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老何讲解经贸谈判带来利好的同时,也传递了审慎的情绪,认为寒冬的真正根源并未得到解决。
今天,老何便为读者们分析一下,寒冬的真正缘由。
首先,要先交待一些背景信息,即,上一轮科技革命与全球化。
老实说,这两大因素可谓过去几十年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们带来的利好,多数读者应该都有切身体会。然而,这两大因素在创造繁荣的同时,也在为萧条埋下隐患:
每次科技革命在创造增量的同时,也会以毁灭性创新彻底消灭一些产业。前者会导致少数进入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在短期内获取巨量财富,后者则会导致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随着产业消失而沦为赤贫。
其中的例子,既包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取代传人力、畜力和风力,也包括互联网信息技术消灭诸多生产、运营的中间环节和低端劳动岗。
更不必说,科技发展会极大改变社会形态。如果上层建筑的调整滞后于经济基础变化,危机风险也会随之变大。
而国际层面的问题,老何的前文已经有过论述:
这一轮全球化在比较优势的原则指引下,各国根据自身禀赋,占据全球产业链中自己有优势的相应环节,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但是,这种全球化是存在隐患的。
从国际层面看,有些国家由于自身没有相应优势,完全被排除出这一体系,成了全球化的弃子;有些国家则在其中占据较为低端的环节,分得的红利也少得可怜。
与之相应,占据投融资、研发、渠道等环节的欧美发达国家则可以非常轻松的获取红利的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