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美财政部制裁130个实体和个人,其中包括3家中企,美加军舰联合过航台湾海峡,在日本的邀请下,美、澳、加、菲在东北亚举行联合军演等,这些事件性质类似、目的相同,没有太大的讨论价值,如果我们利用经济、军事和外交资源一一反击,可以说是事倍功半,最好的做法就是攻敌必救,在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前夕,创造更多的谈判筹码,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在新一轮巴以冲突发展到今天,以色列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因为恐惧与哈马斯巷战,以军化身为“拆迁队”,一边拆楼一边屠杀,这种靠“土木作业”来降低损耗的做法,对武器弹药的存量要求非常高,要把一座数百万人的城市夷为平地,需要多少弹药呢?问问美国和德国就知道了。
除了武器弹药的高度消耗,还有时间资源,以色列一面围剿加沙,一面同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胡赛武装作战,这种左右开弓的打法,大国都耗不起,更不用说以色列这种小国,时间拖得越久,对敌方越有利。
总的来说,以色列这种见小利而忘命的战略短视行为,是一种致命错误。这种拉跨的表现,也令中东各方阵营的划分逐渐变得清晰。
整体来看,在本轮巴以冲突的催化下,中东各国分为了三个派别,一是由美国支持的以色列,二是由伊朗、叙利亚、黎巴嫩、也门、伊拉克等国组成的“抵抗之弧”,三是由沙特、卡塔尔、埃及、约旦等国组成的中立派,后者虽然在舆论上声援巴勒斯坦,行动上却保持中立。
这种局面的出现有三个因素,厘清缘由有助于下一步统战工作的开展。
从民族叙事上看,叙利亚、伊拉克、也门、黎巴嫩这些国家同沙特等国一样,都属于阿拉伯民族,但过得日子却天差地别,前者长期受美国制裁,国家贫困、社会矛盾大,军事导向明显,对以色列有着天然的仇视,而沙特等国靠“石油美元换安全”,其利益捆绑在美国上,国富民强但军力较弱,双方虽属于同一个民族,但国家利益却并不一致。
从宗教叙事上看,伊朗等国属于什叶派,沙特等国属于逊尼派,对外表态也有所不同,前者被称为伊斯兰世界国家,后者是阿拉伯国家,什叶派大多是被美国逼到墙角,没有活路的国家,是哈马斯的坚定支持者,逊尼派则奉行绥靖主义,支持约旦河西岸的法塔赫,宗教信仰的差别是二者分化的因素之一。
从阶级叙事上看,“抵抗之弧”诸国长期在民族解放的战线上抗争,像是饱受欺凌和压迫的底层民众,全力推翻西方的殖民统治和压迫,而沙特等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则通过对美妥协,在几十年的石油美元贸易,赚取了大量的财富,更像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代表,阶级利益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对西方的立场不同。
这三种叙事也有个优先顺序,大体是阶级利益大于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大于民族认同,这一点在历史上被多次印证。
“抵抗之弧”的代表是伊朗,在中俄伊三角战略的长期经营下,伊朗同中国在能源、外交、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在本轮巴以冲突中,伊朗等国在巴以冲突的态度也在转化,比如伊朗划下红线,警告以色列不要扩大加沙军事行动,否则其政权将颠覆,11月1日,伊朗再次亮剑,号召伊斯兰世界对以色列实行石油禁运等,基本都在朝着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
要争取的是沙特等中立派,他们多是石油出口国组织成员,是美国石油美元的核心,如果能将人民币打入其结算体系,以美元、人民币同时结算石油贸易,美元霸权将岌岌可危,可喜的是,在今年1年内,沙特先后成功加入了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组织,沙特同时也是最早支持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
在美国目前双线作战、金融战压力剧增的前提下,急切需要中国的援手,在未来的旧金山中美元首会晤中,不妨将此作为一个谈判的筹码。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