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汉上老平:川藏公路——那路,那桥,那丰碑|2019-04-11

【老平按】清明节那天,老平持续怼公知,写到了因公知的恶劣吐槽,查阅了全国唯一不让拍照的怒江大桥,被修桥过程中的英雄壮歌所深深震撼,进而加深了对公知精英的憎恨。

文章发布后,一个微信群的几个群友积极响应,告诉老平,他们是当年参与建设川藏公路军人(18军)的后代!说起父辈、祖辈的往事,赞叹之中无不动容。

其后,他们希望老平能说说18军的事,让全国人民不要忘记了这些无名英雄们。

说实话,这个任务太艰巨了,那是专业学者的课题。责任如此重大,绝非老平力之所能及!

 

要知道,修建一条进藏的公路,绝非一般人所能为!

 

世界屋脊的西藏,即使到了今天,仅仅是赴西藏工作,艰苦的环境、稀薄的空气,便已是对身体和意志的大考验!更何况是在崇山峻岭之间,在无数的无人区,修筑一条军事战略公路!

出于对英雄的崇敬,老平这里只能根据所能了解到的,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以此缅怀英雄们的丰功伟绩。

【那路,那些军人】

川藏公路,与是连通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之间汽车通行的第一条公路,也是中国筑路史上工程最艰巨的公路之一。

川藏公路起点为四川省成都市,经雅安市、康定县,在新都桥镇分为南北两线前往拉萨。北线全长2412公里,为317国道,1954年12月正式通车;南线全长2149公里,全线为318国道,1969年建成通车。

南线因路途短,且海拔比北线低,所以由川藏公路进藏,多走南线。

川藏南线从成都出发,向西翻越二郎山,沿途越过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经雅江、理塘、巴塘,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墨竹工卡、达孜等城市抵达拉萨。

沿川藏南线公路进藏,途中从东到西依次翻过14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险峻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14条汹涌湍急的江河,一路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峡谷和大江大河,无比壮丽,却路途艰辛、惊险万分。

——川藏南线,是热爱西藏的驴友毕生的向往。

川藏公路是我国古代的茶马古道,公路线经过的地方海拔非常高,道路弯弯曲曲基本没有直道,路况十分的艰险,曾被人们称为“死亡公路”。

在没开通这条公路前,川藏两地人民走的,是一条路况险峻的交通驿道茶马古道。去拉萨靠牦牛运输,一年只能往返一次;骑马旅行,也需要半年多(现在驱车只需要三天)。

1950年2月,PLA奉命进军西藏,完成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使命时,毛泽东主席指示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

其后,11万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民工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顽强的战斗意志,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劈开悬崖峭壁,降服险川大河。

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川藏公路穿越整个横断山脉的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季拉山等14座皑皑大雪山;横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萨河等14条大江大河;横穿龙门山、青尼洞、澜沧江、通麦等8条大断裂带,战胜种种困难。。。

工程的巨大和艰险,在世界公路修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的歌曲,唱遍了全国,也把修建川藏公路的艰难告诉了世人。

11万官兵和群众,用双手和近似于原始的工具,凿岩断石、修坡筑路!

知道吗,在整个川藏公路的修筑过程中,3000多名将士和工人英勇捐躯,把血肉之躯奉献给这条“英雄之路”,平均每1公里,深埋着1名英烈的尸骨,一代业绩永垂青史。

雅安市天全县二郎山,是川藏线上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当年筑路部队在修建川藏公路的二郎山险峻路段时,每公里就有7位军献出生命。

正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在中华儿女无所畏惧的牺牲中,新中国不断迎来一个又一个曙光:1954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北线)正式通车,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

 

下图为1954年,修建川藏公路的筑路战士在怒江两岸的悬崖陡壁上开山修路,以及通车后在悬崖边行驶的军车。

各位,英雄们为国捐躯是值得的!因为至此,西藏与祖国历史上首次紧密相连,西藏的日月换了新天!

今天,很少有人会想到,由于地处世界屋脊,与内地交通艰难,天高皇帝远,自元朝正式纳入华夏版图,历经元、明、清三朝,西藏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独立!

这种相对的独立,体现在中央对西藏的管理极为松散,战乱不断的民国时期,更是名义上管辖而已。这导致在南亚拥有广袤殖民地的英国,一直觊觎西藏,不断蚕食,并在西藏拥有保护商队的驻军,企图染指!

1947年,英国人撤退;继承了英国主要遗产的印度,也开始觊觎中国西藏!所以本质上讲,1962年干净利索的中印边境战,是华夏子女展开的一场“西藏保卫战”,意义深远重大!

另外,由于这种封闭,在和平解放前,西藏保持着极为落后的农奴制度!——所以1959年废农奴制度,才会有脍炙人口的《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把歌唱》等歌曲。

而克服千难万险修建川藏公路,对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的签署,到1959年6月彻底解放藏族农奴,再到1965年自治区成立,无疑具有极为重大的促进作用!

因为很显然,如果不打通这个战略通道(获得1951年昌都战役完胜),根本不具备签约条件,更难有后面西藏一系列里程碑变革的推进,就不会有现在一个繁荣、稳定的西藏!这就是开国先贤们的智慧!

知道吗,当初开进西藏,并且长期驻扎的,就是西南军区18军,功勋军长【张国华】(西藏军区司令员、开国中将)!

考虑到西藏的艰苦条件,按照中央最初的部署,驻藏部队是要轮换的。但是,张国华响应官兵的请愿,在誓师大会上庄严宣布不轮换,宣称子弟兵是去给藏族同胞打长工去的!

各位,这是何等气壮山河、催人泪下的誓言!那条即刻开始修建的英雄之路,就是18军血汗凝结的伟大成果!

同时,18军的将士们后来改为西藏边防部队,镇守着祖国的边疆!1962年中印边境战,东线(藏南一带)参战的就是这支英雄部队;而战地前线总指挥(含东线、西线),就是张国华将军(被誉为“喜马拉雅战神”)!

所以,这绝对是一支树立了巨大丰碑的英雄军队!当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赢得淋漓酣畅,俘虏印军7000多人!英勇的西藏边防军,连炊事员都能披挂上阵,活捉印军!

【注】:当时西线阿克塞钦一带参战的,是新疆边防部队,完全控制了印度人觊觎的战略要地阿克塞钦(高地距离新德里太近了),为保护新疆喀什通往西藏的战略公路,立下了不世功勋!

此后,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川藏公里,兄弟省份与西藏紧紧拥抱在一起。如今,加上已经运营的青藏铁路和星罗密布的机场,以及已经动工的川藏铁路和川藏高速公路,交通越来越便利的西藏会越来越繁荣。

各位,川藏公路有多险峻?咱们来看数据吧。

据不完全统计,60多年来,【川藏兵站部】(主要运输军需物资)累计出动车辆100多万台次,运送各类物资500余万吨、人员100多万人次,行驶路程达33亿多公里。

在此期间,先后有660名官兵英勇牺牲,1830人受伤致残,3000多人留下终身疾病(数据仅供参考)。

“百步之内有险情,十里之内埋忠骨”,这句话就是在描写川藏汽车兵。就是他们,那些军车司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环境!

再想想,开卡车都如此险象环生,何况是当初的筑路军人们?!

知道么,那3000多名壮烈牺牲的战士,平均年龄只有23岁,多么美好的年龄!

他们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眼亲手修建的公路,还没有来得及与家人分享立功的喜悦,还没有来得及参加川藏公路通车的盛大庆典,还没有来得及吻别春天怒放的格桑花,就长眠在了冰雪覆盖的巍巍青藏高原,长眠在了康巴藏区。

他们为西藏、为祖国建立的不朽功勋,永载史册。川藏公路,是18军筑路部队将士,用忠诚和热血堆积起来的通向拉萨的幸福大道!

 

阿刁张韶涵 – 歌手第二季 第2期

 

【那座桥,那座丰碑】

关注川藏公路,其实很偶然。

十几年前,由于热爱摄影和户外旅行,老平很偶然看到有公知说,怒江之上有座大桥,不允许拍照,甚至连短时间逗留都不允许;然后各种吐槽,抱怨管制太严。

老平当时不了解情况,没吱声。多年后,有天忽然想起来,就好好查了查。

一查,发现非同小可!这是怒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战略价值极为重要!而且,修桥过程中,发生了极为感人的事件。

 

——因为此,老平一直耿耿于怀,并深深把公知恨上了!

如下图,这是中国唯一不准拍照的大桥,怒江大桥。

这座怒江大桥,坐落在西藏昌都八宿县境内的高山峡谷间,全长74米,宽10余米,海拔2730米。

狂躁的怒江之上,桥梁飞架而过,与对面的隧道相连,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为险要,修建难度自然也极大。

在此处,建国初期的1953年修建便桥,1972年建成混凝土拱桥,成为咽喉之地。

由于318国道的川藏公路南线,唯一能够行驶大型货车的,只有这座怒江大桥,战略价值可想而知。

 

基于此,怒江大桥由武警24小时不间断守卫看护,不容有任何闪失。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初修建怒江大桥,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泪目的故事。

这些故事,在我们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决战大西南(比如成昆铁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生得太多太多了!大山之中每公里的铁路,都沉睡着多少为国捐躯的英魂!

1953年,负责怒江大桥(便桥)修建的,就是英雄的18军筑路部队!担任最危险任务的,是西南军区第18军54师162团2营4连某排:悬崖外浇注混凝土桥墩!

那时的中国,哪像今天“基建狂魔”冠绝天下的施工设备和技能,何况是在这种天险之处?

那时,战士用最原始的方法(凿子凿,手抬肩扛),以百倍的热情,投身于怒江大桥的修建。

第18军的战士,不分昼夜,干劲冲天,与西南大山的其它工地一样。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士们不辞劳苦,为了新中国的美好生活,光着膀子拼命的干。

但是,施工中出现了意外:一名小战士,因为过度劳累,检查时不慎掉入了刚刚浇注的混凝土中。

混凝土凝固的时间极短,并且在修建大桥桥墩的情况下,前去搭救,不但于事无补,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就这样,因条件的限制,战士们无能为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战友逐步融入…;明白一切的小战士,在混凝土中壮烈地缓缓招手,示意大家继续干。

在战友的泪水中,在战友声嘶力竭的呼唤中,小战士的血肉之躯,缓缓化身桥墩。

各位,这就是我们的先辈们!这就是我们不怕牺牲建设新中国的英雄们!

这个桥墩,安葬着小战士的英魂,日夜守候着这座大桥,倾听者怒江湍急的水流声,在这几十年的日日夜夜里!

在大桥后来重建的时候,桥墩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至今依然矗立在那里,神圣、肃穆(下图)!

各位,小战士的故事,只是修建怒江大桥的一个缩影。

八个月的浴血奋战,一个负责绝壁爆破的排,30多人,除了排长,都牺牲了!

排长在行将完工之际,看着奔流不息的怒江,想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不愿独活邀功!这名铁骨铮铮的汉子,对着怒江大桥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即头也不回,毫不犹豫投入到怒江中,去陪同他的战友们。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们,铁血映天,浩然之气长存于天际!

他们,用最原始的办法,为怒江修建了有史以来第一座大桥。他们一身赤胆忠诚,全部奉献给了伟大的祖国!他们是全世界最可爱的人,让人潸然泪下!

这座桥在建成通车之后,立即被严格管理。因为这座大桥与这条路一样,战略和军事价值不可估量,必须重点保护!后来(1972年)建成拱桥后,可通行10吨大卡车,价值就更大了!

据了解,附近禁止拍照和无故停车,主要是为防止敌特破坏。严禁拍照,就是为了防止大桥的地形等相关信息被透露出去,战时容易成为攻击目标而遭破坏。

各位,老平特地讲这座桥,不仅仅因为其战略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这座桥是一个独特的符号。

是的,回顾革命先辈们的枪林弹雨、血雨腥风,只为了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回顾新中国建设的前三十年,我们的祖辈、父辈们,含辛茹苦、挥汗如雨,甚至献出生命,只为了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

今天,我们获得的一切,何等来之不易!完全是我们的祖祖辈辈,用血泪、勇气和意志凝结而成!

请记住桥边那个孤零零的桥墩,那是耸立在滔滔江水中的一座丰碑!映衬着怒江石崖上,“怒江两岸出英雄”的题词背后,是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有军旅作家这样动情地写到——

川藏公路代表着军人的荣誉。凡是修过这条路的军人,跑过这条路的军人,那种自信、自强、自豪,以及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果敢和勇气,是不言而喻的。

川藏公路是和平年代沒有硝烟,但仍在流血牺牲的战场。沿途那一座座军人的坟茔,无不在默写着战场的惨烈,他们的英名已深深地镌刻在了喜玛拉雅之颠。

川藏线上的每一座山峰,都是代表军人精神的图腾;川藏沿线每一座陵园,都是军人血与泪的见证。

川藏线是和平年代军人的战场,是首军人的歌!这首歌,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永远向前进!

实际上,在那个年代,PLA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深深激励和鼓舞着全国人民!

连接云南昆明与四川成都的成昆铁路,全长1100多公里,在地势险峻的山谷河岸,建起991座桥梁、凿通427条隧道,被联合国组织评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作为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成昆铁路所经区域地形异常、地质复杂,为在这段不可能修筑铁路的“死亡禁区”中开辟新路,有超过2100名建设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知道吗,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名铁道兵烈士长眠于铁路旁!在成昆铁路沿线分布的铁道兵烈士陵园,多达22座!

其实,又何止难度最大的成昆线!

连接湖北与重庆的襄渝线,连接成都与重庆的成渝线,连接湖南、贵州的湘黔线,连接贵州与重庆的川黔线,连接贵州与云南的贵昆线,连接陕西与四川的宝成线等等,西南地区哪一米铁轨下,不掩埋着铁道兵烈士的英魂?

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们,前赴后继,用生命换来的!

下图为搭绳索梯的川藏公路军人和风餐露宿的筑路军人。

是的,这是一座座泣血的丰碑,却又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广场上那高耸的丰碑一起,承载了这个伟大民族5000年的奋斗史!

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灵魂!是共和国的脊梁!

是他们,用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的苦,用荡气回肠的英勇事迹,震撼了世界!所以,李宗仁晚年要回大陆,所以台湾著名学者李敖、颜元叔等很多人,很早就说,“中国的希望在大陆”!

所以,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在1970年代初,非常笃定地说:人类文明的希望在东方,中华文明将在21世纪引领世界。

各位,想起公知当初的吐槽非议,老平能不愤怒吗?对比英灵们,那些胡说八道的公知算什么东西?想想那些英灵,怒怼公知、狠拍西奴,应是中华同胞的本能!

看看如今的网络江湖吧,90后、00后的孩子们,不曾经历过物资匮乏时代,非常自信!他们自发组织的帝吧出征,阵势能震撼世界!他们怼公知、拍西奴,毫不留情,令人看来都心情舒畅!

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些70后、80后,还有50后、60后呢?

请将手放在胸口,面朝那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在每一个烈士陵园,大声说出自己的誓言!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汉上老平:川藏公路——那路,那桥,那丰碑|2019-04-11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