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我A股在超级利好刺激下却高开低走,表现之差让人大跌眼镜。说实话,月股市这种表现不但股民不满意,站在管理层的角度可能更不满意一一作为管理层最怕的就是,做出了决策,付出了代价, 却没有得到预定的目标。
今天我就想给大家谈谈决策的代价与关联的难题,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提升认知, 站在更高的层面对宏观经济又更全面的认识。
这一次就以8月28日超级利好政策为样板。
管理层打出这一套超级利好政策是付出巨大的成本的。
首先是印花税减半,这就是财政收入拿出上千亿元。上千亿看起来很多,但是与另外另两个政策相比就不够看了。
这两个政策就是IPO放缓+规范约束上市公司减持。
有机构经过测算,按照证监会最新的减持规定,我A股5265家公司中国前只有965家公司能够减持,占比只有16%左右,也就是证监会这个减持规定大大收紧了上市公司减持的口子。
说实话,过去A股生态不好,与IPO规模太大以及减持约束不力有很大关系,稍微对中国股市有点了解的都应该很清楚,过去很多年,大家对于上述两点一直颜多病,特别是大跃进式发行新股,很长一段时间市场都声载道。
2015年A股上市公司大致只有3000家但是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变成5265家股市扩容速度全球第一,另一方面就是有些上市公司吃相太难看,各种花式理由减持割非菜亮了股民双眼。
正是这两个原因,导致A股生态越来越差,赚钱效应也越来越差。
现在问题来,我们普通人都看到IPO规模太大以及减持约束不力对股市生态的破坏,双难道管理层就没看到?
为什么这么多年,管理层一直顶着巨大的压力就是不对这两个明显影响股市健康发展的毛病修正呢?
这就是普通人与管理层的差距,我们普通人看到的只是股市的问题,而站在管理层的角度,股市只是一个点,这个点与其它领域更为追在眉睫的问题相比是次要的。
那么其它领域追在眉睡的问题是什么呢?是融资结构的问题。
融资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融资,一种是直接融资。
所谓的间接融资就是找银行贷款,因为银行的钱不是自己的,而是储户的存款,所
以叫做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则是企业直接向资金方融资,包括股票融资,政府与企业发行债券融资,还有就是风险投资融资。
说起来可能大家都不相信,市场经济搞了这么多年,我国基本融资状况还停留在间接融资阶段。
2018年,我国在整体社会融资份额中直接融资比例大致只有5%,这几年管理层使出吃奶的力气才勉强在2022年把直接融资比例提高到15%。也就是说,一直到当下,我国社会融资还有85%是间接融资。
而老美,几十年前直接融资比例就达到了50%。
当下我国所有的银行都是商业银行,靠着存贷差发放贷款过日子,没有一家投行;而老美有一半的银行是投行,以风险投资为主要业务,大名鼎鼎的高盛就是投行。为啥管理层拼命要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呢?
原因很简单,间接融资是有巨大缺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