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暗影小队:大明天潢,何无魏王? |2023-09-07

本文作者:故事兔子
    前几天跟老友煮茶闲谈的时候被老友问到,为何有明一朝封了那么多一字亲王,却唯独没有封过魏王?一开始对于这个问题我是感到挺无语的,因为我觉得有没有魏王又能怎样呢?所以跟老友打了个哈哈就过去了…可回到家中,在睡前思索时突然觉得这确实是个问题,回想明朝的封藩制度,数来数去的确是没有封过魏王的。于是夜半坐起翻查资料,找了一晚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这两天跟入了迷似的,各种去翻找古籍史料,就是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让我大概摸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
    有明一朝啊,仅以始封为算,一共是封了64个一字亲王,其中朱元璋封的最多,为24个,后面建文帝封3个,成祖封2个,仁宗封8个,英宗封7个,宪宗封10个,世宗封1个,穆宗封1个,神宗封4个,思宗封2个。我知道大家肯定算了下,觉得怎么数量不对啊,咋才62个呢?其实数量是对的…因为这封的64个亲王中,有两个身份与皇帝是相重的,一个是始封燕王后来成为成祖的朱棣,另一个是始封郕王后来成为景泰帝的朱祁钰,把这两个加进去之后,那就正好是64个了。当然,这还没算追封为亲王以及封了之后又撤封的,比如宪宗在当太子的时候被景泰帝废为沂王,但人家后来在夺门之变后又成为了太子,后来还当了皇帝,所以就没有算进去。至于封号上的讲究,朱元璋也是按照历朝历代的习惯,用历史上各诸侯国的国名为亲王的封号,而且顺序也很有意思,是按照历史上这些诸侯国的国力依次递减向下封的,比如太子朱标以下分别是秦王、晋王、燕王、周王、楚王、齐王、潭王、赵王…相信大家都记得上学的时候学的历史记背句子,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而除了第二十子朱松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被封为韩王之外,年长的这几个儿子都是以诸侯国的国力排序往下封的,但是!偏偏没有魏王…
    我看网上有人说魏王这个封号在明朝具有特别意义,所以才没有封给诸王,可我并不认同这个说法,因为明朝最具有意义的王号并非魏王,而应该是吴王。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自号吴王,以当年为吴元年,并于次年建立了明朝。所以吴王这个封号颇有点唐朝时期的天策上将一样,皇上以前所担任过的职位封号,哪个不要命了敢要啊?但话说回来,明朝其实除了朱元璋之外不是没封过吴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第五子朱橚被封为吴王,但到了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在第二次为诸子封王的时候,就将朱橚的吴王改封为周王。自此而后,大明就再也没有封过吴王了。所以吴王这个王爵在明朝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可魏王并不是啊…当然,类似的例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在元朝时最特别的是燕王,因为大都就在燕地,而忽必烈的太子真金就被封为燕王。所以在元朝燕王是太子的专属封号,封燕王就表示着要被封为太子了,跟英国现在的威尔士亲王是一样的道理。而在燕王之下则是晋王,元朝的晋王通常被派去蒙古草原,代表皇帝去统治蒙古各部,所以后来晋王也就是音译为蒙古语的济农,是副王和副汗的意思。
    而宋朝最尊贵的则是晋王,宋太宗赵光义就是晋王出身,且晚唐以来太原素有龙城之称,也就是天子之居的意思,彼时谁能占据太原,谁就能成为新的朝代的皇帝。五后梁唐晋汉周中,唐晋汉都是从太原南下建立的新朝,而从唐末一直到宋朝建立,基本上都是梁晋争霸。再往前推的唐朝,也是从太原起的家,李渊立国号为唐,就是因为历史上有过晋朝,于是就选用了晋的别名唐,要知道晋朝最初是名字其实是唐…再往前去推的话,历史上为尊的便是魏王这一封号了,自汉至唐,在上千年的时间里“魏”这个封号就代表着着天下正统之意。事实上朱温篡唐建梁的那个梁,其实就是魏的别称,因为魏国的都在大梁,所以也别称梁国…故而朱温以梁为号,取的就是魏的意思。但从曹操到拓跋珪,无数天下英雄以魏为号,可到最后都没有能够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因此从某种层面上来将,魏王这个封号,多少有点…大不吉的感觉。再者,魏国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体质,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经济,北灭中山国,西取秦西河,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至公元前344年,魏惠王率领诸侯朝觐周天子,史称逢泽之会,由此也标志着魏国成为周天子的保护者。
    虽然后来魏国没落,但人家好歹曾经辉煌过,属于祖上阔过的存在。所以后来曹操为何以“魏王”为号?这里面也都有着非凡的用意,真实的寓意就是告诉大家,我曹操是大汉天子的保护者,而不是篡汉之贼,魏王之意,正在于此。所以有着这两个原因,作为历史学的很不错的朱元璋,自然就不愿意拿“魏王”来封给自己的儿子了。但是呢,“魏”这个字又是封爵的时候所绕不过去的,那怎么办呢?简单,封给功劳显著的臣子就行了嘛…于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在大封功臣的时候,就封了徐达为魏国公,在开国六国公中仅次于韩国公李善长。这样就正好都对上了…战国七雄中,五个势力强大的诸侯国“齐楚秦燕赵”的封号封给了年长的儿子们,而“魏韩”这两个势力稍弱的诸侯国则封给了一文一武两位大功臣,这一下子就平衡了嘛…所以,经过朱元璋的这么一番操作,有明一朝便没有“魏王”这个封号了,正如前文所言,一方面是“魏王”这个封号不是很吉利,得此号者即便自己能够善终,名声也未必能好到哪去,再者于历史上“魏王”有着天子保护者的寓意,作为臣下又有哪个敢僭越至此呢?
    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吧我前前后后查了不少资料但直观能用的确实不多…以上的内容也都是来自于我个人的总结思考与分析或许有错误或者误解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暗影小队:大明天潢,何无魏王? |2023-09-0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