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侠客:对话郑永年:如何评价基辛格?

昨天,“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逝世。这位百岁老人曾历经二战、冷战、后冷战时代,他的人生几乎贯穿着一部世界现代史。


如何看待基辛格的历史贡献?如何理解他的思想遗产?我们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进行了对谈。


图片

郑永年(图源:网络)


1、侠客岛:基辛格的一生堪称传奇,他亲历了近百年来动荡变幻的国际风云。即使是在退出政界后,几乎每任美国总统也会邀请他到白宫,或听取他的意见建议。他逝世后,多国政要第一时间发去唁电。为何基辛格能够获得这么高的声望和赞誉?


郑永年:研究国际政治和外交,基辛格是绕不过去的名字。作为一名欧洲移民,基辛格能对美国和世界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我觉得至少有几个层面的因素。


首先是他与众不同的世界观,能从不同文明的角度看问题,无论是欧洲文明、美国文明、亚洲文明,都在他的视野内。比较一下基辛格和亨廷顿就会发现,后者强调文明不同一定走向冲突,但基辛格能在不同文明之间找到共存之处。


这种思想的形成当然和他现实主义的世界观有关系。有人批评基辛格没有理想主义,我认为不是,这是他的个人经历(许多亲人和同学死于纳粹集中营)所塑造的。在他看来,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就是理想,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必须面对现实而非空想,他的国际观就是完全现实主义的。这种国际观当然服务于美国利益,但不能说他没有理想主义。


基辛格不是从道德、从意识形态出发来看问题,而是着眼于精准的现实考量。尽管有些“目标证明手段正确”的意味,比如有美国媒体说他为了实现目标放弃美国价值观之类,但如果没有手段,目标就是空想。


所以,基辛格是个混合体,既有理想主义,也很讲求现实。这是他的成功之处,也是反对者批评他的地方。


图片

这是2023年10月24日,基辛格在纽约举行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讲话的资料照片。图源:新华社


2、侠客岛:习近平主席在今年7月会见基辛格以及就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时都提到,基辛格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很特殊的一种称呼,基辛格生前也说为这个评价感到自豪。为什么他能得到这样的评价?


郑永年:还是和我们前面提到的基辛格的世界观有关系。他当然是为了美国利益,但用什么样的手段实现美国利益?他和别人不一样。他可以从中国的角度看问题,而非只是美国的角度。基辛格不是学中文、研究中国问题出身,但是《论中国》这本书写得多好!不得不佩服,里面有相当多的精辟见解。


一般美国的现实主义者会觉得“一山不容二虎”,要想方设法把对方扳倒。但基辛格就会考虑,两者有没有共存的可能呢?某种程度上他非常了解和理解中国,能从中国的立场看问题。这一点是中国人非常欣赏的,也对他产生信任。有信任才能称得上朋友,没有信任感是不可能称为老朋友、好朋友的。他来过中国100多次,也很有点中国文化的品位。这也是其他外交家很难做到的。


3、侠客岛:基辛格的地缘政治理论,包括他的均衡外交思想,历史上对推动中美关系缓和、构建稳定中美苏三角关系以及推动越战结束等重大事件发挥了巨大作用。有人说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他的理论过时了,也有人说他的理论至今依然重要。您认为基辛格的思想遗产是什么?


郑永年:我认为基辛格基本的理念、外交思路还是有效的。他的博士论文谈欧洲秩序,从历史的角度看到欧洲秩序建立在力量均衡之上。他认为要达到我们所希望的道德水平,首先必须稳定。他把这个理论放到中美苏关系、放到冷战上,用“三角形”来理解和推动国际格局的变化。当然他的理论也在变化,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意味,但他首先考量的是如何构建稳定、均衡的秩序。比如随着印度崛起,中美俄的三角也可以延伸到中美印,又是一个三角。美国人现在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至于后来美国人对他有微词,我觉得还是因为他摒弃意识形态外交。在基辛格看来,无论对手是什么样的制度形态,只要对构建稳定秩序有好处,就要跟对方打交道。当他发挥作用的时候,美国还是精英民主、中产民主,现在变成了民粹民主,又开始搞“价值观外交”“民主同盟”这一套,基辛格是不会喜欢的。


基辛格最辉煌的成就是在冷战期间。他一生横跨了好几个时代,从二战、冷战到后冷战,他跟新中国每一代领导人都打过交道。美国人当年说尼克松、基辛格是“出类拔萃之辈”,最优秀的一代人,这是后来者很难复制的经历。比如当年他在中东开创的穿梭外交,就是要跟不同的中东国家打交道、谈方案。这种能从对方角度看问题、不光看本国利益的视角,是他弥足珍贵的思想遗产。


图片

2023年7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图源:新华社


4、侠客岛:早年间基辛格构建了自己的核武器理论,后来也推动了美苏之间关于核武器、弹道导弹条约的签署,在两个超级大国间构建了战略平衡,缓解了战略紧张。近年来他又在谈人工智能。怎么理解这种思想进程和变化?


郑永年:基辛格非常担心大国之间的冲突。我们之前谈过,当年核武器为美苏谈判构建了基底,现在的中美之间呢?最突出的是人工智能。前几年他跟谷歌前CEO一起写了一本书探讨AI,就是担心AI军事化。这是能毁灭人类文明的东西。


在他看来,中美之间真正大谈判的基底就是人工智能。这次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中也谈到AI,双方要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可见他的关切非常有预见性。美国冷战派那些人一直想把中国搞倒,但是基辛格早就意识到也提醒过,中国不是你美国能打败的。所以才要从现实角度出发看问题。


5、侠客岛:研究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这么多年,您觉得基辛格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您会如何评价他?


郑永年:他的书我基本都读过,也在一些场合跟他遇见过、交谈过。他非常谦虚,比如我们开会,他很多时候都是很不张扬地走进会场,往角落里一坐,也不打招呼。他每次发言,从来不是去教训人的,就是讲自己的感受,举很多例子,谈历史经验教训。每次论坛,他一直仔细地听,从来不会听一半就走人。偶尔与他交谈,他从不会因为你是小年轻就怎样怎样。


作为一名学者,这种谦虚、谦虚、再谦虚的风格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不认识他的人通过读他的书有时会觉得不认同甚至反对,但在我看来,在认识他的人之中,他没有敌人。


可能因为这种谦虚,也因为习惯性地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帮助他掌握了渊博丰富的知识。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见解非常精到,既有宏观理论,也有微观视野。他到北京就站在北京的角度看中国,到广州就在广州的角度看中国。这种自上而下的世界观、自下而上的地方观是有机结合的。


国际关系理论中,有人相信结构,有人信奉力量,基辛格还是从人性出发。只有从人性出发,才可能在彼此间找到共同点,提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这也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同情心、同理心。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侠客:对话郑永年:如何评价基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