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阴山山脉的山间岩石上刻着一种岩画,记录着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匈奴。
在历史上,匈奴人的武力指数跟他们内部分裂指数有着直接关系。秦末时期,匈奴出了一个猛人叫冒顿。
冒顿的王位虽然来自杀父自立,得位不正,但不妨碍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军事统帅,智取东胡,大战月氏都出自他的手笔。
在他的率领下,匈奴结束了一盘散沙的局面,统一了草原。这也让匈奴的武力值一下飙升了好几级。而这时候大汉王朝刚刚建立,国力基本被连年大战给掏空。
汉初的60年间,王朝几乎是被匈奴摁着摩擦,先后几任帝后都遭受过匈奴欺辱,在文帝时期,匈奴骑兵更是一路打到了甘泉,距离汉朝都城长安只有200多公里。汉武帝之前,西汉一直拿和谈、盟约、和亲等方式为国家兜底。
不是汉朝不想打,而是实力不允许!
公元前140年,在匈奴勃勃野心的窥觊下,西汉政权完成了更迭。文景之治时期的黄老之术开始退出政治舞台,儒学成为正统。为了培养一套新的领导班子,汉武帝刘彻开始通过察举、征辟和自荐的方式选拔人才。
这时候正好听说西域的大月氏跟匈奴干了一仗,结果没干过,不仅国王被杀,还把头颅做成了酒杯。大月氏被迫离开祖居的地方,向西迁移。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汉武帝觉得的机会来了,准备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来一场一雪前辱的国运之战。
但大月氏位于匈奴势力的西北方,要找到大月氏就必须一路穿过匈奴控制的地界,可以说这一趟极其的凶险。派去的人武力值和忠诚度缺一不可。于是汉武帝决定发榜招人。榜文刚发出去没多久,一个侍从官就跑过来自荐。
汉朝的侍从官包括郎吏、谒者、侍中、中常侍、给事中、宦皇帝等官员,目的是360度无死角的服务皇帝。而这个自荐的侍从官是个郎官,相当于皇帝的保安队小队长。刘彻觉得这人有武力有胆魄,又出身皇帝近侍,比较放心,就决定让他担任大使,这个人就是张骞。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在长安又是置坛场又是设香案,为张骞西域一行做足了牌场。张骞手持龙头节杖,率领100多武士,以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豪气满满出了长安。结果一出陇西边塞就被匈奴人给逮了个正着。等张骞逃出匈奴到达大月氏,已经是十年后了。
这个时候的大月氏已经完成了西迁,定居的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已经无意与西汉合击匈奴。张骞在大月氏斡旋了一年无果,只能返回西汉。
张骞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但他这一次出使西域,为中西交流开通了一条重要通道,被司马迁称为“凿空”之举。后来德国人费迪南在他的书中为这条路起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名字——丝绸之路。
到了东汉时期,罗马人攻下了安息国与波斯湾之间的两座城市,并在第二年派使者从海上来到东汉,这条海上路线被后人命名为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首次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概念的提出相隔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