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兵器评论:一舰顶一支航母编队!马伟明另辟蹊径造新型核航母,三大技术超美 |2023-09-26

兵器评论:详解国产武器,剖析国际事件,独特视角独有看法,每天为您实时推送要闻,请关注并分享给更多人!



马伟明另辟蹊径,提出一种“星球大战”风格的超级战舰,核动力、电磁炮、激光武器只是标配,或将颠覆未来海战模式。

全电推进已经成为未来战舰发展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充沛动力带来的最显著优势便是,可以满足高能武器与电磁设备的庞大能源需求。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全能武器和全电推进技术。马伟明另辟蹊径,提出一种全新思路,即研发可大量采用新时代武器的核动力航母。

那么,这一新型核航母,相较于常规航母来说,做出了哪些技术上的突破?对未来海战而言,意味着什么?

图片

图解:港媒报道称,中国提出“全能战舰”概念,将采用核动力,装备电磁武器

01

 星球大战风格!马伟明有了新思路


“南天门计划”震惊四周,视频中,空天母舰、电磁枪、空天战机等装备层出不穷,让所有人大开眼界,虽然后来已经被证实,该计划只是中航环球文化传播公司做的航空科幻宇宙IP,但从中不难看出,人类对那些具备星球大战风格的武器,充满向往和好奇。

而现在,中国正在将一项科幻技术变为现实,它便是马伟明最新提出的“全能战舰”该战舰将抛弃传统技术,大量采用轨道炮、线圈炮、激光武器等先进电磁装备,至于核动力,自然也成为标配。

“全能战舰”概念,最早出现于马伟明院士发表在《中国电工技术学报》上的一篇论文中。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马伟明是我国著名的电磁弹射之父,其在论文中明确写到,中国可以另辟蹊径,将海军舰队改造成极具“星球大战风格”的超级战舰。

其可以依靠先进的综合电力系统与核反应堆,为大量电磁武器提供充沛能量,进而具备强大的反潜、防空、反导等能力,或者是对陆目标发起精准打击。

对于该武器,我们也能简单理解为一种“可大量安装电磁武器的核动力航母”

图片

图解:《南华早报》报道称,解放军海军进行了电磁线圈炮武器测试

电磁武器被视为“主导21世纪战争”的新型武器,如大家熟知的电磁轨道炮、电磁线圈炮、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

自从中国致力于发展电磁技术之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传出新消息,今年4月,我国“电磁驱动发射系统”面世,其有别于传统爆炸方式,可以运用电磁场中的洛伦兹力,推动弹丸高速出膛。9月,港媒再次爆出中国海军进行电磁线圈炮武器试验,其弹丸速度几乎达到超音速。

因此,在马伟明院士看来,“全能战舰”将有能力靠电磁炮,7倍音速打击临近空间目标

02

 取代传统航母,舰载机或地位下降


“全能战舰”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是因为核动力和电磁武器,还有其背后涵盖的全新舰艇发展理念,以及对苏联航空巡洋舰概念的现代演绎

图片

(图解:苏联航空巡洋舰,因为大量武器上舰,导致甲板与机库空间过小,限制了舰载机数量)

二战之后,航母开始普遍采用蒸汽弹射器与较长的起降跑道。苏联为更好地应对美国,不断加快弹道导弹潜艇与巡洋舰发展。

但随着实力不断提升,苏联海军面临着更大的远洋防空需求,所以,苏联将目光看向可搭载固定翼舰载机的大型舰艇,就这样,航空巡洋舰“基辅级”与“库兹涅佐夫号”应运而生。

只不过,既要舰载机又要舰载武器的下场,只会是两头不讨好,所以,这类舰艇因为安装过多武器,而导致甲板与机库空间过小,舰载机数量首先。所以外界普遍认为,此类舰艇是一款很失败的设计。

《亚洲时报》认为,中国虽然延续了苏式巡洋舰的特点,但技术更加先进,完全有能力避开苏联海军当时遇到的困难,在安装电磁武器的同时,还可以拥有较大供舰载机起降的空间。

也就是说,马伟明院士提出的“全能战舰”,将在技术上获得重大突破,极大程度压缩电磁武器体积,从而加大舰载机空间,这样一来“安装电磁武器的核动力航母”将拥有双重保险,战力达到空前强大。

更重要的是,电磁武器的上舰,还能够打破传统航母限制,不用再过度依赖舰载机联队,可以用先进舰载武器对水面、水下、空中目标进行打击。只是,这样的表现,也引起部分人担忧,其认为大量电磁武器上舰后,会使得舰载机地位急速下降

图片

图解:即将从美国福特号航母弹射起飞的F/A-18舰载机

03

 三大技术领先美国,电磁技术只是基操


当然,以上一系列战力方面的猜测,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中国先攻克电磁技术。毕竟只有在该领域获得创新性突破,才有可能将这一科幻设想变成现实。

对于这一点,大家不用太担忧。不管是综合电力系统还是电磁技术,中国都在稳步前进,并累积了很多技术基础,其中有三大技术,我国将做到领先。

首先是综合电力系统技术。

在该领域,中国说是独步天下也不为过,尽管美英才是最先实现突破的国家,但不管是“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还是“福特”级航母,其综合电力系统都存在明显的体积大、效率低、供电连续性差、不稳定的技术缺陷

中国最新一艘航母福建舰,采用的是不同于以上两者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这种系统在技术先进程度和稳定性上,将略胜一筹。所以,这便是为何福建舰综合电力系统领先美国福特号的一大原因。

图片

(图解:中国电磁线圈炮获得重大突破,相关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其次是电磁武器研制技术。

《亚洲时报》曾报道称,比起美国研发电磁轨道炮时的磕磕绊绊和半途而废,中国方面一直在进步,期间遇到的炮管设计、使用寿命、功率脉冲、材料等难题,中国科研人员已经陆续攻克,甚至还提出了创新方案,即在导轨上涂抹液态金属,以减少电磁炮射击磨损。

整体而言,我国已经在该领域做到全球领先。

最后是核堆小型化技术。

据悉,“全能战舰”排水量并不会太大,这就意味着我国必须将核反应堆缩小到一定体积,也就是所谓的“核堆小型化”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美国都是唯一具备成熟核堆小型化技术的国家。随着中国“玲龙一号”民用版小型化核反应堆的亮相,外界才突然发现,原来中国也打破了这一技术限制。而且,美国突破这一技术,近乎耗费30年才成功,而中国的突破速度,远远要领先美国

可想而知,等“全能战舰”真的成功造出来以后,我国在核堆小型化技术上,也将实现弯道超车。

图片

04

 一舰顶一支航母编队,打破美国百年垄断


事实上,除了核动力与电磁武器技术外,“全能战舰”还拥有很多优势。

大家都知道,常规航母有一个最大弊端,那就是协同指挥能力不足,一旦无人机、无人艇发起“蜂群战术”,航母将会疲于应对可“全能战舰”不同,电磁装备一来能密集发射,二来发射速度快、威力大,所以可以更好地应对“蜂群战术”。

而且,这种“全能战舰”还可以结合太赫兹技术、卫星图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等技术,提升自身反潜、反导、防空等能力,比如说部署在热点区域,尽最大可能探测水下战略核潜艇,让其无所遁形,这对于美国为其盟友提供的核保护伞而言,将是巨大挑战。

由此可见,一艘“超级战舰”战斗力堪比一支航母编队,可同时执行多种形式的海上任务。

据悉,制造“全能战舰”的想法,我国在10年前就已经有了,可惜当时因为电磁技术以及核堆小型化技术的限制,迟迟没能获得突破。

图片

(图解:仍处在构想中的全能战舰,一旦实现,将颠覆传统海战模式)

不过,现在不同了。

不管是在电磁技术上的显著突破,还是在核堆小型化上的大胆尝试,这些都将为该舰未来面世铺平道路。

况且,为了尽可能攻克其中涉及的核心技术,我国还开发了可用于电磁发射系统的制导控制模块、脉冲能力存储模块。与此同时,我国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进行过大型轨道电磁炮发射试验的国家。

正如马伟明院士所说,以上技术的进步,都将让“全能战舰”从科幻概念走向现实,到时候,这种具有“星球大战”风格的战舰,将打破美国长达百年的垄断、颠覆未来海战模式、瓦解美国霸权主义。

结语:对于马伟明院士提出的“全能战舰”,大家还有什么了解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故事。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兵器评论:一舰顶一支航母编队!马伟明另辟蹊径造新型核航母,三大技术超美 |2023-09-2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