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孤烟暮蝉:中国何去何从,轮不到龙应台来操心 |2023-10-09

图片

在社交媒体上几个月没注意,踩着夏末秋至的小尾巴,我们的老熟人龙应台女士又回来了。国庆这段时间,我在Facebook上看到龙应台发布了一条动态,而这条动态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演讲后,一个年轻的中国大陆学者来问了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国家的,也是个人的。真诚朴厚,几乎哽咽。心情沉重,走到有太阳、有风吹的地方坐一下。‘何去何从’,真的不仅只国家要问,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困难课题…拍照的伙伴大声说,你坐的后面就是哈利波特拍摄的场景。”

图片

龙应台所谓的演讲,指的应该是在刚刚过去的9月下旬,她应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之邀出席的一场名为《我在原住民村庄的生活》(My Life in an Indigenous Village)的演讲活动。
我去哈佛燕京学社的官网上查了一下,找到了这场演讲的简要介绍:3年前,自从龙应台搬到中国台湾省东部的一个原住民村庄之后,她便开始努力去了解构成她生活的种种元素,包括她的日常用水是如何从深山老林流到她的花园池塘里的。此外,她还经常遇到眼镜蛇、野猪和食蟹獴等小动物,这使得她开始思考文化和环境“入侵”对于生活在这片未被开发的森林中的野生动物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图片

乍听之下,你可能会觉得哈佛燕京学社这趟请龙应台过来是要她来讲讲环保问题的。这层因素可能有,但我觉得“环保”这个主题,恐怕还不是龙应台这场演讲的重点,美国那边的主办方大老远请她过来,也不是奔着聆听她的高见来的。我之所以敢下这样的定论,是因为我注意到了哈佛燕京学社给龙应台编写的演讲者简介,而它是这样描述龙应台的:
龙应台,作家、文学评论家、公共知识分子。龙不仅在台湾省拥有大批忠实读者,而且其作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北美的中文圈子里也有不小的影响力。龙从1999年开始担任公职,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龙曾经担任过台湾省文化部门的首任负责人。她撰写过数十本书籍,其中包括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和文学评论。
1985 年,因对当代台湾省社会面临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进行了“诚实”地内省和审视,龙应台在当年出版的《野火》一书曾在台湾省文化界内轰动一时。2009年,她的《大江大海》一书在出版之后很快就在中国大陆沦为众矢之的,进而被弃如敝履。但即便如此,龙应台的不少书籍仍被大中华地区视为“必读书目”。
你说你们哈佛燕京学社要关注环保话题就关注环保话题吧,为这事把龙应台请过来说两句场面话也不是不行,毕竟她平时给自己打造的诸多人设里头原本也有环保人士这一项,再加上美国高校的中文研究圈子又特别吃龙应台这一套,所以请她过来就相关话题发表一场题为《我在原住民村庄的生活》的演讲,姑且还算过得去。
但我不理解的是,既然演讲的主题是环保,那为什么哈佛燕京学社给龙应台的简介愣是没有一条能和环保扯上关系的?不是说她曾经担任过的公职,就是讲她的名声在大中华地区如何如何显赫,甚至还特意提了一嘴她那本直到今天都在大陆舆论场上被认为是臭不可闻的《大江大海》。就连对龙应台的身份介绍,哈佛燕京学社强调的也是她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和公共知识分子这三重身份,没有一条是和环保相关的。
我觉得吧,就这也能被哈佛请过去就环保问题发表演讲,那我寻思他们燕京学社这讲台其实换了柴静也能上,没准柴静上去讲得比龙应台还好呢。柴静的人设虽然也是装出来的,但好歹她在西方人关注的环保问题上多少还有点拿得出手的东西,不至于说像龙应台一样,就去了趟台湾省的乡下,看了几条眼镜蛇呲牙,完了也好意思跑到哈佛去登堂入室,给人家那么多精英学生做关于环保话题的演讲了。

图片

单纯只看龙应台在哈佛燕京学社的这一场演讲,大家可能看不出什么来,那么我们不妨看看龙应台这段时间在美国各大高校出席的演讲活动。
首先是当地时间9月18日,龙应台在波士顿大学发表了一场演讲,该演讲题为《一次自我审视:跨海峡危机时期的台湾省人》。
然后是当地时间9月19日,还是在波士顿大学,龙应台又发表了一场演讲,该演讲题为《一场关于台湾是战是和的研讨辩论会》。
再然后是当地时间9月28日,龙应台又跑到耶鲁大学参加了两场座谈会。话题细节不详,但据龙应台自己介绍,“都是和台海问题相关的,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
以上这几场演讲,只是我从龙应台此次美国之行参加的诸多走场活动中摘出来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除了这些之外,她这趟去美国其实还出席了很多其他的公开活动。
从表面上看,这些活动涵盖了包括环保和小确幸在内的诸多主题,但实际上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些活动翻来覆去,说到底其实都是一个精神内核,那就是在两岸问题上继续兜售她的那套看似人畜无害、宣扬岁月静好的所谓小清新理念:哎呀,你们大陆不要再对我们台湾省咄咄逼人了啦,你们酱紫很鸭霸知不知道?不如大家回到从前,你们就像以前那样乖乖地讨好我们不好吗?为什么整天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欸你们酱很烦欸知道吗?
真不是我有意要嘀咕这些美国大学把龙应台请过去演讲的用心,毕竟美国人打从一开始压根就连装都懒得装。他们请龙应台过去发表的这些演讲,参加的这些讲座,说白了无非就是接着龙这个由头来置喙两岸问题和中国内政罢了。龙应台这种开口小清新、闭口小确幸的酸腐文人能在环保、人文和两岸话题上有什么高见?讲到底不就是顺着西方中心论的口条,给不明就里的听众翻来覆去地念叨那几本破经吗?
无耻的混蛋总是披着文人和清流的外衣,假扮思考社会和人类的问题,动辄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然而虚伪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的却是自私自利的算计和底色。我从不觉得喜欢躲在阴暗角落里朝别人扑扇冷空气的龙应台算是什么知识分子,我所理解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一群有担当的人,一群行动者。知识分子应该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付诸行动,而不是动不动就在公众面前故作深沉。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没空去表演的,也没有时间去梳理自己的羽毛,更别说还要花心思调整自己角度去迎合别人的镜头,好拍出一张阴阳怪气的照片来矫揉造作了。
这种人的嘴里蹦不出什么高屋建瓴的大论来,这种人能做的无非就是无病呻吟罢了。
我不知道龙应台在动态中提到的那个演讲后来向她请教问题的“年轻的大陆学者”是否确有其人,如果这个“年轻的大陆学者”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他/她又的确像龙应台形容的那般忧国忧民的话,那么我想,在看到龙应台这条动态之后,他/她心中用来映照龙应台的那面滤镜就算不是崩碎了,至少也是裂开了。
你们就想嘛,能在哈佛燕京学社的现场旁听龙应台的演讲,这样的人怎么说都不会是等闲之辈,他/她能在演讲后向龙应台提出“两岸/中国将来何去何从”这种问题,就说明他/她也是个会关注宏大命题的人,起码是个自以为的精英。

图片

这种人的身上或许多少会沾点知识分子不接地气的毛病,但我相信他/她在请教龙应台时的那颗心应该是真诚的。人家是真觉得现在的两岸关系不好,中国没有走在他/她期望的那条路上,他/她不希望看到中国沿着这条路再这么走下去,但他/她又不知道该如何扭转这种趋势。他/她以为屡有暴论的龙应台在他/她所关心的这道大命题上能有什么高见,所以他/她才抱着传道解惑的心态和龙应台开了这个口。
结果呢?龙应台回答了他/她所提出的问题了吗?答了,又好像没答,“心情沉重,走到有太阳、有风吹的地方坐一下。‘何去何从’,真的不仅只国家要问,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困难课题…”这算什么答案?这不就是故作而言它吗?这种答非所问的回应连我这种中年大妈都糊弄不了,我就不信龙应台这两句片汤话还能把一个中国大陆的精英学者给刺激得“几乎哽咽”了。
就这还没完,答非所问的龙应台索性将答非所问进行到底,前一秒还坐在“有太阳、有风吹”的地方思考着家国人生的何去何从呢,下一秒就开始念叨起自己身后的欧式建筑是《哈利·波特》的取景地了。
你问他家国何去何从,她跟你说哈利·波特。我觉得我写东西的思维都已经够跳跃的了,但是在龙应台面前我也得甘拜下风,这要不是亲眼所见,我实在没法想象怎么会有人把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给联系起来。
龙应台的这番片汤话,让我想起了以前看TVB港剧时常会碰到的一个俗套桥段:主人公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正搁那儿抓耳挠腮呢,这时往往会有一个配角窜出来问他/她:要不然我煮碗面给你吃?你说在这种时候下面能解决什么问题吗?什么都解决不了,但是没办法啊,你解决不了剧情也得推动下去啊,所以编剧就只好借助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来把那尴尬的几分钟给糊弄过去了呗。
说白了,就是连编剧自己都想不到该怎么样才能把情节给圆上,所以才借配角之口来了一句不明就里的片汤话。这个道理放在龙应台的身上也是适用的,你问她两岸关系和中国未来何去何从?她何德何能回答这么宏大的问题?她连自己的小家都顾不好,连区区一个省的文化部门负责人都当得虎头蛇尾的,你还指望这种人能在两岸关系和中国未来这种宏大命题上能有什么高见呢?
她龙应台能有什么高见?她要是有高见,现在当台湾省省长的就应该是她而不是蔡英文了,哪还犯得着通过走穴演讲这种方式来刷存在感?你一个能去哈佛深造的大陆学者,居然要去找一个都一把年纪了还整天幻想着自己是个小公主的酸腐文人请教家国何去何从这种问题,这种行为和妇科医生跑去教堂里询问神父该如何治疗梅毒有什么区别?要是大老远去哈佛一趟就造化出了这么个见地来,那我看这美国不去也罢,因为这根本就不是深造,而是造孽。
龙应台在她的Facebook动态中提到了一个现象,即她这趟应美国高校之邀前去演讲,到场旁听的听众很多都是大陆的年轻学生。我不知道这些大陆学生都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聆听龙应台发表的这些关于台海问题的演讲的,如果他们真有那颗忧国忧民的心的话,那么我想他们在听完龙应台的高论之后,应该也会感到幻灭的。无病呻吟的小确幸,从来就解不了两岸去从的大问题,那不过是别有用心之人拿来维持自身光鲜人设的漂亮话术而已。

图片

龙应台甚至连她自己将来的前途都说不清、道不明,这种人有什么资格就两岸关系今后的何去何从说三道四呢?她谈论家国大事时的模样,总能让我想起一瓣凋零之后随波逐流的枯萎花朵,明明早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却偏偏还要在潮流的往复之中置喙大江大海的涨落无常。殊不知大江大海从来就没有在意过她的无病呻吟,她呻吟与否都不过是残花一瓣,大江大海浪潮澎湃,百舸争流,举目望去都是要和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弄潮儿,今天的后浪保不齐明天就成前浪了,谁还有那闲心思去顾虑一瓣残花是浮是沉呢?
但这也不是说龙应台就不能对两岸关系和中国未来发表见解了。我微博评论区里有位粉丝朋友说得就很好,虽然是个抖机灵的段子,但我觉得拿它来作为今天这期内容的结尾,以及送给龙应台的寄语,也是合适的:
“这马上要统一台湾了,你打算何去何从啊?”
“这红旗该怎么绣才体面一点?什么时候绣最合适?”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孤烟暮蝉:中国何去何从,轮不到龙应台来操心 |2023-10-0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