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九边:新中国的反击,一击破万招|2023-09-30

1

 战争起源

朝鲜战争有两场:
一场是北朝鲜的统一战争。
在中国解放战争的时候,北朝鲜出力不少,而且当时东北有大量的流亡朝鲜人,这些朝鲜人加入了林彪的“四野”,形成了后来的“三个朝鲜人师”。
这些朝鲜人在中国参加了历次恶战,战斗经验丰富,这三个师后来被北朝鲜要回去了。
此外苏联还给朝鲜提供了一些坦克大炮,正是在这些坦克大炮和三个师的支持下,北朝鲜发动了统一战争。
朝鲜战争一开始打得还不错,把韩军和前来支援的美军揍成了狗,逼到了釜山那一带。
然后就有了我们熟知的那一段,美军第十军团从仁川登陆,北朝鲜的阵线被拦腰截断,很快弹尽粮绝全线崩溃。
而就在仁川登陆前,毛主席敏锐注意到美国可能会在仁川捣乱,通过三个渠道向朝鲜人转达了担忧,发现朝鲜人并没有反应之后,感觉朝鲜人要出事,就把“四野”的四个主力军调去了鸭绿江,以备万一。
随后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朝鲜人果然没有在仁川设防,美军登陆成功。随后美军和韩军一路向北,很快打到了三八线,并且不顾我方警告,跨过三八线继续向北,从这个时候起,朝鲜战争的性质就变了。
变成了我们的朝鲜战争。
从明朝开始往后的六百年中,每次朝鲜出问题,中国肯定会出手。
这倒也跟“两国之间深厚的友谊”没啥关系,单纯只是如果朝鲜出事,我国东北将会洞开,就跟你家隔壁着了火你不能在那里干瞪眼看热闹一样。这是每一个有远见的决策者不能容忍的。
明清两代,都因为朝鲜卷入过大战,也都是丢了朝鲜很快国家也完蛋了,也就有了那句“举国沦亡缘汉城”。
到了1951年,联军又一次跨过三八线,兵指鸭绿江,跟明清相比,这事又多了太多的内涵:
东北是新中国的鲁尔区,真正的“煤钢复合体”,东北不能成冷战前线;
国内人心惶惶,有人担心美国打进来,有人指望美国打进来,比如功德林的战犯们弹冠相庆,除了王耀武(他没自杀让蒋委员长对他意见很大);
苏联态度不明,很可能也想趁机进入东北,让东北变成“东柏林”;
蒋军会不会从朝鲜向中国渗透?到时候西南和东北同时捣乱(李弥的第七兵团此时跑缅甸种鸦片去了);
蒋军大陆残余势力蠢蠢欲动,随时准备策应东北战事;
…..
我看了很多朝鲜战争决策方面的书,包括沈志华的那几大本都看了。感觉绕来绕去,关键就两件事,也就是东北和人心:东北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新中国刚建国,人心需要安定
这个背景下,大家都知道应该保朝鲜,保朝鲜就是保东北,保东北就是保新中国。
但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没法接受。所以出兵不是问题,问题是可行性。
中日的战争刚结束,日本那样的国力竟然把中国摁在地上摩擦了八年。可日本在美军面前也就是个渣。1941年12月8号日军偷袭了珍珠港,1942年6月4日,牛逼轰轰的帝国海军就被美国彻底打残。满打满算坚持了七个月,这七个月中美国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征兵造船发国债。
对比了中日差距,再对比美日差距,最后想想中美差距,谁看了都虚。毛主席肯定也是很纠结的,不然不会思考了几天几夜。
后来他让自己的儿子做“第一个志愿军”,岸英是第一个了解出兵朝鲜决策的基层军官,确实是第一个志愿军。只是毛主席低估了人性的恶,自己的儿子牺牲在了朝鲜,还要被人反复质问到底吃了几碗粉。
正是因为巨大的实力差距,林彪不愿意去朝鲜,了解林帅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谨慎过头的人,筹划紧密万无一失才下手。毛主席因为这事还跟他发过火。
除了他,党内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只有粟裕和彭老总。
林彪说粟裕爱打“神仙仗”,就是那种敌我实力差距太大,粟裕也敢虎口拔牙。有三成胜算他就敢出手,七成胜算敢大搞,关键是还能赢。
粟裕是我党体制的胜利,一个基层军官,快速被识别,放到了关键位置上统筹全局,而且他的意见和毛主席冲突的时候,党内最后认同了他的观点,这才有了1948年的淮海战役。如果没有他,解放战争至少会晚一年结束。
至于彭老总,属于中间状态,曾经以2.6万人牵制了胡宗南50多万人,打出了陕北“三战三捷”,也在兰州之战中一开始打得一团糟。彭老总没有粟裕那么善于精细微操,但是也能做到以少胜多。
这么看下来,粟裕最合适。不过他早年在山东、苏中和苏北指挥作战,经常几天几夜不睡觉,严重透支,得了美尼尔氏综合征,还有其他各类劳损性疾病,颅里还有三块弹片,天天头疼。朝鲜战争爆发那段时间已经病得下不了床,自然也就去不了。
林帅打不了这种他自己都不太相信能打赢的仗,而且确实也病了,要去克里米亚养病。
反倒是彭老总很积极,不止积极,他还有方案。可能长期在西北作战,对山地战领悟很深,提出来朝鲜北部山多,美军机械化步兵展不开,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可以做到“局部优势”,杠一下美帝还是可以的。这种思想跟毛主席一拍即合。
作战主力自然是“四野”的人。“四野”人均一顶狗皮帽子,长期在东北作战,能够适应朝鲜环境;而且四野里有一部分队伍是彭老总带出来的,比如38军,就是彭老总平江起义带出来的班底,他去指挥也好协调。
中间有个插曲,苏联人最后关头怯场了,说是不给飞机。
毛主席一度纠结中国是不是继续出兵,经过艰苦的思考,还是继续执行“抗美援朝”战略,毕竟保朝鲜就是保中国。从这事也能看出来苏联人的格局,做大哥的没出息,出尔反尔,到最后谁都不相信他们,他们自己最后内部陷入内乱然后崩了。

2

 五次战役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九边:新中国的反击,一击破万招|2023-09-3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