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网上的公开资料:2号平台是2013年11月19日在北方船厂进行了开工仪式。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8年5月13日开始首次试航。2019年11月14日开始第九次出航,并突破第一岛链到深海进行实际测试。一切顺利完成后,于2019年12月17日正式授旗入列。与之对比,3号新平台是2018年9月份首次被判断出大型模块出现在船厂的室外堆放场地上;2020年7月份开始入坞合拢。船坞期长达23个月之后,于2022年6月17日上午正式下水。而此后又在半开放舾装港池内连续舾装了17个月,已经有越来越明显的出海试航的迹象。但是很多说其已经出海的说法都是一惊一乍的非真实信息。实际上最多在拖船的帮助下暂时解开缆绳进行了自由漂浮,实际上属于舾装基本完成之后的再次平衡测量。总而言之今后会有两大选择:
第一是立即进行正式的外海试航;第二是与福特号一样,进行原地的弹射配重小车的测试。不过考虑到早期外海试航都是先测试船舶整体的航海能力。而配重小车的测试单纯只在于电磁弹射器一个系统的性能测量;而且考虑到陆基电磁弹射平台已经测试过万无故障的现实,那么极有可能直接跳过配重弹射的过程,在完成基本的航海性能测试后就直接起降新式舰载机。不过今天要谈的重点却不是任何已有的平台。毕竟现有平台或早或晚,或快或慢,都一定会按照外界并不知道的合同时间节点的约定,正式交付形成无敌的战斗力。这里要着重讨论的是:如果按照以上的时间节点,在2号平台首次出海测试仅仅不到4个月,那么3号新平台的主要机炉舱段就已经室外展示了。这说明其正式开工甚至还早在3年以前。
如果再往前推一点:1号平台的船厂交付与事后多年才披露的2号平台的船厂开工,也不过仅仅相差1年多的时间。如果考虑到配套的重型舰载机首次实际着舰在2012年11月25日上午,那么实际相差还不到一整年。由此可见世界大国的重点工程,都是环环相扣完整衔接的,绝不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临时决定。如果以上规律成立,而且假设有第4组超级平台。这里不说是4号平台而定义为第4组平台,那么就意味着新批次绝不会像前3大平台一样,每种只有1艘。而是会形成真正的目标舰,并且要像制式武器一样的批量建造。那么在3号平台即将首航的状况下,第4组平台就应该处于类似2018年年中的状态,再过几个月就要对外半公开亮相了。但是至今却没有这方面一丝一毫的消息,只能合理怀疑有其他,
方面的强大理由!现在看来,超级航空平台的批量建造,无非有两大路线图:第一还是常见的小步快跑。而前3大平台就是这个思路的产物。当然到3号平台首次实现了飞跃性的全面提高。但是在3号平台之后,是继续小步快跑?快速建造3号平台的局部改良升级版,以求以短平快的方式,应对外来的战略压力。还是完全不受外界波动的干扰做长久打算,按照至少50到60年的长期规划来设计超级平台?现在看来更有能选择后者!毕竟任何一艘中大型航空平台的建造与服役都有世界级的深远影响。二战之后的70多年,除了超级大国海军之外,另外真正实战过的、并且还在现役的航空大舰也只有戴高乐号一根独苗。按照这个规律,如果3号平台后年正式交付服役,那么正常情况要到2075年前后才会除役。
更晚出现的第4批超级平台,则要服役到2090年甚至下一个世纪了。跨度如此之大,到其服役后期,恐怕第8代战斗机都已经开始着舰训练了。从这个角度讲,第4组超级平台必须适合未来上百年的全新战场环境;其综合要求之高,绝非满足当今的技术标准即可。虽然不要求4号超级平台马上就达到空天航母的程度,起码也要有那种苗头。总之:正常排水量15万吨以上,最高航速至少45节,最低弹射能力65吨,必要时主吃水舰体可以大部分脱离水面半悬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