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为何突然在马耳他会晤?
9月17日晚,外交部网站突然发布一则重要消息,当地时间2023年9月16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马耳他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多轮会晤。
中美两国领导人突然在马耳他会晤两天,为什么中美突然会在马耳他会晤呢?选择马耳他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呢?
在占豪看来,中美领导人之所以在马耳他会晤,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马耳他地理位置恰好在中美的中间位置
马耳他距离中国首都北京大约八千公里,距离美国首都华盛顿也差不多是八千公里,距离上符合基本对等原则。去年,中美领导人还在意大利的洛马进行过类似会晤,其中原因之一也是考虑到距离因素。
二、马耳他2023年至2024年是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马耳他去年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两年。中美在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进行会晤对双方都有利,因为双方都可以借机访问马耳他,中美双方都满意。在与沙利文会晤后,王毅主任果然与马耳他总统和外长分别进行了会见。
马耳他是欧盟成员国,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一直与中国关系友好,所以访问马耳他对中国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一方面,大家在安理会可以进行协调;另一方面,马耳他别看国家小,人口只有五十多万人,但在欧盟内部也有一票。
三、中马未来合作前景广阔
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部,有地中海心脏之称。历史上,马耳他曾被多个帝国占领,早期有拜占庭、阿拉伯帝国,近代被法国、英国占领,1964年才从英国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国家。他的位置决定了,中马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的合作空间还是很大的。
马耳他几百年来作为地中海地区的商贸文化枢纽,连接东西方、联通欧非大陆,历史上就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国家。在2018年11月马耳他总理穆斯卡特访华期间,中马还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事实上,早在2014年,上海电力就与马耳他能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成立上海电力马耳他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区域电力服务中心,上海电力为马耳他周边的电力项目提供服务,帮助马耳他解决了他们一直都没解决的电力严重短缺问题。
现在,中国和意大利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方面遇到一些问题,那么中国完全可以把一些与意大利合作的项目转一个马耳他,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也能给意大利上上眼药。
综上可以看出,中美之所以选择马耳他作为会晤地,大概率是由中方最先提出,然后共同商定确定的地点。
中美高层马耳他会晤释放三个重磅信号!
第一个重要信号:中美沟通再次无果而回
中美领导人这次马耳他会晤有什么实际成果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任何实际成果。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相互印证:
一方面,如果双方的会晤有预期成果,那就不必在第三国进行会晤了,双方领导人肯定展开重要互访了。更何况,近期中美之间都是矛盾和斗争,又是对台军售又是针尖对麦芒的重大演习,根本没有任何达成实质性妥协的大环境。
另一方面,我们从外交部的通稿中也能看得出来。通稿中说,双方围绕稳定和改善中美关系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建设性的战略沟通。既然双方还是在围绕稳定和改善双方关系进行沟通,那就说明双方关系现在不稳定,正是因为不稳定才需要改善。
双方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建设性的战略沟通,“坦诚”、“实质性”和“建设性”这三个词用得好啊!坦诚,说明双方分歧很大,各说各的;实质性,说明双方都谈到了彼此关切的实质性问题,把核心矛盾和关切都摆在了桌面上;建设性,说明最终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共识,但彼此了解了对方的意思。这两个方面,非常清晰地相互印证了。
第二个重要信号:中国进一步明确了两个核心条件
这次中美高层沟通,中国向美国释放了更加清晰的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在外交部的通稿中说得非常清楚,这两点在通稿中王毅主任都进行了强调:一个是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美方必须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落实不支持“台独”的承诺;另一个是中国的发展有着强大内生动力,遵循必然的历史逻辑,是阻挡不了的,中国人民正当的发展权利不容剥夺。
王毅主任说这两点的意思非常明确,台湾问题美国不能碰,如果逾越中国红线,中美关系将覆水难收,必然天崩地裂;中国的发展不可阻挡、不能阻挡,如果美国一定要遏制中国,中国决不答应,且必然反击。中方没有提沙利文关于美国的立场,但大概还是那些陈词滥调,和中国说得相反。
中国这两个核心条件提得非常干脆和利索,由此也表明这两点实际上是中美之间最最核心的矛盾。美国要遏制中国,要阻挡中国的发展,并且把台湾当成遏制中国的首要工具。中美,现在就是围绕这两点进行博弈,这就是当前中美乃至世界形势的真相!
第三个重要信号:中美都不希望撕破脸,“约好”边谈边斗
外交部的通稿中双方最后达成的“共识”是:双方同意,继续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保持双方高层交往,举行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海洋事务磋商、外交政策磋商。双方探讨了进一步支持和便利两国人员往来措施等。双方还讨论了亚太地区局势、乌克兰、朝鲜半岛等国际和地区问题。
不知道大家看懂了最后双方“共识”的内涵没有?这最核心的内涵就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现阶段都不希望撕破脸爆发冲突。美国的意思是说,中国不要误判,美国希望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大家虽然意见不一但多沟通。为了进一步在实际矛盾没有任何缓解的情况下,双方不至于矛盾激化,接下来中美将举行亚太事务磋商、海洋事务磋商、外交政策磋商。
说白了,这就是双方边斗争边向对方亮明态度,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局势突然激化,避免突发事件。美国这么做的意图是,尽量在不激怒中国的情况下,一点点切香肠,给自己围堵中国争取更多时间;中国也“配合”美国这么做,是因为中国也在做准备,时间在中国这边,我们准备得越充分,未来真的撕破脸赢得越漂亮。而且,美国以这样的态度与中国沟通,美国的那些盟友也得与中国缓和关系,典型的国家就是澳大利亚。
当然,中美如此边沟通边斗争,客观上也是中国给未来的美国向中国让步做台阶,美国也可以留一个后路。这些东西,其实大家懂的都懂,所以中美现在是斗得越来越狠,谈得越来越“好”,斗得正“狠”的时候赶紧见面聊聊。就像这次突然的会晤,就是在中美最近在第一岛链斗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在军事上压了美国一头,才有了这次会晤。
接下来,中美就是这么一轮一轮地斗,直到台海局势、南海局势、半岛局势、东海局势会越来越清晰,到了需要“提子”的时候,自然就提了。只是,这个过程中谁会成为炮灰牺牲品,那将是一个艺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