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魅影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因为长期被以色列封锁,所以被世人称为“全球最大的露天监狱”。
那么如果你不幸出生在这里,是否就意味着你要永远与现代社会脱轨了呢?
倒也不是,这里虽然长期被以色列封锁,但依旧具备很多正常的城市功能,它甚至拥有大学。
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足够的运气活下去,就依然有机会靠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一个对现代社会有用的人才。
比如说1965年出生于加沙难民营的穆罕默德·马斯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马斯里出身贫苦,儿童时期就经常被迫辍学打工。不过得益于“慈善机构”穆加玛提供的教育机会和自己的努力,他在长大后还是成功进入了加沙伊斯兰大学进行深造。
这个学霸在大学里学习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专业,获得了该大学的理学学位。
就在马斯里上大学的期间里,加沙发生了一件大事:1987年第一次巴勒斯坦起义爆发。
在这场起义中,“慈善机构”穆加玛成立了自己的武装抵抗组织:哈马斯。
(参考阅读:巴以的宿命(上):鲜血为何而流)
当时还是大学生的马斯里和很多其他加沙青年一样,怀着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加入了这个组织。
几年后,巴勒斯坦的法塔赫党与以色列当局签订了和平协议,即《奥斯陆协议》。
该协议因为牺牲了大量巴勒斯坦的利益,所以遭到很多巴勒斯坦人的反对。
哈马斯在这个背景下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军队:卡桑旅。
马斯里作为一个理工科人才,也被调往这个部门。
抛开政治因素不谈,这里确实是一个非常适合马斯里的地方。
加沙地区长期被以色列封锁,经济发展基本停滞,除了军工部门以外,基本上也没有哪个地方会需要理工科人才了。
马斯里如果不参军,大概率就只能去从事一些诸如搬砖刷盘子之类的简单工作,然后迷茫的等待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从天而降的飞机炸弹。
但到了卡桑旅,他的一身本事就有了用武之地。
他在这里不仅设计出了震动以色列的卡桑火箭弹,还指挥修建了大规模的加沙地道系统。
另外加入哈马斯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那就是提拔得特别快。
这主要是因为哈马斯领导人经常会遭到以色列的“定点清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一种“消耗品”。
随着一任又一任领导的阵亡,马斯里的职位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提升。
2002年,卡桑旅创始人兼领导人萨拉赫.谢哈德被以色列的飞机炸死,马斯里成为新任卡桑旅领导人。
然而“平步青云”的代价就是成为以色列的新目标。为了躲避以色列的追杀,马斯里开启了加沙版的“亡命天涯”。
他不仅停用了所有的现代通信设备,还每天都更换居住地。
这个行为看起来就像是个到处做客的客人。而“客人”这个词在阿拉伯语里的发音是“戴夫”。
所以在这之后,马斯里的名字就改成了穆罕默德.戴夫。
尽管已经十分谨慎,戴夫还是遭到了以色列的多次袭击。
在这些袭击中,他陆续失去了一条腿、一只胳膊和一只眼睛,最终坐上了哈马斯领导人的标准座驾:轮椅。
2014年,以色列再次对戴夫发动袭击,此次袭击“成功”炸死了戴夫的妻子、3岁的女儿和7个月大的儿子。
而戴夫本人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消失在了以色列的视野中。
从此他留给世人的形象只剩下一幅剪影,就如同一个幽灵,游荡在加沙的上空。
哈马斯的死胡同
从戴夫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哈马斯人人背负血海深仇,所以抵抗意志无需怀疑。
但他的经历同时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
哈马斯的实力实在太过弱小。
面对以军的肆意攻击,他们毫无还手之力。
巴勒斯坦人的苦难虽然令人同情,但说到底,丛林世界看的是实力。
惨如印第安人、塔斯马尼亚人、祖鲁人…他们的眼泪现在也只能在博物馆里流淌。
面对这种被动的局面,哈马斯拿出了自己的策略:
既然我打不过正规军,那我就去打平民。
在2000年巴勒斯坦第二次起义期间,哈马斯开始大量实施无差别的自杀式炸弹袭击。
不过2007年之后此类袭击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但依然是无差别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