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和科研成果转化呀。
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科研,都是国家主导研究和推广的。
比如汉朝已经有了专科大学,唐朝政府更是组织了大量的天文学研究,明朝后期虽然科技被西方赶超了,但也是国家组织对西方进行系统研究和学习的。
国家主导科研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
其实就是发展国家生产力。
比如汉朝的代田法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就是国家用行政力量进行推广的。
而各个朝代,也都不留余力的强制推行先进的农具。
像农业生产技术的普及和先进农具的普及,是要纳入到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的。
同时,汉、唐、宋、明也积极引进海外优质的作物和种质资源。
比如虽然最早的驯化水稻是在中国发现的,但中国唐宋时期都积极的在整个亚洲的范围内寻找更优质的稻种,并加以普及。
还有古代为什么那么重视天文学?
我们的教科书里只会说是我们古代的天文学是为了服务皇权,给皇帝算命的。
这种说法,纯粹是本末倒置的。
中国古代那么讲究实用主义,怎么可能到了天文学这里,就只服务虚的,不讲究实用了?
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是指导农业生产用的。
比如中国古代的历法,走的是阴阳合历的路子,这条路比任何文明的历法都要复杂。
中国历法为什么选择这么高的起点?
这是因为,中国历法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都纳入到一个历法之中,形成一个日、月、地相对运动的历法系统,就是为了最大精度的掌握农时。
当然,这套历法体系也有副作用,那就是对数学要求太高了。
所以后来中国数学不行了,我们的历法精度就上不去了。
除了农业以外,在建筑工程领域,古代王朝也重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比如修筑道路和运河。
所谓要致富,先修路,古代王朝也懂这个道理。
所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修筑国家道路网和运河网的文明之一。
但是,修路架桥、开挖运河,都是需要生产力做支撑的。
比如都江堰,大家都知道。
但是都江堰首先是需要非常发达的数学计算和流体力学认知的。
再比如灵渠,在极短的距离内,联通了两条水系,而且这两条水系的海拔落差相差几百米以上。
所以修筑灵渠时,需要复杂的工程学、数学、地理学理论为基础。
也正是灵渠的修筑,百越地区才有被中国完全同化的现实基础,我们古代对南方的大开发,才有了坚实的保障。
同时,秦始皇修直道,为什么能够修得那么笔直呢?
那是因为战国时期,我们就掌握了非常先进的地理勘探技术和测绘技术了。
甚至有些测绘技术,欧洲直到一千年后才掌握。
再比如,秦汉时期,我们就有了原始的计程车,老百姓在搭乘车辆时,可以按里程收费了。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有里程计算机械,通过机械差动齿轮组的结构,在车辆行驶一定路程时就进行报数——报数方式是敲鼓。
这样的机械运用也运用到了工程领域。
汉代就有了精准的比例尺地图,这些比例尺地图的精度,就是靠这些机械来保障的。
另外,行政学和数学的水平,也能直接影响到古代经济的发展。
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知识如果被垄断,那就会限制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而且,中国古代一直有着发达的中央集权制度,但维系中央集权制度,就需要大量的掌握知识的官吏参与基层治理。
所以春秋至明朝,我们的朝廷都致力于教育的普及。
比如数学,我们在秦朝时期,就开始九九乘法表的普及了——我们生怕老百姓不懂基本的算数。
知识的普及和行政学的发达,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比如中国在春秋时期,就有了比较发达的金融理论。
由于古代农业技术非常依赖自然环境,所以粮食产出的波动非常大。
因此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采取金融手段维护粮食供应和价格的稳定——这就是所谓的平籴法。
平籴法在各个朝代的名称不一样。
但大体来说,就是国家根据气候预测、当下粮食产量等各种因素,由国家采取浮动粮价收购农民粮食,确保市场粮价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说起来很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
因为各地粮价不一样,收成、气候也不一样,国家粮食储备和货币储备,以及交通距离和交通环境都不一样,所以国家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才能精准计算出每一个地区的平籴价格。
像汉唐,是如何掌握具体平籴价格的呢?
比如汉朝有一个制度,叫做案比和上计制度。
也就是每年八月份,全国老百姓都要去一趟政府更新户口。
然后地方政府以乡为单位,统计本地人口的数量,身体程度,家庭情况。
这就是案比。
案比完了后,乡里的数据汇总到县里,县里统计完后,在九月份汇集到中央。
这就是上计。
国家拿到了全国的上计数据后,就知道手上有多少人口。哪些人口是需要国家掏钱赡养的,哪些人口是可以拉去打仗的,哪些人口是不能打仗但是能去搞基建的,还有哪些人口是搞不了基建,但是能去搞运输的。
此外,全国有多少田地,有多少人口可以务农。
这些数据再结合每一个县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然后根据天文数据推测的来年气候,就能得出一个比较精准的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推算。
这时候,国家就能精准的安排第二年的财政预算和工程计划了。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国家还是不能确定来年的平籴价格。
想要确定来年的平籴价格,还需要知道国家在各地的粮仓里的储备。
还是以汉朝为例。
汉朝为了搞好平籴法,在中央、郡、县,设立了三级粮仓体系。
朝廷要想搞好平籴法,还需要结合这些粮仓的储备进行测算。
这样才能知道哪些地方的粮食可以调运到缺粮地区,平抑粮价。哪些地方则需要调拨货币过去,收购粮食——因为古代没有线上转账,买东西是正儿八经要搞物流运输,把钱调过去用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平籴法不仅需要国家强大的计算能力,还需要国家有很强的金融手段。
因为粮食价格不是你说平抑就能平抑的。
你国家要稳定粮价,商人则要炒作粮价。
这里面就有冲突了。
所以,古代玩平籴法,朝廷是要能够和商人集团打金融战的。
汉唐明时期,不像后世,商人集团虽然政治地位不高,但朝廷的权威也没到那种随意践踏商人合法权力的地步。
像汉朝,朝廷本身就经常因为打仗和救灾而需要向商人发行国债。
就算汉武帝要搞商人阶级,那也是以市场➕行政的手段去干涉的。
所以古代搞平籴法,还要跟商人集团玩做多和做空,甚至搞期货的套路。
不过,平籴法的维持,即需要强大的行政力量,还需要大量的知识官僚。否则里面的帐,压根就算不清。
也正是因为平籴法的维系太复杂了。
所以到了后来的部分朝代,平籴法也就变成了徒有虚名了——只是维持着象征性的粮食采购,实际上没什么用。
这就是为什么某些王朝,一遭遇灾荒,就死一大片,然后朝廷就忙着调集粮食赈灾的原因。
说白了,那个王朝的天文学太落后,无法预估地区的来年环境,也没有足够强大的行政力量去掌握基层的气候数据和生产力储备,更搞不清每个地方的粮食储备和预期生产的细节,基层干部普遍文盲,不具备满足大量计算和统计的能力。
所以灾荒一来,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每次都手忙脚乱的去调粮赈灾。
不知道的,还以为所有王朝里,就这个朝代的朝廷最体恤百姓呢。
可实际上就是它最菜。
你像汉唐,都有各种大饥荒,有的也很严重,范围也很大,但很多都没恶化到某个朝代的程度。
像汉朝的行政还没崩溃的时候,也曾发生过大范围的灾荒。
比如汉武帝时期,就灾害不断。
甚至有时候朝廷还会组织数十万人规模的跨区转移。
为什么要跨区转移呢?
因为朝廷拿着数据一看,然后一测算,明摆着的知道一个地方粮食储备不足了,还不赶紧组织灾民跨区转移,然道非要等到人吃人的时候才想到调集粮食去赈灾吗?
那为什么不直接调集粮食去赈灾呢?
因为拿气候数据和天文数据、地理水文数据一测算就知道,这地方的灾荒最少持续大半年甚至一年,粮食持续调运不划算呀。
所以,中国古代为什么能够成为整个人类历史上,和平时期最长的文明?
就是因为我们古代的科技、技术和组织力最先进。
有了稳定的社会,我们才能保障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才能引来商业的繁荣。
否则你三天两头打仗,老百姓连安心种地都做不到,社会上连粮食都不够吃,你说你做啥生意?
所以,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