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网上挺流行“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这句话,借以讽刺某些既得利益群体挟众自重之事。事实上,这句话的原始出处在清朝的《皇朝经世文续编》,其中收录的《请复河运刍言》一文中写到:“更有甚者,漕河全盛时,粮船之水手,河岸之纤夫,集镇之穷黎,藉此为衣食者,不啻数百万人。”直白的说,就是讲漕运这个庞大的体系牵扯到百万人的生计,但并没有后边那半句“废漕改海断然不许。”而这句话之所以能够让很多人耳熟能详,还是源自于黄仁宇所著的《明代的漕运》一书,没错,就是写《万历十五年》的那个作者。那么,明清时期的漕运真的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吗?又为何“废漕改海断然不许”呢?今天就简单的跟大家聊一聊这个事。
我们所统称的漕运,特指京杭大运河南北之向这一条水路,因为漕运说白了就是利用内河航运来输送物资的一种方式,今天的长江水道其实也是漕运。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讲漕运就是讲京杭大运河,因为它太有名了,并且支撑起了我们的半部史书。这个,先秦时代的事儿就不说了,那要掰扯的话实在太过久远,大多数人知晓大运河,是从隋炀帝时期下令开凿大运河而始。其实隋炀帝之所以要开凿大运河,巡幸东南不过是最末的一个缘由,主要目的还是打破东南门阀和内地的藩篱,同时通过运河的连通来发展北方地区的经济,顺便为北伐高丽提供物资输送的便利。是的,要搞这么庞大的工程,永远都是政治首位、其次经济、再次军事、最后个人的,不然的话运河还没开挖,隋朝内部就已然斗的四分五裂了…但是呢,隋炀帝这个人前半辈子把运气都用完了,导致后半辈子的运气实在是背到了家,以至于身死国亡,连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也都成了其罪状,实在是让人感到唏嘘不已。
到了唐宋时期,虽然国势或强或弱,但对大运河的重视是从来都没小过的,原因无它,因为运河连通了南北,朝廷想要江山稳固,且能够同北方的游牧民族对抗,那就必须重视大运河的作用。由此,漕运仓储制度就此建立…但到了元朝的时候,对大运河的作用…不能说不重视,可人家大哉乾元的地盘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游牧民族对于东南的米粮…也不是缺了它不可,所以元朝时期的海运兴盛了起来,而大运河嘛…繁盛归繁盛,倒不是缺了它就过不成日子了。到了元朝后期,黄河和淮河多次泛滥,动辄导致大运河断流,从元朝当时对于是否修河还进行讨论这一情况来看,大运河在元朝并非不可或缺。可是,元朝有没有大运河都能过日子,而明朝就不行了…因为明朝建都是在南京,且整个北方地区沦陷异族手中数百年,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呢?据徐达北伐时的行军赞画记载,不少北地的百姓“不知天下为何物”“不闻华夷何所辨”…消息传回之后,朱元璋就意识到,北方地区收复容易,但是人心教化和经济发展却是难上加难。
所以一直到太子朱标去世之前,朱元璋都在琢磨着迁都北方的事儿,北平、开封、西安等地,都在朱元璋的考虑范围之内。只是,朱标走在了朱元璋的前面,给了朱元璋极大的打击,所以迁都之事便不了了之,而这件事后来由朱棣在永乐十八年完成,正式迁都北平,改名北京,与留都南京、中都凤阳并称大明三京。不过在迁都之前,朱棣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就有疏浚运河、打通漕运之举。这个,我不知道大家年轻的时候做过义务劳动没,反正我上学的时候曾参加过疏通河渠的活动,那个工程量啊,怎么形容呢?不比重新挖一条河轻松…但是朱棣依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后世很多人不理解,说当年以永乐朝的底蕴,完全可以实现海路通航,从东南到天津和辽东,根本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难题,毕竟西洋都下得,这点海路实在不算什么。可还是那句话,凡事啊,不能只算经济账…重开漕运,疏通运河,看似劳师动众,但于当时而言是惠民善政。因为经历元末明初以及靖难之役的战乱后,整个北方地区一片凋敝,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衣食无依。
这个时候如果把精力都投入到海运上,那么就等于放弃了整个北方地区的百姓,届时大明将会呈现出南北地区发展天差地别的境况,由此引发的各种延伸问题简直不可想象…而疏浚运河并建立漕运体系,短期来说是能够以工代赈让沿线百姓有饭吃,感念朝廷的恩德,长远来看则能带动运河沿线以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让南北相连为一体,金瓯无缺、江山永固。所以这样一个看似劳师动众的工程,为何不仅没有被民众所反对,反而成了善政,就是因为时事易之、形势不同。而后边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如朱棣所料,运河畅通,迁都之事顺理成章,天子守国门而有后盾,九边安固,北地安宁。与此同时,整个运河沿线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了无数商埠市集,南北方的货物、人群、文化相互交融,地方也愈加安宁,实在是一举多得。到这个时候,运河与漕运所带来的益处是源源不绝的,时人都认为,“有此长虹横贯南北,犹如龙伏之势,佑国运昌隆。”只是…这种兴奋与激动,持续了一些年,但却没有持续很多年…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
很多人都疑惑,漕运到底是从什么时候由益向害的?我给个确切的时间吧,公元1451年,大明景泰二年。在这一年,明朝设立了漕运总督,其全称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驻节地为南直隶淮安府,不仅管理整个运河事务,还兼理地方庶务。为什么说漕运总督的设立,导致了漕运由益向害呢?要知道,在漕运总督设立之前,漕运上的事务是由武勋来负责的,具体地说,是由平江伯世系负责。自初代平江伯陈瑄于公元1415年,大明永乐十三年理漕治河开始,历代平江伯都兼任漕运总兵官,负责整个漕运体系的日常运转与维护管理。但是…到了土木之变之后…是的,又是万事不离土木堡…明朝武将勋臣一败涂地,文官体系执掌朝纲,在把朝廷上边的势力瓜分安排妥当之后,首当其冲的便是漕运体系…自此,漕运不再由武勋掌管,而是由文臣署理。按理说这即便是有纷争也不会影响到大局,但问题在于,文臣来当漕运总督,不仅管漕运事务,还管地方庶务,这就…有着大大的利益啊…
举个例子说,作为漕运总督,运河沿岸在哪里建仓储,在哪里修泊口,那都是能够一言而决的事情,如果提前安排亲属或手下在准备开发的地域提前囤上一大片土地的话…对吧?而与之相比,之前平江伯当漕运总兵官的时候,要上奏朝廷,要协调地方,要沟通各个衙门,虽然过程繁复了许多,可谁也不敢从中捞好处,生怕被别人发现举告,使得前程尽毁。但现在可不一样了,朝中的大臣不是靠山就是座师,要么是同乡同榜,大家都是文臣一脉,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佛面看银钱,要发财一起上,有什么事儿是不好商量的呢?所以啊,我对一些书中所写内容,说漕运之祸在于各种陋习,比如淋尖踢斛什么的,真心是不屑一顾…格局小了,真的格局太小了…故而为何明朝漕运从支运法、兑运法又到改运法?还不是利益蛋糕越且越小,大家不够分的缘故么…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问题和答案其实都能从漕运中看出,当权力失去了制衡与监管,那么势必会造成一家独大,而后全盘倾覆的结果。
明朝的漕运如此,清朝的漕运更如是…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这衣食所系的真的是那些衣不蔽体、艰难度日的漕工和其亲属吗?大错特错!而是当时整个官僚士绅阶层!它们就像一条条蚂蝗一样,吸附在横贯数千里的大运河上,吸食着原本应该供养百姓和国家的养料以自肥,直到…大厦倾颓,化为尘烟。事实上,最希望废除漕运的,反而是那些底层的漕工,因为劳作一天不够一顿所食,还要经受各种的盘剥,只是…他们的声音,从来不会上达天听罢了。即便是下定决心要废漕改海的皇帝,面对的也是整个官僚士绅阶层的集体反对,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皇帝感到动不得也不敢动的时候,就只能默默的看着帝国与漕运的命运一起终结…所以说,“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这句话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那些自诩能够代表民众的家伙,从来都不会真正的为民众去考虑,它们所虑的,不过是自身的既得利益罢了…本来呢,最后应该总结升华提高下,但是吧…大家理解,咱们就唠到这里吧…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