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一连串的刺激政策落地,政事堂也开始思考美国和中国这一轮刺激的差异。今天,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
想到哪就写到哪,并非是金融专业出身,如有错误,也恳请读者帮忙指出:
自去年以来,美国的暴力加息,大幅增加了高负债、高杠杆、低利润、资金错配类企业的融资成本,导致大批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停止扩张,甚至退出市场竞争,跟美国应对疫情策略很像,形成了一轮“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的出清。
也就是说,若是把中国的恒大、碧桂园、中植系,以及各地的村镇银行、城投公司,这些落后于时代的产能放在美国,就跟那些美国破产的地区银行一样,大部分都会被美国的暴力加息给拉爆。
而美国在加息的过程中,通过财政大规模向年轻人和就业人口发钱,既避免了加息引发的经济崩溃,又促使年轻人的“用脚投票”,让更年轻和有创造力的企业获得营业额和利润,迅速改善的经营情况使得其更容易从市场获得融资和发展。
也就是说,若是中国的比亚迪、小米、华为、拼多多、抖音、腾讯、阿里,这些先进的消费企业放在美国,就是特斯拉、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美国老百姓发钱后强劲的消费力,就会让这些公司的市值一飞冲天。
这两年美国遍加息便发钱的确带来的巨大的通胀,但是也降低了美国的贫富差距,并推动打工人在劳资谈判中处于更强势的地位,使得美国的经济结构变得更加良性。
回过头再来看中国。
美国选择加息路线,是基于美国的资源禀赋,中国却根据自身特色的国情,跟美国背道而驰,选择了降息。
相较于美国的加息能够出清收益率低的落后产能,中国的降息着能够帮助很多收益率不高的产业凭借规模效应而崛起,形成成本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