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孤烟暮蝉:从超日到赶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雪亮军刀|2023-09-23

有时候,我真是为和中美关系相关的国内舆论皱眉。
我们中国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有一些人却在泼冷水;我们中国出现一些舆论事件,也总有一些人又在说什么“友邦惊诧论”。
有个朋友前两天对我说:“你焦虑啥?美国早已形成了‘中美有结构性矛盾’的社会共识,美国政客各种打压针对中国的言论会层出不穷,美国政客说的越狠,他们选票越多。美国政府的实际作为,美国的政客和官员说的那些话,会狠狠的地打那些‘崇美派’‘亲美派’公知恨国党的脸。”
果然。

图片

9月19日,在美国众议院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听证会上,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回应共和党议员的提问时坦言,在她访华期间,华为发布了新款智能手机,这“很明显让她感到心烦意乱”。

不得不说,美国这帮政客和官僚有时候真就挺直肠子的,表达观点的时候也没什么顾虑。不信就瞧瞧雷蒙多说的这些话,我觉得她对华为Mate 60系列新机的评价多少还带着点肠子里头的原味呢。在华盛顿的政治沼泽里头泡的时间长了,我觉得这帮人连大脑皮层都会变得比别人的更光滑一点,很多事情脑子里头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压根就不考虑言论可能会导致的影响。
雷蒙多的这副直肠子,说好听点叫“直率”,说难听的其实就是没脑子。雷蒙多的直肠子里头散发出来的那股子原味,也算是印证了我们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对如今这个美国的刻板印象。
什么刻板印象?今年3月,美国前驻华公使,曾在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期间担任美方首席翻译的傅立民(Charles W. Freeman Jr.)在接受视频采访时提到, 2021年3月,在阿拉斯加举行的那场著名的中美战略对话会上,与会的美方代表曾向中国官员当众说出过一番即在他看来也觉得简直匪夷所思的狠话:“我们不喜欢你们(中国),我们在道德上鄙视你们,如果有办法拖你们的后腿,我们一定会付诸实践。我们肯定会遏制你们的发展。但是,我们现在有几件事需要拜托中国,你们肯不肯帮帮我们?”
对,就是这种刻板印象。明明美国对中国的恶意是那样地不加掩饰,恨不得让我们下一秒就陷入万劫不复,可他们却偏偏又特别好意思向我们提出各种帮忙的要求。
注意,是要求,不是请求。是要我们帮他们的,而不是请我们帮他们。而且我们帮完了他们还是会继续对我们施以态度强硬地无情打压,直到这轮打压最后又砸到他们自己的脚趾头,然后他们又会腆着一副老脸来要求我们帮忙。
教员当年就说过,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而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虽然2023年的美国在硬实力上已经和1953年的不可同日而语了,但那股子帝国主义的味道还是老样子。我能从雷蒙多那直言不讳的心有不甘中感受出来,帝国主义者是不能吃亏的,要是他们觉得自己吃了一点亏的话,那也是被逼得不行了。
雷蒙多直肠子里头的那股原味虽然难闻,但也有一个好,那就是好歹她也算表达了美国政府对我们中国、对中国企业的真实态度。这股原味不光能够刺激人的嗅觉神经,而且还能刺激人的触觉神经,它宛如一双布满了帝国主义血渍的脏手,狠狠地抽在了那些竭尽全力替美国粉饰开脱的“崇美派”“亲美派”,以及公知恨国党的脸上。
的确,就如同我那位朋友说的那样。如今这个美国在我们中国舆论场上的形象之所以越来越糟糕,“崇美派”“亲美派”和中国公知恨国党讲真怨不了别人,这个责任没有哪个中国人承担得起,要怪也只能怪那帮聪明绝顶的美国政客和官僚。

图片

大家不妨这样设想一下:事还是这么个事,话还是这么些话,如果把牵涉其中的人物角色对调一下,苹果推出最新款的iPhone 15了,然后我们中国的商务部长出面评价它,“这款手机很明显让我感到心烦意乱”,大家觉得我们的舆论场上如今又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我估计我们这儿早炸了。届时,各种“友邦惊诧论”肯定是铺天盖地,而且还会有一大帮莫名其妙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蹦出来,按着我们中国人的脑袋,强迫和他们集体反思。

但这话毕竟是雷蒙多说的,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很多同志和朋友应该都清楚,媒体对美国政客和官僚所暴露出来的缺陷向来是比较包容的,无论是美国的媒体还是我们中国的媒体。
这一次也一样,因而在美国媒体对雷蒙多的报道中,我愣是没看到有任何一家美媒会觉得雷蒙多对华为的评价存在不妥之处的。
但是你们媒体觉得社会她雷姐说的话没什么不妥,不代表我们广大中国老百姓也是这么想的啊。起码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她说的这话那问题可大了去了。你好歹也是堂堂的美国商务部长啊,就算是装装样子你也应该装一下吧?你都把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厌恶直接写在脸上了,拉偏架拉得这么明显,你还怎么指望我们中国老百姓对你们的好感度能高得起来呢?
所以,美国政府的形象在我们这儿不断下降,“崇美派”“亲美派”和公知恨国党着实怪不了别人,要怪只能怪美国那些政客官僚,怪美国的媒体,怪他们不够理中客,没有反思精神,毫无大局观念,不懂得顾及美国的国际形象。
为什么总是我们中国人要担心“友邦”惊诧?别说是上至政府官员了,就算是我这种市井大妈,我们无论说点什么都要考虑他们的感受。为什么一些人口中所谓的“友邦”就不担心我们惊诧呢?别说是下至美国网民了,就算是雷蒙多这种商务部长,他们不管想说什么都可以不必顾及我们的情绪。
天底下哪有这么霸道的事情?如果大家是“友邦”,那尊重就应该是相互的,礼尚往来,有来无往不成朋友;如果大家不是“友邦”,那我们就犯不上跟人家一厢情愿了,人家本来也没拿我们当过朋友,你上赶着替它考虑这、顾及那的。
知道这种行为在当今的人际交往中被叫做什么不?对了,舔狗。这可不是什么好词儿,你们自己愿意当舔狗也就算了,还拉上我们那么多中国老百姓一块儿当。
贱不贱呐?
如何评价雷蒙多日前所说的,华为的新手机让她在访华期间“很明显感到自己心烦意乱”?如果让我来模仿小可爱们的评论风格,那回答起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人要往远看,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但凡一个人见不得人好,见不得人高明,见不得别人进步,对别人的科技突破感到难以忍受,是没有容人之心。只允许自己行,不允许别人行,这毫无疑问是一种病,一种心理疾病。有病就得去看医生,省得久病成疾,时间长了,对自己、对家人、对同事都不好。
怎么样?学得像不像?
而和雷蒙多的症状相反,我看到我们很多中国网友,都展现了相当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大家不仅没有因为雷蒙多的小肚鸡肠而满腹牢骚,反倒还在很多相关内容资讯的评论里一个劲儿地向雷蒙多表示谢意,感谢她这一次被动为华为的新手机担任首席非官方代言人,感谢她的带货让Mate 60系列火出了中国,火到了全世界,还说一个雷蒙多的代言能量足可顶得上100个“自然之母”。

图片

瞧瞧咱们网友这心态、这情商、这境界,拉出去现今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当任何部门的发言人,那都是顶级水平。这才叫真正的六亿神州尽舜尧啊。

至于雷蒙多自曝华为新手机让她“心烦意乱”这事,我想把它引申开来,聊聊如今的中美关系。但在把话说开之前,我想提出几个问题,让大家和我一块先思考一下:
十几年前,我们中国做山寨手机那会儿,美国商务部长会对我们感到“心烦意乱”吗?
三十年前,我们中国要拿上亿件衬衫来交换波音客机那会儿,美国商务部长会对我们感到“心烦意乱”吗?
四十年前,日本的制造业还是一派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日本经济仍然如日中天那会儿,美国商务部长会对我们感到“心烦意乱”吗?要说“心烦意乱”大概也是有的,不过那不是对我们,而是对日本。
为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全球制造业的蛋糕就那么大,尤其是具备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那规模就相当于蛋糕顶上的一小颗樱桃。无论是过去的德国、日本,还是现在的中国,谁只要动了美国在这块的蛋糕,只要在高端制造业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有可能取代美国制定出新的标准,有可能构建出新的产业链配套,形成新的体系来替代美国,那么美国就会感觉“心烦意乱”,不管你是谁。
换句话来说,只要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只要中国出现越来越多创新和突破,美国就会不停地“心烦意乱”,就会不断地对我们进行制裁打压。
所以,如今的中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想大家的心里应该都是清楚的。
按照我个人的说法,中国要持续发展,美国感到龙头地位不保,中美就目前这个阶段来说是有结构性矛盾的。在目前这个阶段,中美实际上是彼此在各个高新领域内全方位的竞争对手。
那么,什么时候中美关系才能真正和缓?什么时候中美关系才会发生改变?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当中国成为新的世界潮流的引领者,美国被我们拍死在沙滩上的那一天。美帝国主义从来都是很现实的,这是让他们接受和融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可行的办法。而在此之前,中美关系是不会发生根本性好转的。
拜登政府是怎么定义中美关系的?“美国不追求和中国发生军事冲突,但美国会和中国展开激烈的竞争”。
描述现阶段的中美关系,这句话其实挺准确的,而且它同时也反映出了美国的心态和手段。
在贸易战、舆论战、外交战、科技战之后,美国或许还会继续发动地缘政治战、金融战。至于美国会不会搞“代理人战争”,甚至是亲自下场打热战,这一点我想就连他们自己心里也未必有谱。
毕竟我们又不是俄罗斯。从50年代的朝鲜半岛到60年代的中南半岛,历史已经无数次向世人昭示过了,就算美国铁了心要和我们打所谓的“代理人战争”,美国的处境也绝不会像如今他们在面对俄乌冲突时的这般“轻松”的,更何况他们实际上也没有轻松到哪儿去。

图片

常有人奉劝我们,“不要敌视美国”“不要把美国和其盟友都定义为敌人”。而这些所有论调无一例外,基本都基于一个理由:“中美之间不能发生军事冲突,不能打仗”。

对此,我想说的是,我认为我们绝大多数网民对中美关系的认知,都不只局限于“是敌是友”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层次上。纵观古今中外,往往也只有到了战争时期,两国关系才会被明确定义为敌人或朋友。而在和平时期,国与国的关系往往不都是“竞争和合作”并存的状态吗?
前些年国内舆论场有一种说法一度非常流行,说“经济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这话不能说不对,但真理也是有适用范围的。起码就现在的情形来看,我觉得这话的适用范围已经越来越窄了。“中美之间不能发生军事冲突,不能打仗”,这种观点不能成为我们单方面强加给自己的思想钢印,否则它就算逻辑上再怎么靠谱,这种假设也毫无意义。
中美那么大的块头,综合国力又都那么强,真打起来会闹成什么样,谁也不敢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没错,可问题是,美国人这些年来依靠暴力解决问题的例子还少吗?
我们中国是不希望看到战争,我们也会尽量避免卷入冲突,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忽视美国采取军事冒险主义的可能性。美国和俄罗斯都是核大国,美国和俄罗斯也在极力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但那又如何?现在美国不也照样同样拉着北约东扩,而且还怂恿乌克兰和俄罗斯打起来了,同时还让欧盟和俄罗斯断绝了经贸合作了吗?
美国人有说因为害怕这些冒险举动会招致俄罗斯的军事报复,他们就束手束脚了吗?没有吧?这些账人家都是一笔笔算过的,关键在于得与失、赔与赚。美国可不是我们,不爱卷入冲突,只想赚和平的钱。人家那是只要有赚头,军事冒险也要搞。不然为什么教员当年要管美国叫帝国主义?就是因为他们豁得出去干那些一般国家根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看待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最怕的就是一厢情愿。我们当然不应该轻易迈出可能导致局面失控的第一步,但同时我们构筑好自己的底线思维,要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物质和心理准备。这就和我们当初搞原子弹一样,这东西你可以不用,但是你绝不能没有。你只有有了,你才有可以不用的权利;你要是没有,那你就只能祈祷别人不会对你用了。
中美关系走向和缓,最乐观的时间估计是多久?如果没有类似工业革命式重大突破,其实我们可以参考英美没打仗,美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世界秩序主导权的例子。
1894年,美国就已经成为工业总产值世界第一的国家。但英国人不服气啊。在那个年代,英国文化上看不起美国,政治上打压美国、外交上孤立美国,反正什么事情能恶心美国人,英国就做什么事情。
美国也曾经苦苦努力和抗争过。一战过后,美国的地位提升得非常明显。二战后,美国在欧洲搞马歇尔计划。直到1954年,在美国介入的情况下,英国同意从苏伊士运河的军事基地撤军。这也是美国接替英国成为世界秩序主导力量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从1894年到1954年,美国从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到真正接替英国成为世界潮流的引领者,前前后后少说也花了60年时间。

图片

不过我想我们中国应该不用那么久。乐观一点估计的话,我觉得20年差不多,也就是新中国建国百年前后。

这还真不是我盲目乐观,凡是了解我们国家制定的发展计划的同志和朋友都知道,我们制定的目标往往会低一点,而我们执行的力度往往又会大一点,所以最后得到的结果就会比预期高亮点。80年代我们预计中国的GDP要到2020年才能比当时的翻两番,但实际上这个目标早在2000年初就达到了,到了2020年了我们的生产总值早就比80年代不知扩大多少倍了。
虽然我们如今的经济发展没有过去40年那么狂飙突进了,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还是稳中向好的。只要能稳住我们自己的阵脚不乱,我有信心,我们的国家可以在一代人的时间走完美国人当年花了60年才能走完的路。
迄今大约18年前,天涯论坛上曾经有人发过一篇题为《中国和日本的真实差距》的帖子,它的楼主@联合光子当年曾是天涯上著名的推墙派和恨国党。联合光子试图用他的这篇帖子来“点醒”国人,说什么“炎黄子孙历来斗不过小日本,各位还是歇歇吧”,还说什么“你们干嘛非要和日本人斗,斗不过还得给人家当伪军,损害你们的形象”。
对此,另一位网名为@雪亮军刀的天涯网友则勇敢地站出来反驳了他。雪亮军刀以中日两国当时的GDP和保守经济增速来举例(1.4万亿美元对4.6万亿美元,7%对0.9%),在经过严格考证之后,最终给出了他的结论:中国经济总量有希望在2030年前后超越日本。
事实证明,雪亮军刀的推断是正确的,但他还是保守了,因为我们的经济总量在2010年前后就超越了日本。现在我们的追赶对象是美国,如果按照高盛之流的评估,2030年前中国经济的超越对象就不是日本,而是美国了。
遗憾的是,雪亮军刀后来因为不幸患上不治之症,最终于2013年7月18日倒在武汉的病榻上。他是中国互联网在黎明之前最黑暗的那段岁月里,最为坚定的守夜人之一,但他最后却没能亲眼见证自己的祖国重返世界民族之巅的荣光时刻。
现在,这份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传承到了我们的手中,轮到我们去完成前人未竟的事业了。当年的雪亮军刀斯人已去,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军刀依然雪亮。只要他们的初心还在我们的胸膛中跳动,那些先驱者的身影就将在共和国的光辉里永远鲜活。

图片

我应该努力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雪亮军刀,我们都应该努力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雪亮军刀。尊严不是靠别人施舍来的,祖国的尊严只存在于我们军刀的锋芒之上,我们的军刀必须保持雪亮,否则维护祖国的尊严便无从谈起。

今天这期内容又出长了点,但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我最后再援引一段雪亮军刀当年在天涯上立下的铮铮誓言,既是作为本期内容的结尾,同时也是送给我自己,以及全天下所有满怀热血、立志报效国家的同志和朋友的寄语: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无数的中国人为了让国家摆脱屈辱,为了让我们的民族可以坚强地站立,献出自己的生命;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无数的中国士兵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他们用意志和钢铁较量,他们用刺刀、用勇气、用冲锋、用坚强打败了所有企图主宰我们的人。无数的中国人,用平型关战场上嘹亮的冲锋号,用堵住地堡时从胸膛的弹孔中喷涌而出的热血,用三八线上踩踏过敌人头盔的草鞋,用金门阵前决不低头轰鸣的隆隆炮声,用喜马拉雅山上印军绝望的惨呼,用刺进越南侵略者身体里的刺刀告诉这个世界,那个中国人引颈待戮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孤烟暮蝉:从超日到赶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雪亮军刀|2023-09-2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