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条特别有意思的新闻,二手信源是港媒《香港01》,一手信源则是香港的中通社,说的大概是这么个事:华为的新款Mate 60 Pro热销香港,官网售价6999元一部的新机,到了香港的旺角和深水埗等地的商场,转手就能卖出9000多甚至是过万港币,约合人民币8757元至9699元。平均下来算一算,每部华为新机在港溢价大约在2000到3000元人民币不等。
华为新机在香港的溢价之所以高得如此离谱,是因为香港目前有卖的Mate 60 Pro,无一例外,都是从我们内地流过去的国行水货。而且即便现在香港商家卖的都是国行水货,华为新机在香港不同地区的售价也有差异。
《香港01》的记者先后在旺角的先达广场和深水埗的福仁广场跑了多家商铺,询问了华为新机的销售情况,结果发现,在深水埗的福仁广场,顶配的12G内存512版最便宜要价8800港币,约合人民币8129元,最贵则来到了9870港币,约合人民币9117元。
明明大家都是国行同款的水货,凭什么价格能差出去小1000元人民币?这是因为加了钱就能直接拿到现货,不加钱的话就等。能接受上午交钱晚上拿货的那就收9170港币。能接受今天交钱明天拿货的那就只收8800港币,此外还有更便宜的8300港币一档可选,不过那样一来收货的时间就拉得更长了。而且上述这些套餐那都得提前预定才有购买资格,不然你就是揣着现金过去也不一定能赶上。没办法,谁让急着买Mate 60 Pro的香港消费者那么多呢?
深水埗的情况都这么水深火热了,结果旺角的更夸张。同样是12G内存512版的Mate 60 Pro,最便宜的都要9480港币,而最贵的更是来到了10500港币,订金3000港币。而且你就算抢到了还得排队等,起码两天以后才能拿货。
我说怎么这段时间老是抢不着Mate 60 Pro呢,托关系、走后门什么旁门左道都用了,连深圳那边的人脉都发动了,原来漏子出在你们香港这帮黄牛党的身上啊。看来罗湖口岸负责查水货的海关同志得调整一下业务方向了,不能老是再盯着从香港过关到内地的水客了,偶尔也要把目光换一换,不然我这新机怕是再过十天半个月也指望不上。
因为香港现在卖的Mate 60 Pro全是国行的水货,所以旺角和深水埗的商家在做买卖的时候还得提醒前来购机的香港消费者:“你看清楚了再买啊,这个是内地的水货,用不了谷歌的啊。”(“你看定咗至落单,呢个系内地嘅水货嚟嘅,唔可以用Google噶啊”)至于消费者普遍抱怨的价格过高的问题,这些商家也表示很无奈:“你现在在内地买也要8000多港币啦(约合人民币7390元),真没办法,大家都在炒。”
可即便国行版Mate 60 Pro价格在香港都已经被炒到天上去了,但是前往购机的人仍然络绎不绝。据商家介绍,目前求购华为新机的香港消费者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人,其中以老一代人居多。这些老人家的上一部手机也是华为,Mate 60系列是华为时隔3年以来推出的首款5G新机,他们很多人就是奔着这个来买的,买了华为的新机好替换华为的旧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华为的Mate 60系列热销香港的时候,苹果的最新款iPhone 15系列智能手机也推出在即。根据美媒《福布斯》新闻网公布的推测数据,从只有基本功能的iPhone 15,到顶配的iPhone 15 Pro Max,它们的预计售价大约在799美元到1299美元之间不等,约合人民币5787元至9408元。
也就是说,目前香港有售的华为Mate 60 Pro的实际价格,甚至已经超过了苹果顶配的iPhone 15 Pro Max的售价。你别说是咱们大陆人了,这种西洋景就连很多香港人也是头一次见。所以《香港01》报道相关内容时所使用的新闻标题都是《华为Mate 60 Pro最贵炒至10500港币,贵过网传iPhone新机价格》
我不知道大家在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内心都是什么想法,反正我是觉得有点恍惚,“国行”“水货”“内地”“香港”“国产机”“苹果”“黄牛党”“高溢价”,这些关键词拆开来单独看哪一个都好理解,但是当你把它们用“国行水货热销香港,溢价超过苹果新机,香港黄牛党改行抢购内地国产机”这种组织形式给串联成句子的时候,它听起来就显得很魔幻现实主义了。
对我而言,这种魔幻现实主义主要来源于以往认知和如今现状之间的割裂性。不管是不是过罗湖口岸到香港那边去买的,但凡是有过购买港货体验的同志和朋友都知道,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水货”这个词那基本上都是单方面用来形容港货的。所谓的港货,其实也就是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流散到香港的货物,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奢侈品、化妆品以及电子消费品。
因为香港是个自由港,关税什么的对这些商品都很友好,所以它们在香港的售价普遍比在内地的更低。价格上有差距,那就有可以创造利润的空间,所以通过灰色甚至是黑色手段从香港把货物带到内地来的“水客”便应运而生,而且这个行当的从业者直到今天也依然在暗中活跃。
如果是香港那边的电子消费品的话,情况还要更复杂一些。以港版iPhone为例,很多大陆人在明明内地有货的情况下也更偏爱港版,图的并不是港行相对而言更低的价格,而是因为相中了港行的iPhone可以使用境外的网络服务。这一点在其他港行的电子产品上也有体现,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日本索尼和任天堂的游戏机——对,主机游戏我虽然知道得不多,但是个中一些门道我还是了解一二的。
但是这几年的情况好像完全变过来了,你不管是奢侈品、化妆品还是电子消费品,愿意过罗湖海关跑去香港买港货的大陆人越来越少了,网上在售的港行港版的热度也没有以前的那么高了,反倒是从香港那边跑到大陆来买国货、帮衬国行的人越来越多,不管是奢侈品、化妆品还是电子消费品,尤其是电子消费品。
我们这儿有人想花更多的钱翻出去外头,香港那儿还有人想花更多的钱翻回来我们里头呢。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双向奔赴呢?
内地早就不是高端电子消费品的洼地了,现在世界上能叫出来名头的高端电子消费品产商一多半都是我们中国大陆的。各种智能家电和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那都不用说了,基本打遍天下无敌手。无人机也是,除了大疆还是大疆。笔记本电脑我们也没有什么对手。手机除了苹果没有一个能打的。数下来可能也就显卡、芯片和游戏机什么的外国相对我们还算有点优势,但这些电子消费品的消费量和前面那几位完全没法比,双方暂时的差距对我们而言也没有大到完全无法忍受的地步,对香港消费者来说那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如今在港销售的Mate 60 Pro水货要价比iPhone 15更贵,这件事情虽然让我感到有些恍惚,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水货本来就比正版要贵啊,华为现在在香港只有一家体验店,港版Mate 60 Pro究竟何时发售谁也不清楚。我估计华为现在光是为了满足内地消费者的需求都快忙死个人了,港版Mate 60 Pro一时半会儿恐怕真上不了,这不是钱的问题,纯粹就是要优先照顾大陆市场。
要这么一琢磨的话,那雷蒙多之前过来从我们这儿薅走Mate 60 Pro应该也是国行版本吧?那她拿到美国去也一样上不了谷歌啊,就这社会你雷姐还要抢呢?可见是真爱粉无疑了。非正式代言人能当到这个份上,她真的,我哭死。
我有一种预感,华为Mate 60 Pro和苹果iPhone 15的这场军备竞赛,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分水岭,一个扭转我们和我们对手之间的攻守之势的分水岭。我在这里所指的对手不仅是美国,同时还有美国那些个所谓的盟友,以及直到今天脑子里头仍然烙着“美帝掌握核心科技”的思想钢印的皈依者们。而在我今天这期内容的语境下,这样的皈依者指代的其实就是那些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我们中国可以比美国、比西方干得更好的香港人和内地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关于香港的说法:97回归之后,香港的情况可能变得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复杂。如果香港发展得更好了,这帮人会觉得那是香港资本主义的功;如果香港发展得更差了,这帮人会觉得那是大陆社会主义的过。这是一种完全没有公平性可言的双重标准,好的都是他们的,坏的全是我们的。我们办得再好他们也觉得理所应当,而他们干得再坏到头来黑锅也只会扣到我们的头上。
这个说法在我年轻的时候曾经非常风行,想来如今也有小20年了。因为当年阅历不深再加上才疏学浅,所以我一度很为这个说法感到苦恼。我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可我不甘心我们大陆就这么一直拧巴下去,但是我又想不到有任何可以对其加以反驳的,所以我感到苦恼。苦恼的时间长了,我后来还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反正横竖都得被你们膈应,那还不如干脆把香港的列车也开到社会主义的轨道上来好了,这样一来至少干好了功劳还是我们自己的,省得被你们这群双标狗PUA了。
但是这说破天终究也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国家有国家层面的考量,客观国情不会因为我的主观意志而改变。而且到了后来,随着岁数和阅历的增长,我发现我年轻时的想法其实是狭隘了,很多事情我们不做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确实没那个必要。香港回归到现在才多少年?50年不变的约定才刚过半,攻守之势就已经变了。那要是50年期满了呢?大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又会比香港的资本主义,比西方的资本主义领先多少呢?
何必要硬拽着香港的列车上我们的轨道?让他们自己心悦诚服地开过来和我们并轨不好吗?
“好的都归他们,差的都是我们”这道看似无解的双标题其实是有标准答案的,解题的关键其实恰恰在我们自己,在中国大陆,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只以一部分香港人和内地人的标准来衡量两地的发展情况那就是在刻舟求剑,因为他们的看法并不具有代表性,我们按照他们的PUA标准来走,那就成了爷孙骑驴了,你怎么干都是错的。
正确的方法是不要管他们的看法,随他们怎么说,我们做好我们自己,搞好我们的社会主义,提高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我们的生产力上去了,他们自然会老老实实地过来我们这边消费的。空口白话谁不会?但那能叫优越性吗?显然不是,能让你心甘情愿地过来掏真金白银,这才叫优越性。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有道是: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