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孤烟暮蝉:韩国人为何嫉恨华为?小偷看谁都像小偷 |2023-09-27

图片

在1990年的央视元旦晚会上,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和冯巩曾经携手登台,为观众们贡献过一场即便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仍然不显得过时的现象级相声作品——《小偷公司》。
虽然《小偷公司》主要是奔着讽刺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去的,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觉得牛群和冯巩在他们的相声作品中对那个小偷公司的形象刻画,尤其是牛群在相声里说的那几句经典台词:你说我们小偷公司有必要设立一个保卫科吗?太有必要了,一百多号小偷儿聚在一块儿,要没有个保卫科,那公司有点什么东西不转眼儿就没呀?俺们公司贼发一九九〇年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越是贼窝,越要加强防盗工作!其实也适合用来形容我们今天在生活中遭遇的很多东西。

图片

比如尹锡悦领导下的这个看谁都想迫害自己的韩国,以及生活在这个国家里头的一些个看谁都想偷韩国东西的韩国网民。
如果我们来年要是还有幸在元旦晚会的舞台上看到牛群和冯巩两位大师再度登台献艺,看到他们联袂为大家伙创作一出以反映当今韩国社会众生相为主题的相声作品的话,那么我想,我应该已经为这场相声琢磨好一个应景的节目名称了。干脆,就叫《小偷国度》怎么样?
今天我之所以开头就忍不住要借《小偷公司》向大家吐槽一番,是因为我这两天在YouTube上看到了一段令我实在无力吐槽的短视频。这段视频的标题叫做《用“双倍工资”从韩国挖人后,中国终于突破技术封锁,进步令美国感到“震惊”》,信源主体是SBS电视台,一家韩国的主流媒体。光从这段视频的标题上面,我相信大家应该也能猜出来,它所要讨论的内容,其实就是围绕着华为在不久前推出的Mate 60系列智能手机展开的。
又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是站在韩国人的立场上,以韩国人的认知和视角,对华为的Mate 60系列展开的分析和探讨。
在《用“双倍工资”从韩国挖人后,中国终于突破技术封锁,进步令美国感到“震惊”》这段视频中,SBS先是介绍了一番最近在韩国举行的某家用电子消费品展览会,对它们的记者在展览会看到的中国展品感慨连连,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规格和样式的智能电视,以及折叠起来甚至比三星的折叠手机还要轻薄的某中国品牌的折叠手机。
一方面,SBS认为这些中国制造的电子消费品的确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市场竞争力,即便是在强敌环伺的韩国,也同样具有不可小觑的性价比和吸引力。另一方面,SBS则吐槽参展的中国展品和韩国的实在是长得“太像了”,不管是智能电视还是折叠手机,从韩国人的视角一眼看过去,跟LG还有三星的“几乎”没什么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在介绍会展上中国展品的过程中,SBS还提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SBS的记者在近距离打量中国展品的过程中,一度还曾试图用自己携带拍摄工具窥探展品的局部细节,不过这种行为马上遭到了中方参展人员的制止,所以SBS记者才不得不悻悻作罢。
在吐槽完韩国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上的中国展品之后,SBS话锋一转,把镜头对准了华为在今年8月末悄然推出的Mate 60系列智能手机,以及稀里糊涂地就被大众认定为Mate 60非官方唯一指定代言人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

图片

SBS从Mate 60出发,先是简单介绍了一番它所采用的中国国产芯片技术,然后延伸到了可能的军事用途,最后上升到中美两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芯片战争。
SBS认为,Mate 60的横空出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美方的担忧:美国人一来是担心自己的对华半导体制裁边境墙修得还不够密不透风;二来则是害怕中国可能真的已经凭借自身的努力突破了美国及其盟友的包围圈。中国的半导体市场极其庞大,规模堪称世界第一。如果这么大一块蛋糕最后全被中国人自己给吃下去了,那么这对美国所造成的影响无疑将是空前的。
在聊完了在韩国展览会上出尽风头的中国电子消费品、华为Mate 60,以及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逆风前行的忧心忡忡之后,SBS把他们这期短视频中最后,同时也是最长一段的篇幅留给了三星。SBS发在YouTube上的这段视频总共也就才7分钟不到,而他们最后留给三星的这部分内容,就占了超过3分半钟。
SBS提到,2014年,三星在西安开设了他们在中国的第一家半导体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各种内存半导体,而这也是三星迄今为止在海外开设的唯一一条内存生产线。此前曾有消息指出,三星原计划在西安再建一条内存生产线,但受种种因素影响,该投资扩建计划目前实际上已经陷入停滞。
为什么原定的扩建计划说停就停了呢?对此三星并没有给出详细说明,不过SBS倒是在他们的短视频中给出了一个非常符合韩国民粹主义者们的胃口的说法:因为担心韩国的半导体技术被中国人偷走。
SBS指出,就在三星在西安设立内存生产线之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就出现了试图仿照三星技术生产内存的半导体公司。这个情况引起了韩国方面的警惕,韩国政府随即介入调查,最后发现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竟然是个韩国人,而且此前还有过在三星就职长达18年的履历。这个被SBS称之为A先生的嫌疑犯在2018年被中国公司以两倍于三星年薪的工资给挖了过来,随后他便来到了青岛一家公司高就,并在获得了投资之后选择自己跳出来单干。

图片

按照SBS的说法,因为在三星当了很长时间的高管,而且还是在关键技术岗位上的骨干人员,所以A先生的手上掌握了大量有关三星半导体技术的核心机密,而其中尤令韩国人感到捶胸顿足的,当数三星当时最先进的30纳米及以下级别的NAND闪存技术。
尽管自己的手上并没有掌握充分证据,但SBS仍然在短视频中一口咬定,正是因为三星内部出现了A先生以及像A先生一样的“鼹鼠”,所以,在内存领域和三星互为竞争关系的中国半导体企业长江存储,才能在过去短短7、8年时间里实现跨越性进步。
SBS不无担忧地在视频中指出,虽然中韩两国在半导体技术领域仍然差距巨大,但如今这种技术差距可能已经没有很多韩国人想得那么大了。因为韩国的高科技企业总是会冒出A先生以及像A先生一样的泄密人员,他们会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泄漏各种韩国高新技术的核心机密,而受害的韩国企业不止三星,还有海力士等等。
SBS痛心疾首地表示,在过去7年来,韩国一共出现了上百例类似的高科技企业泄密案件,至少给韩国造成了2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20亿元的巨额损失。但由于缺乏证据,最后只有36%的被告会被成功定罪。而在被定罪的犯罪嫌疑人之中,只有9%会因此而背负牢狱之灾。
SBS认为,这种对高科技泄密犯从轻发落的惩处措施,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韩国核心产业竞争力的安全。很显然,单纯依靠韩国人的职业道德已经无法杜绝此类事件了。现如今,韩国社会上要求加重惩处此类泄密犯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了。

图片

图片

SBS这段视频的舆论引导意图是如此之明显,以至于我在浏览视频的过程中就已经猜到了,它的评论区会是怎样一番画风。
果不其然,看完视频之后往下一瞅,评论区里头的韩国网民一个个群情激奋,杀声震天,全部都是响应了SBS的议程设置,要求对所谓的韩国高科技泄密犯处以重刑的。评论中还有韩国网民甚至呼吁干脆一步到位,要求对SBS意有所指的那帮所谓的泄密犯直接处以死刑的。而另一些留言的韩国网民则把矛头指向了我们,要求尹锡悦政府效法当今美国政府的做法,在包括半导体在内的高科技产业上对中国严防死守,防止此类泄密事件再次发生。

图片

我不知道大家在听完我前面的介绍之后,内心都是什么想法,反正我的想法我在一开始就已经和大家挑明了,概括下来其实就一句话:当小偷的时间久了,看谁都像小偷。

图片

华为Mate 60从公开发售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很多国家的媒体和机构早就把它们给拆得七零八落了,我相信在这帮凑热闹的外国人里头,应该也少不了SBS这种喜欢带中国节奏的韩国媒体。如果它们要是在拆解Mate 60的过程中发现了哪怕是一个仿制韩国的零部件,我相信SBS之流应该早就把这件事情炒作开来,甚至是捅到韩国的国会上面去了。
而不是都等到Mate 60发售半个多月之后了,才用一段东拼西凑的短视频,把华为手机出新和三星机密泄漏这两桩明明就没有直接关联的新闻硬生生给你剪辑到一块儿,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的韩国式错觉。即要不是因为韩国内部出现了家贼,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恐怕还造不出Mate 60这样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高端电子消费品来。
不仅华为,韩国人在打量其他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时候,这种韩国式错觉也是一样的,比如前面提到的长江存储,还有参加了本届韩国电子消费品展览会的那些中国产商。SBS为什么要用那种满是阴阳怪气的语调来揶揄我们的高端电子消费品,吐槽它们长得像是三星和LG家的同类产品的“亲戚”呢?说白了,不还是在污蔑我们的高科技公司只会跟着韩国企业的脚步亦步亦趋嘛?
这叫什么?这就叫当小偷的时间长了,看谁都像小偷。骟鸡还以为它不打鸣太阳就不出来了,你们韩国要真那么有自信,为什么不拿着你们的证据到WTO上跟我们打官司呢?我们又不是不跟你们讲道理,你让SBS这样的韩国媒体在美国人的视频网站上带我们的节奏有什么用?美国过去这些年对华百般打压都没能使我们屈服,你们韩国难道还指望靠这样一篇小作文就能把我们的高科技企业给咒死了吗?
更何况,你SBS自己也说了,你所认定的那些个所谓的泄密案件里头,只有大约三分之一是能够坐实的,剩下的三分之二起码韩国的司法机构并不认为可以构成犯罪事实。这算什么?难不成我们中国对韩国的影响力已经大到可以左右韩国司法机构的程度了吗?甚至就连这些深受韩国舆论所厌恶的泄密犯也能包庇。
要真是那样的话,我觉得韩国的当务之急就不应该是对泄密犯严加惩处,而是立刻对韩国的司法机构展开大清洗。给里头凡是对疑似泄密犯从轻发落的韩国法官全部扣上一顶“亲华通北”的大帽子,然后将他们全部收监。毕竟嘛,这可是事关韩国司法正义的大事啊,怎么着不比惩处几个泄漏内存条机密的小毛贼要紧多了?

图片

再说了,就连你SBS自己也提到了,那些韩国高科技企业的骨干人员最后之所以泄露机密,说白了还是看在双倍工资的份上。人为财死嘛,这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你们韩国要真那么想把你们的这些个秤砣供起来当金元宝,最好的办法并不是严刑峻法,而是高薪养忠。中国这边出双倍能把人给薅过来,那你们韩国出三倍不就能把人给留住了吗?出不起这个钱又不让人家走,这种逻辑就不光是小偷了,多少已经有点强盗的意思了。
可现在的情况是,韩国舆论界既拿韩国的司法机构没有办法,韩国的高科技企业又拿不出三倍工资来高薪养忠,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韩国高新技术人才的不断流失。这种趋势不以韩国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我们中国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往高处走,市场和机遇在哪儿,人才就往哪儿走。现在哪个国家的半导体市场最大,这帮前沿从业者的心里最清楚。
潮流这种东西是挡不住的,SBS和在它们评论区下面义愤填膺的那帮韩国网民自以为自己是在为国担忧,但这些聒噪言论说穿了其实也就是骟鸡打鸣而已。为什么要骟你?就是因为不需要你再打鸣和配种了,你就老老实实育肥等着挨宰就行。没有人期待骟鸡的鸡鸣,骟鸡之所以会打鸣,纯粹是因为自己在没被骟之前形成的肌肉记忆罢了。除了骟鸡自己之外,根本没有人会把骟鸡的鸡鸣和太阳的升起联系起来,因为它们之间本来也没有什么关系。
有时候想想我也真是挺替韩国感到可悲的,这个国家打从立国之初就是靠偷来的,美国人李承晚偷走了原本应该属于金九的首任韩国国家领导人的权柄,然后别名朴正熙的日本人高木正雄又从李承晚手中偷走了他的总统宝座,再然后朴正熙的位置又被全斗焕给偷走了。
韩国站起来是靠偷的,韩国富起来也是靠偷的。久而久之,似乎就连韩国的国民都对这种行为形成了某种畸形的路径依赖,以至于凡是看到别人家有点什么好东西出来了,都恨不得要把自己的脑袋凑上去,再拿石头舔上两口。能说成是自己的,就说成是自己的;不能说成是自己的,就说别人是从自己这儿偷的。

图片

都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我想这大概算是一种移情心理,一种夹杂着羡慕、嫉妒、焦虑、惶恐和怨恨等多种复杂情绪的移情心理。华为和长江存储这些中国高科技企业和韩国的技术人员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关联?我并不清楚,我认为SBS和在它评论区下面留言的那帮韩国网民其实也不清楚,他们之所以如此火急火燎地要把这些东西串联起来,本质上还是因为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之后更容易触发他们的集体应激反应。
韩国那点所谓的心里优越感在中国面前其实什么也不是,这一点就算韩国网民的嘴上不承认,但实际上他们的心里是有谱的。否则,他们也不至于那么容易就被华为和长江存储们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给搞破防了。这种心情我倒也不是说不能理解,但我实在很难对这种竭力试图用自大掩盖起来的自卑同情得起来。我觉得韩国的媒体和国民这种把自己的国家活成一个贬义动词的代名词的做派,实在是一种悲哀。就为了撑那点把食指和大拇指捏到一块儿也就能透个缝儿的所谓口头尊严,真心不值得。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孤烟暮蝉:韩国人为何嫉恨华为?小偷看谁都像小偷 |2023-09-2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