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花猫哥哥:原创 | 危机四伏前传:解放战争中最凶险的一战|2023-09-11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辽沈战役。

这场战役很多历史爱好者都应该很熟悉,但是我讲历史的视角与传统的历史书不大一样——

在传统的历史书里,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的开局之作,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战役。

但是在我的眼里,辽沈战役却是三大战役中最凶险的一战!

看到这个观点,我估计很多人就要跳起来反驳了,别急,我会详细梳理其中的凶险逻辑。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辽沈战役的前期态势。

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以下简称东野)已发展到12个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共70万人,连同地方部队总兵力已超过100万人,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东北国民党军,当时尚有正规军4个兵团部14个军,约48万人,连同地方部队总兵力共计55万人左右。

1947年,遭到东野的夏、秋、冬三次强大攻势打击后,东北国军已被迫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在战略上已完全陷于被动。

图片

辽沈战役前态势图

所以,在辽沈战役前,东北敌我态势大致是这样——

东野实力是国民党军的2倍,并且完全控制了东北广大区域的面与线,战场态势极其有利。

国民党军则只能缩在几个孤立的点上

兵力占优、态势有利,所以看起来辽沈战役是东野不管怎么打也绝不可能输掉的一场战争。

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1  打锦州是险棋

在辽沈战役怎么打的问题上,毛泽东与东野高层领导产生了重大的分歧!

早于1948年2月7日,毛泽东根据全国和东北战场的形势向东野指出:你们下一步应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

看看地图,一眼可知,毛泽东的意见是让东野去打锦州——因为只有拿下锦州,才能封闭整个东北国民党军的撤退通道,将几十万东北国民党军包了饺子。

但是东野高层却并不认同毛泽东的意见。

1948年4月18日,东野高层领导(包括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刘亚楼、谭政)集体致电中央,提出今后的作战意见,认为“目前只有打长春的办法为好”,“其它意见亦曾深入考虑,均认为不甚适宜。”

这个回电其实就是全盘否定了毛泽东的意见,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回电不是东野个别领导的意见,而是当时东野高层所有领导的集体共识!

现在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当然可以判断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在1948年4月,东野高层在“深入考虑”毛泽东的意见之后,认为先打锦州的意见“不甚适宜”呢?

因为先打锦州是一步险棋!

先打锦州,最坏的情况下东野主力有全军覆灭的可能!

给大家捋一捋其中的逻辑。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打后勤。

先打锦州最大的风险恰恰就是后勤的问题

当时锦州地区没有我军的根据地,所以,如果东野主力集中在锦州地区作战,后勤要仰仗东北地区根据地来供应。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中文用户名现在正在调试中。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花猫哥哥:原创 | 危机四伏前传:解放战争中最凶险的一战|2023-09-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