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岁,基辛格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对于基辛格的去世,大洋两岸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美国网民纷纷开香槟,庆祝这个“中国间谍”终于死了,早就应该死了,美国媒体和官方,亦没有多少好脸色。
而中国官方则进行了隆重的悼念,民间痛惜者有,遗憾者有,但诋毁者,几乎没有。
美国人痛恨基辛格,痛恨的就是他的秘密访华,因为在美国眼中,中国的发展全是美国的赏赐,如果不是基辛格打头阵,拉中国进圈子,中国根本没有发展起来的可能。
发展不起来,自然就没有今天的中美对抗,美国就可以继续高枕无忧。
中国不发展,就没有改革开放,美国工业就不会外流,美国社会问题就会大大减少,简单粗暴一点,全怪基辛格,中国间谍无疑。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有几分钱道理,但也仅仅是几分钱罢了,基辛格拉中国进美国的圈子,让中国得以改革开放,的确是对中国有利,可这何尝不也是美国利益所在?
没有中国的配合,美国想干掉苏联,是不可能的,顶多是让苏联难受而已,是中国的转向,让美系阵营的实力压倒了苏联,冷战才会以美国胜利告终。
如果干不掉苏联,那又谈何对抗中国,谈何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基辛格从头到尾,都是为美国利益服务,跳过苏联因素,等于抛开事实不谈。
抛开事实不谈,这个方式再不好,也是今天美国的社会氛围,官方乐得找个百岁老人当背锅侠。
美国喜欢抛开事实不谈,而我们不会。
基辛格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我们从未忘记,但在一个特定时期,他的做法也合乎中国利益,因此他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人无信不立,这个信不仅仅是诚信,也包括道义,人家帮过你,你得还个人情,江湖虽然混乱,崇尚实力,但江湖从来也都有规矩,人们看不起那些无信之人,敬仰有信之人。
过去的美国,既有实力,也有“信”,两者相辅相成,使用实力时,往往会打着“信”的大旗,比如入侵伊拉克,要扯起民主的大旗。
然而,随着国力的下降,内心越来越焦虑,越来越倾向于简单粗暴地使用实力,美其名曰“从实力地位出发”,逐渐抛开一切的“信”。
没有了“信”,统治成本就会上升,又需要投入更多的实力,导致成本更大,这就是没有“信”的恶性螺旋。
一个正常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能“从实力地位出发”的,君不见,新一轮巴以冲突后,美国在外交和世界民心上的反噬已经开始。
正如以色列不可能靠实力让阿拉伯人屈服一样,美国也无法仅靠实力,就让世界屈服。
这个世界,终究是需要“信”的。
所以我们高调纪念基辛格,被我们铭记的不只有基辛格,还有拉贝、飞虎队,以及一切帮助过中国的人,哪怕他们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利益。
大洋彼岸不要脸,我们要;大洋彼岸不要“信”,我们要。
实力和道义就像人的两条腿,两条腿才能正常走路,缺了任何一条,注定走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