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家,这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可是为什么中国要回收这么多洋垃圾呢?洋垃圾来中国后去了哪里,又是如何产生经济效益的?请看今天的文章。
当中国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废纺织原料等垃圾在内的24种洋垃圾,很多西方国家已经习惯了把生产生活环节中产生的垃圾打包装船,运往中国,禁令一出让全世界垃圾回收产业都感到一场巨大的地震:垃圾没地方去了?
垃圾没有消失,他只是转移了
垃圾产业的这次震动是因何而来,又会对世界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请看今天的文章。
洋垃圾一口嘬
1
“中国垃圾回收的作用”
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二十世纪末。199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年代,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很多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野蛮扩张的阶段。洋垃圾就是这个时候悄悄进入中国的。
静悄悄,大批量。
从1995年到2016年的20年间,中国的年垃圾进口量翻了十倍,从450万吨增长到4500万吨,已经成为了一项大宗交易品。在全国各地,都开设有专门的洋垃圾回收机构和场地,为西方人民改善生存环境做出了“卓越贡献”。
是的,现在不想做这种伟大的“贡献”了,并不想被发好人卡。
根据商业咨询机构China Briefing的数据,2016年,美国废纸出口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直接送到了中国,总价值超过22亿美元。欧盟27国同样依赖中国接收废弃物,把87%的再生塑料直接或间接地运往中国。而根据英国《卫报》的统计,英国每年有270万吨废塑料流向中国,占到该国塑料垃圾产量的2/3。
这倒不是因为中国的垃圾回收产业多么成熟,而是因为中国享誉全球的制造业对垃圾回收有着很高的需求。中国收纳的洋垃圾,主要是塑料、废纸、金属材料等,都是还有一定回收利用价值的材料。从废塑料当中回收的新塑料,原料成本比从石油提取物中直接合成新塑料稍显便宜,一旦使用量足够大,就能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
垃圾场分类出的铁制品类
想象来自美国的一个饮料空瓶,随着其他垃圾一起在天津口岸登陆,运往中国河北某处小工厂内被熔化再造成塑料颗粒,随后运往浙江某个注塑厂制成打火机壳子,再在江苏的一家小打火机里和回收金属制作的打火机关一起组装成打火机,最后装船从上海送往欧洲零售。
塑料进化为打火机的旅程
这是一个正常的商业链条,位于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其实都不知道自己使用的原料从哪里来,产品要到哪里去。
其实连打火机自己也不知道。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但是每一个环节都在这场交易中有所收获:美国的垃圾回收企业摆脱了难以处理的塑料;三家小厂收获了中间利润和废塑料与新塑料之间的差价;欧洲消费者得到了廉价的打火机;就连帮助转运这些材料的物流企业也收到了运输费——如果是非法夹带的话收益则更高。
正是因为这个链条运转流畅,在中国低端制造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盈利模式,才让所谓的“洋垃圾”进口屡禁不止。在支持者的眼里看来,这个收益链条的最优美之处在于,在这个垃圾循环的逻辑之中,没有人受到了损失。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在庞大的利益链条之下,唯有环境和环境污染中的中国百姓在哭泣。
垃圾回收本来是减少原材料浪费、节约制造成本的好方法。如果废旧塑料分类得当,且根据各自不同的特性得到相宜的利用,对于环境的影响,并不会比重新制作原材料更大。
理论上是这样的
但问题在于,面对如此巨大的垃圾量,中国的回收机构显然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洋垃圾当中隐藏的致命因子对环境和附近人员造成的杀伤几乎无人关心。
很多时候却是这样的
洋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不够完全的分拣。虽然发达国家有稳定而高效的垃圾分类系统(比如日本,垃圾分类根据各个县市的规定不同可以多达几十种之多,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道德负担),但这种分拣水平对于垃圾的高效利用仍然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
日本新居浜市政府官方网站上的垃圾分类信息
但这种分拣水平
对于垃圾的高效利用
仍然!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
当这些洋垃圾流入中国,为了使原材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回收机构会雇佣大量人员进行手工分拣。某些不可描述的纪录片中出现的垃圾分拣工,在这些回收机构的底层,是大量存在的。由于垃圾分拣不是一个高利润环节,在自动化技术上的实现也比较麻烦,人工分拣对于老板们来说,仍然是目前最经济最简单的方式。
《塑料王国》中出镜的分拣工大姐
当我们想起翻找垃圾时,往往只会觉得一阵恶心。这样的恶心对于这些拾荒者可能已经不成其为问题,更大的危险在于垃圾本身的质量。
分类失效的洋垃圾有可能被有害物质污染,对于分拣人员的身体健康是致命的伤害。1996年,新疆某工厂无意中从哈萨克斯坦进口了100多吨放射性金属。次年,一名美国商人被判刑,原因是走私200多吨未标记为废纸的未分类垃圾。
《垃圾围城》中的拾荒者
即使是在正常的流程中,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会进入焚化炉——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连上发电机组——最终变成飞灰和有机废气飘散入空气。如果温度控制不当,有机废气会含有致癌物质如二噁英、飞灰会吸附着汞镉等重金属,结伴钻进附近居民的肺里……
来自《塑料王国》
这只是不适当的垃圾回收流程中比较突出的现象,在更多情况下,垃圾只是稍有毒性。饮料瓶中可能留存着腐烂的食物和纸巾,电子垃圾的塑料板上则有重金属元器件,废报纸上的油墨在再生过程中会污染河流……长期累积对生命质量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可怜的狗坚强,吃多了浪漫的法国罐头
最可悲的是,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是由垃圾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而非消费者自行做好垃圾分类就可以解决的。无论垃圾出口国的环保主义者和大企业如何标榜自己已经在环保方面做到仁至义尽,垃圾在利用过程中对中国造成的危害仍然现实存在。
2
“禁令下的战栗”
正是由于洋垃圾对中国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和对中国民众身体健康的巨大伤害,中国于今年7月正式向WTO通报,从今年年底开始拒绝进口24类洋垃圾。被外国垃圾围城的时代,随着中国制造业原始积累的完成,终于要告别苦难多年的中国人了。
禁令一出,原本指望中国帮忙处理垃圾的垃圾出口国全都慌了神。
大陆好干净!世界脏兮兮
图为台媒相关报道
据新西兰环境部披露的数据,新国去年向中国出口的垃圾总价值达到2100万纽币(9000万人民币),总重量达到5万吨。这些垃圾,从明年开始就都无法进入中国国门,新西兰垃圾回收部门只得另想办法。可是对于国土狭小的新西兰来说,国内的土地难以利用,外界的接盘侠也很不好找。
也不是没有地,而是不忍心破坏
不然中国游客去哪过寒假
庞大的回收量,让中国在垃圾回收的国际市场上一枝独秀。对于很多国家来说,中国之后的所有国家加起来,接受量都没有中国多。根据《对话》(Conversation)杂志在一篇分析文章中的统计,第二大进口国印度接收美国垃圾的量仅为中国的1/6,其他小国更是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
BBC报导截图
烦恼的不止新西兰一家,英国环保部门也在为自己长期以来的懈怠付出代价。尽管他们早就得到预警,说中国迟早会禁止进口洋垃圾,可当地政府仍然没有为建立新的垃圾回收系统做出什么努力。
因为要享受生活,生活不是为了工作
英国垃圾回收协会首席执行官西蒙·埃林(Simon Ellin)愤怒地表示英国政府在这个工作上表现极差,情况一塌糊涂。他说:“如果政府认真对待废物和回收利用,他们需要投资并为回收行业提出一个连贯的计划。”事实是,这个计划并不存在,英伦三岛目前面临严重的垃圾围城危机。
法国也不例外
不仅是英新日这样的中小型岛国为中国的新政感到犯难,即使是大如美澳,在垃圾处理系统一度严重依赖中国的情况下,也没办法一下子处理这么多垃圾。
澳大利亚也为中国的新禁令感到束手无策。中国每年从澳大利亚就有进口61.9万吨的回收材料,价值5.23亿美元。这些垃圾大多从香港口岸上岸,随后运往中国内地的南方垃圾处理站。人们在深圳电子垃圾海洋里看到的废品,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澳大利亚。
在香港
每天都有约2,500公吨的废纸被运到码头
等待出口到其他地方
随着中国禁止收购这些垃圾,澳大利亚的垃圾回收机构只能另谋出路。可惜重新建立属于澳洲自己的垃圾回收系统,尤其是废旧塑料回购、再利用系统并不是一年半载的缓冲期就能完成的任务。也许在这当中最困难的一点在于,原本可以用来小赚一笔的垃圾,现在居然需要花钱去处理了?
至少从地理条件来看
澳洲是最不缺土地填埋垃圾的
而在美国,根据商业资讯机构彭博(Bloomberg)的估计,作为世界上最会生产垃圾的国家,有三分之一的垃圾得不到回收利用。为了消灭这些多余的垃圾,有4万人从事着和垃圾出口中国相关的工作。
中国一旦禁止进口垃圾,这4万人势必失业,而美国则要面对自行处理这些庞然巨物的困难。中国每年进口的700万公吨塑料和2900万公吨纸张,美国必须找到新的下家,或者在自己国土上的焚烧炉中处理。
而这个处理过程中遗留的诸多环境问题,肯定会在美国民间到政坛留下无数的讨论空间。也许到最后,在谈判有所结果之前,美国的一些大城市就已经被垃圾淹没了。
进口洋垃圾,是中国在制造业起步阶段为了积累原始资本和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采取的临时措施。随着中国工业实力的不断增高、原材料市场的逐渐稳定、制造业的逐步升级以及人们对生活健康水平的要求提高,洋垃圾终究要退出历史舞台。
这样的场景不会再有
对洋垃圾的禁令,对国内的制造业可能会造成暂时的影响,但长远来看对中国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在对废品禁令的欢呼之外,我们担忧的是,不断涌入的洋垃圾,真的只有这些工业品而已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