亭了。
尤其是那些人均消费动辄就是7、800乃至上千的高档日料馆子,那我基本上更是能不去就不去。消费高也就算了,你还不一定能吃饱。吃不饱从日料亭出来了,还得找个烧烤档上撸上几串。那我寻思我们干嘛不一开始就直奔烧烤档去得了。同样的价钱,你就是吃到店家打电话叫救护车过来了,没准都还有零钱找,何必要去那些小布尔乔亚专门拿来喂手机和社交媒体的高档日料馆子凑热闹呢?
我也吃过几次日本菜,其中有些店家宣称他们用的还是从日本进口的高档食材,但我并不觉得那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吃了顿日料就恨不得把日本给夸到天上去,这种事情估计也只有菊胖子这种人干得出来。
我的层次比较低,不知道该对这用日本食材做出来的日本菜从何夸起。可要是能去深圳吃上一顿用中国食材做出来的中国菜的话,没准这副中国胃还能给我带来一点灵感。这挣人民币的到深圳去花人民币,他们总不至于再说我这是奔着占货币贬值的便宜才来的了吧?
要是哪天我真抽空去深圳下馆子了,没准还在哪家东北烧烤店里头瞥见张智霖和谢天华他们忙碌的身影呢。要是那样的话,那没准就是TVB和深圳电视台合作了,请他们过来拍摄一部港人北上开启人生事业新篇章的电视剧。
虽然他来深的香港演员们不时还是会说一些夹杂着英语单词的粤语,但这回他们主要讲的是普通话了,偶尔还会讲一点其他的内地方言,比如东北话。这次的剧情主打就不再是日本料理了,而是东北烧烤。谢天华和张智霖也不叫鱼至嚣和鱼至嬴,而是叫华自强和华自尊。他们也不再去日本北海道学习怎么切生鱼片,而是跑到辽宁锦州去学习正宗锦州烧烤的烹饪方法。
这剧本行不行?我觉着行,要是他们真来深圳拍摄电视剧了,那我到时候肯定过去他们的店里捧捧场。
大家都是中国人,肯定还是中国菜最合胃口嘛。至于日本菜什么的,偶尔尝尝,当成无关紧要的调剂品就好。更何况现在日本政府现在都已经明目张胆地擅排核污水了,包括日本料理在内,日本制造距离走下神坛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