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杨风:中国胆子大了,全面开放制造业!|2023-10-22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中国的重大战略,而且是大胆的“战略前进”。
中国要对外全面开放制造业,这个信息非比寻常。这表示,中国对自身工业竞争力有极强的信心。
然而,即便是一些工业强国,也并非全然开放外资进入本国的制造业,还是会有一些审核与管制措施。
为什么中国敢于全然开放,不怕被外资收割本国市场?也不担心外资企业击垮本国产业?这真的是一个大胆,却又是有自信的尝试。
除此之外,此项开放政策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而中国的经济和贸易又有什么新的战略方针?
1 有本事,你来!
中国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宣布,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图片

中国这项措施对外资企业来说,当然是一个福音,能够在全球数一数二的中国大市场投资制造业项目,面对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就是一个机会。
看来,中国是要把机会开放给国外资本,中国不担心吗?中国难道不担心国外资本借此机会攫取中国的市场?扼杀中国企业竞争的机会?
其实,中国还真的不担心。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类别的国家,在许多工业类别上,中国企业有竞争力,也敢于竞争,面对竞争。
至于那些不是中国企业强项的产业,没错,中国就是要给外资机会,给外资赚钱。中国借开放措施释放这样的信息:如果有本事,欢迎你(外资)来,不怕你来赚钱,不怕你来抢走机会。中国的态度很简单,就是“开放”两个字。
2 中国的竞争优势
中国敢于开放,固然是自信的表现,但也得要看一看人家是否有兴趣来中国投资,对吧?那么中国吸引外资进入投资制造业,会是在哪些领域?重点是,中国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值得外资厂商来中国投资?
2001年11月,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对外贸易飞速增长,成为贸易大国。并于其后又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然而,中国仍然不认为自身是贸易强国。原因是中国工业多数是中低端产业,在中高端产业方面仍有不足。

图片

此外,随着中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一些低端产业逐渐往外移,寻求更为低廉的成本。因此,外资制造业对进入中国有兴趣的领域是中高端产业。

即便如此,中国凭什么吸引外资制造业,进入中国投资设厂呢?
第一,庞大的市场。
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是全球数一数二规模的消费市场。
第二,完备的供应链。
中国有全球最为完备的供应链,在中国设厂不用担心上、中、下游供应链的问题。
例如,2019年正值中美贸易战之际,特斯拉仍然选择到上海建立超级工厂,除了看上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外,不就是着眼于上海附近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吗?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公司于海外第一家超级工厂。
有了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非但帮助特斯拉解决了此前一直困扰特斯拉的产能问题,也同时助力特斯拉摆脱之前因为产能不足,被对冲基金做空,股价下跌的问题。特斯拉股价也自此扶摇直上,总裁马斯克还因此一跃而为全球首富。

图片

第三,基础设施完善。

中国基础设施完善,有充沛的电力、运输和物流。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又同一些国家签订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合约。中国能源来源稳定,甚至还有优惠的价格。
更别说中国有为数众多、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这些都是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全球范围内,同时具备这几项优势的国家仅中国一个。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
为什么中国选择这个时机对外资全面开放制造业?
一,中国正值中低端产业迈向中高端产业的时候,此时正是时机。
今年202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虽然这几年一些低端产业出走,但今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出口迈向新的高峰,中国今年1到6月的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跃居世界首位。
太阳能电池、纯电动汽车电池和电动汽车,成为中国的新三样出口产品。中国造船业也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八月下旬,华为Mate 60 Pro手机问世,代表了中国芯片产业具备了基础。

图片

此外,近年中国机床自制率提高,因而减少从日本进口,进口替代加速。
这些都显示了,中国正在往高端产业冲刺,处于产业转型时期。正是在这时候,中国干脆再加紧一把劲,对外全面开放制造业,助力产业转型。这方面除了自信之外,也是具备了勇气,勇于面对挑战。
二,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仍然面临下行的压力,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制造业,将有助于吸引国外投资。
吸引海外资本流入,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百年来,美国一直是吸引海外资本最多的国家,也因而获得良好的发展。
中国政府深切理解这一点,多年来对吸引外资也不遗余力。2022年的数据,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2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换算成当时的美元约1890亿美元。这些年,中国吸引外资仅次于美国。
战略利益
中国此举有什么战略上的利益呢?
一,持续吸引海外技术,提升国内产业技术。
即使不考虑技术转移的情形,当海外技术产业到中国投资设厂,在中国具备完备又优质的供应链下,这些在中高端产业的海外厂商,会使用中国的供应链。中国供应链会受惠于这些厂商的零部件订单,提升其技术。
当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具备了这些技术,在一定时期之后,也会有中国厂商能够开发出同样的产品技术,进入同一个产业。这在无形中也是一种产业技术的获取管道。

图片

二,产生鲶鱼效应。
当海外优质厂商进入中国,将产生鲶鱼效应,形成对国内相同产业的竞争,刺激国内同类产业厂商的发展。特斯拉到上海设立超级工厂就是此种效应。
中国人聪明,肯学习,是优质的好学生,不怕海外厂商强龙压境。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充分展示了这一点。
中国厂商不怕人家比自己强,也不怕被你占据国内市场。只要自己肯努力,肯学习,就有机会赶上,有机会超越,比国外竞争者做得更好。
5 战略上的重大意义
拜登上任后,对中国产业的打压更是变本加厉。拜登政府把更多中国企业和实体机构加入了实体清单,在芯片产业做了更多的限制。拜登政府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成立芯片四方联盟,限制芯片设备对中国的出口,又通过《削减通胀法案》。
拜登政府借由补贴国内产业,吸引国外厂商到美国设厂,再加上对中国的制裁和限制等双重措施,一方面打压中国产业,二方面增强自己在高端产业的实力。

图片


就在美国对中国越收越紧,同时也对其他国家造成不公平竞争的时候,中国反其道而行,对国外厂商越加开放,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中国此时紧紧抓住之前美国推动的全球化贸易和投资,现在却背弃的信念。中国对外开放市场和投资,推行公平贸易,俨然成为全球化最大的守护者。
没办法,这实在是由于中国的制造业环境强大。中国是全球第一工业大国。这名号不是平白得来的。
中国原是一个工业落后国家,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四十年的时间就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中国现今的工业产值超过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的总和。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还有中国建立了优质的制造业环境,形成竞争优势。
中国的开放政策,对技术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都具有同样的引导和展示作用。对技术先进国家来说,若是持续跟从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和打压,必然会失去中国的市场。
然而,如果想更好地获得中国市场份额,最好的途径仍然是进入中国投资设厂,利用中国的供应链,运用中国熟练的技术工人。

图片


如果害怕中国的竞争,最好的途径仍然是进入中国投资设厂,利用中国的供应链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具备同中国厂商一样的条件。

毕竟,如果海外技术厂商不在中国设厂,其优势几乎只是技术,是中国厂商不具备的技术。这些厂商没有中国的供应链,也必须依靠自己或是其他国家的供应链或技术工人,这时候就未必对中国具有优势啦。
海外技术厂商进入中国设厂,起码具备了同中国厂商同样的生产条件。余下的就是同中国厂商比拼各自的技术改进和创新能力。
当然,海外厂商可以凭借自身既有的品牌优势,继续保有领先地位。如果最终还是竞争不过中国厂商,那就真的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了。
对第三世界国家而言,中国全面开放制造业的创举,是典型的市场开放,更是守护着全球化与公平贸易。对比美国的贸易保护以及可能的贸易报复,中国市场无疑更吸引人。
这不仅仅会反映在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上,也会投射在外交领域,中国价值观将在这方面首次凌驾于美国之上。
6 结论
中国和美国的战略路线不同,美国于1980年代后期逐渐走向金融和服务业,虽然这几年美国力图重铸制造业,但由于大量产业出走,还有工会等诸多问题,美国已经无法重回过去的制造业大国,只能尽力将高端产业导回美国。至于中低端产业只能依靠友岸外包和近岸外包。
中国则不同,中国从制造业起步,从低端产业迈向高端产业。
眼看着美国的前车之鉴,中国绝对不会放弃制造业,让制造业空洞化。中国在走向中高端制造业的同时,会同时兼顾制造业和服务业。
如今全面开放制造业,这将使中国更有利于化解美国的围堵,并且领头全球化。
中国此举将引入更大的竞争,借由竞争来强化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在全球产供链和价值链上从过去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中国从来不会空转,空等待。选择这个时机就是最好的时机,勇于面对挑战,勇于面对竞争。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杨风:中国胆子大了,全面开放制造业!|2023-10-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