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东方大国为什么在俄乌战争中不像美国和西方那样迅速选边站,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军事援助,为什么在当前的巴以战争中也没有及时给占据道义的一方提供军事援助,而是一直在寻求和平解决或政治解决,这是不是与当前的国际地位和大国担当不相称?
要理解一个大国在国际纷争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时机,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众所周知,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最后参战的大国,而且在正式参战前,美国一直都是与双方哪边都友好的姿态。
一次大战时,英法俄与德、奥及奥斯曼帝国打得一塌糊涂时,美国一直在向两边出售物资和军火。战争打了三年,英国开始受不了,找犹太复国主义协商,如果美国的犹太资本能够游说美国政府参战,帮助英法俄取得战争胜利,英国将帮助以色列正式建国。在美国犹太资本的努力下,美国最终决定于1917年4月6日参战。英国在一次大战获胜后,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了中东的控制权,开始允许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就是因为英国为争取美国参战与犹太复国主义的交易。
尽管美国在一战中始终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但至少参战后在战争物资上只向英法俄提供支持,对德奥停止了供给,这决定了战争胜负的天平开始倾斜,并最终影响了胜负。
二战之前,德国当之无愧是全球第一强国,那时的美国人和世界各地的年青人都是去德国留学,就像二战后对美国趋之若鹜一样。这决定了美国人对德国的崇拜,五体投地那样的崇拜,就像今天许多中国公知民逗崇拜美国一样。
二战初期,美国对日本和德国都是友好关系,不仅对日本和德国出售了大量战争物资和装备,也一直在表演“德美同盟”和美日友好。那时的美国到处充斥着德国纳粹的崇拜者,在“德美同盟”的背景下,美国还出现了大批身着纳粹服装的军事组织,他们到处宣传,动员美国更大力度地支持德国。
上图就是二战初期美国人身穿纳粹服装举行示威活动的场景,下图则是纳粹崇拜者以“德美同盟”为主题进行演讲活动时,现场表示反对的美国民众被美国警察制服的场景。足见当年美国与德国的同盟关系有多深厚。当然,当时的美国并不只是同德国和日本友好,同英法俄也同样友好,同样大量出售战争物资给他们。
美国不得不参战是因为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首先对美宣战,美国才不得不于次日(12月8日)对日宣战。紧接着德国于三天后的12月11日也对美国宣战,美国又不得不于同日对德国宣战。美国对日德宣战都是被动的,这充分说明了美国当时并不想过早参战的态度。
美国为什么不想过早参战,而日本和德国偏偏要拉美国下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