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到底是走向哪一个方向?利率应该要升,还是要降?现在是一头雾水。不过,这一头雾水不是我们吃瓜群众的问题,而是美联储需要厘清,采取一个定策。而全球有许多国家的央行也在等待美联储的最终定案。
然而这半年来,美国的经济数据似乎是来回摆荡,一时好,一时坏,一时又要修正数据。而美联储是否会继续加息也是飘忽不定。
年中的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说,不要再期待美联储对市场的指引,大家应该要看数据,以数据为准。
7月,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当时市场多数人预期,今年底之前,美联储还会再加息1到2次。
10月下旬,美国第三季度GDP数据出炉,同比增长4.9%,这是强劲增长,数据太好了。也因此,鲍威尔说,由于美国十年期国债殖利率上升,这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美联储加息的作用,美联储将考虑停止这一轮加息。
于是,11月1日美联储会议结束后,鲍威尔宣布,利率保持不变。这是所谓的暂时停止加息。
美联储暂时停止加息的决定一出,美国股票市场热烈欢迎,从11月1日到昨天,美股几乎是每天上涨,Nvidia(英伟达)公司更是连涨8日,天天涨。
美联储向市场吹奏催眠曲,连带许多国家的股市也展开了庆祝行情。
可惜好景不长,正当许多投资人都在期待明年某个时期,美联储会开始降息,都在欢祝股市上涨的时候,鲍威尔在11月9日的时候又说话了,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议前的讲话中表示,如果有需要,美联储将进一步加息,以达到将通货膨胀降至2%的长期目标。
他这一番话又吓到市场,美国股市立刻下跌。怎么回事呢?不是说好了不加息吗?为什么美联储要如此反反复复呢?美联储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地位几乎相当于全球央行,难道拿不定主意吗?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方便对外人说的?
其实,美联储还真的有难言之隐。2021年5月,美国4月份的CPI数据出炉,同比上涨4.2%,一次性突破美联储容忍的 2.0%数值。接着是5月份的CPI数据,同比上涨5%。连续两次上涨把市场吓倒了,鲍威尔不得不出面安抚人心。鲍威尔说,美国的通货膨胀只是暂时的。
过了几天,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帮腔说:通货膨胀只是暂时的。美国财经界两大财经人士都这么说了,那还会有什么问题呢?大家安啦!
只是,再过一个月,耶伦发觉态势不对,开始改变语调说:美国的通货膨胀可能不是暂时的,这方面美联储需要注意,提出应对的方法。
耶伦为什么敢于如此指导鲍威尔?虽然语气缓和,但明显地有提点鲍威尔的意思。因为耶伦是鲍威尔的前任,是鲍威尔的前辈,如今转任美国财长,自然有资格对鲍威尔提点、提点。
然而,耶伦的提点无异于是个压力。耶伦等于是代表拜登政府,向鲍威尔施加压力。鲍威尔又怎会不知道?如果往后美国通货膨胀没有搞好,鲍威尔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鲍威尔对此是心知肚明。
到了10月,鲍威尔终于对外承认,美国的通货膨胀可能不是暂时的,大家应该转变心态,美联储将会于11月的会议中采取行动,抑制通货膨胀。
然而,美联储的行动还是慢了,2021年12月,美联储只是放慢了向市场购买美国国债,和房屋贷款抵押支持证券(MBS)的脚步。真正的加息措施是在隔年3月。
为什么一定要在隔年三月呢?因为加息措施是大事,是牵动全球金融格局的大事,美联储和拜登政府需要时间布局。
12月上旬,拜登开始在国际上指控俄罗斯在边境集结军队,说普京要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
因为鲍威尔心里清楚,这么严重的通货膨胀得要下猛药,来一轮大动作:快速加息+快速缩表。在如此猛烈的措施下,还需要外部战争的环境配合,好方便美联储启动美元加息循环,来一次大收割。
这时候的美联储和拜登政府是密切合作的。但由于一些不如预期的发展,以至于鲍威尔和耶伦之间出现了“不契合”的现象。
一方面,美国通货膨胀持续上扬,一路走高。2022年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9.1%,创下近41年的高点。这是美联储自己要面对的。
另一方面,俄乌冲突虽然开打,但乌克兰在战场上的表现不如人意。这方面就无关美联储,是拜登政府的策划问题。
好在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上涨,加上战争的催逼,许多资金从海外流入美国,补上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资金缺口。2022年9月,就在乌克兰大反攻的时刻,美联储隔夜逆回购的金额达到惊人的2.4万亿美元。
美国市场有充沛的资金,虽然说就在同一个月(9月),美国三大指数都跌破20%,进入熊市。但有了充沛的资金,再加上一些经济数据的揭露“向好”,美国股市又上涨了。美国股神巴菲特还趁着此前股市低迷的时候,大量买入台积电的股票,成功抄底。
这是美联储和拜登政府又一次的合作无间,成功把股市拉回。
不要看美联储和拜登政府这两次合作,都获得成功,但其中却隐藏着风险和危机。
要知道美联储主席虽然是由总统提名,任期也是四年,但其任期和总统任期的时间并非是一样的。鲍威尔于2018年接替耶伦成为主席。2021年11月,鲍威尔接受拜登提名连任,经参议院确认后于隔年续任。
不过,依照现在的民调,拜登明年想要连任成功的机会不大,如果鲍威尔还想要续任主席,提名他连任的总统可能是共和党籍的新总统特朗普。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如果鲍威尔还想要续任,就不能够在这段期间,也就是距离新总统上任的时间,把“子弹”(工具)用完。如果这段期间,为了配合拜登的政绩表现,把子弹用完了,那么从2025年1月到2026年2月这13个月的时间,如何维持美国的经济于不坠?这是个大难题。
就算连任与否并非是鲍威尔心中所求,但总要在任期内把事情做好吧?如果都把子弹用完了,拜登到时候下台,但鲍威尔自己还在台上啊!
第二,美联储主席可不是一般,这是全球瞩目的工作,如果在任期内把经济搞砸了,一世英名将毁于一旦。
问题来了,美国的经济是不是真的那么好?经济数据是不是真实?通货膨胀有没有可能再回来,再次上升?
对于前两个问题。美联储手中是有数据的。外人不清楚,我们不清楚,但鲍威尔应该是清楚的。
如果美国的经济真的那么好,经济数据一切真实。鲍威尔心里就不用急啊,对吧?可以同耶伦,同拜登好好合作,是吧?鲍威尔也不用几个月内数次改口。
鲍威尔说:“美联储必须要超越传统上的数学模拟来思考”。这些复杂的数学模拟是传统上用来预测经济的。
鲍威尔之前曾经说,不会对美联储政策或经济前景发表评论。
然后又再说,美联储必须要超越传统上的数学模拟来思考。其实,这两个说法都是鲍威尔的伏笔。一方面是鲍威尔未必会回答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问题,或是期待从美联储主席口中得知美国的经济前景。
另一方面又说,美联储必须要超越思考。这里的“学问”就大了,有一些可能性。
如果数据不真实,把不真实的数据送到数学模拟去计算,算出来的结果当然不会可靠。
其实,数据模型(model)是可以修改,或是换一个模型,这不是问题。几十年来美国运用许多的数学模型,企图根据过去的历史数据,来推演未来可能的发展或结果。
不论是在国防军事、后勤,战力预测、股票表现、对冲基金、人寿保险等领域,长期以来都建立了许多数学模型。在这方面美国政府和私人企业也投资了大笔的资金,进行模型开发、演算和预测。
但是,如果是数学模型失灵的问题,美联储主席如此说,倒是让人诧异,十分的诧异。
可以确定,美联储这边以及一些经济学家,包括投资银行,大学/研究所相关科系等,对美国的经济前景都有自己的一些模型,都会进行一些预测。
模型可能有些相同或类似,有些不同,但数据怎么来的?
由于各自的数据未必都相同,计算后的结果对经济期前景的预测也会有差异。
不管各自的预测结果如何,鲍威尔的说法是暗示说,美联储会有自己的看法,不拘泥于数据,不拘泥于模型,而是会“超越思考”。
一,当有人发现,怎么计算后的结果对经济前景的看法不一样的时候,不要来问美联储,因为要超越思考,不能只是依赖数学模型。
既然鲍威尔都如此说了,未来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是继续加息,还是停止升息,都不要过度质疑。因为美联储这是“超越思考”,是超越这些数学模型的计算。
按照鲍威尔的谈话,我们可以预期,美联储有可能在12月的会议再加息一次,以实现2%的通胀目标。
虽然鲍威尔这半年来的谈话时常改来改去,但我们也应该从中学习到几点。
一,不用去质疑美联储的说法,也不用相信美联储的说法。因为今天说了,明天也有可能会更改。不需要去伤这个脑筋。
二,不用去怀疑美国的数据,反正数据是美国说了算。(好笑吧?)
其实,有不少人已经超越思考了,包括我们的节目在之前也是如此。今年3月,美国银行接连出现暴雷,面临流动性危机的时候我们就说,虽然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财政部联手之下,美国可能安然度过这次的流动性危机,但这也只是把问题延后而已。
如今,问题似乎慢慢显现了,压力越来越大。而且经过将近一年的数据修正,连当前复杂的数学模型也可能不管用了,需要超越思考。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中国有句俗话: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只是把他心中的一把尺说了出来。
那么,鲍威尔心中的一把尺,“超越思考”会出现什么结果?未来美国的经济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几个月前说的:“我们且等等看,看看美国第四季度和明年前两个季度的数据”。大家拭目以待。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