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指挥部:美国动手了,又一大国开始动乱!|2019-04-16

前言: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原材料输出地,非洲每一次大规模动荡的背后,总是不可避免的充斥着鬼魅的大国之影。

4月11日,苏丹共和国突发军事政变,统治该国三十余年的强人巴希尔被迫下台。

在随后的全国电视讲话中,苏丹第一副总统兼防长伊本·奥夫称:独裁者巴希尔已经被捕,全国进入三个月紧急状态;国家最高权力将由军方组建的过渡委员会接管,为期两年。就在一个月前,由中国电建水电五局承建的第二大水电站,刚刚完成移交程序。

伊本·奥夫

无独有偶,苏丹军事政变前十天,非洲第一大国阿尔及利亚(以领土面积论)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动:执政时间长达20年的布特弗利卡宣布辞去总统一职。奇怪的是,本应由政府部门发表的声明,却被军方越俎代庖。

阿尔及利亚人民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萨拉赫将军重申:应当立即启动宪法第102条,确保国家事务在宪法框架内合法进行。

不到半个月时间,非洲两个大国接连发生非正常的政权更迭,这似乎预兆着一个可怕的现象——

非洲或将进入新一轮动荡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原材料输出地,非洲每一次大规模动荡的背后,总是不可避免的充斥着鬼魅的大国之影。毋庸置疑,白宫就是那只“鬼魅的影子”。

四个月前,即2018年12月13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正式公布美国“非洲战略”:

第一、强调美国在该地区优先权。

第二、明确中俄是美国在非洲地区扩张势力的首要障碍。

第三、中俄在非洲的经济活动具有掠夺性,对美国国家利益构成了重大威胁。

 

博尔特还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他们没有阻止恐怖主义、激进主义和暴力,他们没有阻止其他大国,如中国和俄罗斯利用非洲国家来提高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从现在起,美国将不会容忍这种长期且没有效果、不负责任的援助和没有改革的救济模式

 

美国要怎么阻止中俄?当然是打击或颠覆与中国有利益纠葛的国家,但问题是从哪个国家找突破口?

非洲挖矿的童工

长期以来,欧美资本家在非洲地区的投资活动,只是围绕原材料开采出发的,国家政策亦是如此。比如某一地区有超级大矿,西方国家的做法通常是扶持亲美政权,或者干脆组织雇佣兵把那个地方打下来,再扶持一个傀儡上去,通过政府运作把该矿场低价承包给欧美开发商。

最后欧美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傀儡政权也从中分得不少利益,只剩下当地的居民受苦受难,他们不仅要付出低廉的劳动力(资本家在非洲雇佣了不少童工挖矿),还时刻面临着其他势力争夺矿场所带来的潜在战争隐患。

中国则是以基建投资换矿产的方式,从非洲国家获取工业原材料。在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大量的就业岗位可以解决居民生活问题,而政府也能够从投资企业手里获得税收。

一个是杀鸡取卵多方受害,一个是放长线钓大鱼多方收益。居民和政治家更欢迎谁,不言而喻。于是,在欧美资本与军事力量横行全球的今天,距离中国一万多公里的非洲,却到处充斥在“China元素”。

在2018年中美俄全球领导力支持率的榜单中,非洲人民对中国的支持率为53%,比美国还要高出1个基点。

2007年,美军正式成立非洲司令部,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白宫颜面尽失。当美军向非洲各国提出司令部进驻问题时,却遭到了尼日利亚和南部非洲14个国家的强烈反对:司令部在非洲必然伴随有大量美军的到来,从而具备干涉他国内政的基本条件。

 

强盗走到哪里都是强盗,即便它穿上政府的“伪装”,也改变不了强盗的本质。

面对骑虎难下的局面,美国不得不把非洲司令部暂定在德国斯图加特军事基地。非洲司令部不能在非洲落脚,可见美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有多差!

虽然白宫已经清楚的意识到非洲对未来大国竞争的重要性,但资本极致逐利与极致剥削的天性,决定了美国无法在非洲奉行“放长线、钓大鱼”的政策。否则白宫无法向国会交代,企业高官无法向董事会交代。这不是战略眼光的问题,而是国家制度的问题。

卢旺达,一个年人均GDP不到5000美元的贫困小国,只是因为不想进口美国的二手衣服(其实是洋垃圾),居然也被美国贸易制裁了!1.7亿人做1.5亿美元的生意,还要被敲诈,你说美国佬愿意砸钱砸时间在非洲搞建设吗?

2018年,美国宣布对卢旺达进行贸易制裁

美国是强盗,美国人的思维也是强盗的思维:不解决问题,而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谁是美国在非洲推行霸权主义的问题制造人呢?

中国!或者说,中国对非洲的一些列基础设施建设,使非洲居民和政府双双产生了抵制美国剥削式经营的情绪。

中国是个大国,中国企业在非洲也是合法经营,美国无法用下三滥的招数,只能造谣。比如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开荒活动,使原始森林里的致命病毒外溢;再比如中国的借贷项目是附加政治陷阱的债务陷阱…

当然,相对于中国这个庞然大物而言,从非洲国家身上更容易找到突破点。

毫无疑问,苏丹就是那个突破点!

苍蝇不叮无缝蛋。西方国家干涉他国内政的途径,往往是通过该国的问题而入手。苏丹这个国家什么都不多,就问题多:宗教信仰、种族问题、产业结构、强人政治…每个问题,都具备把苏丹推入深渊的条件。

强人政治:1989年,巴希尔通过政变上台,至今统治苏丹30年,权力高度集中。

种族问题:北苏丹地区主要以阿拉伯混血黑人为主,而南苏丹及西部达尔富尔地区,主要是非洲纯种黑人。

产业结构:过度依赖石油,南部是产油区,但石油炼化设备却在北方。

教信仰:上台之初,苏丹内部矛盾重重,巴希尔希望通过宗教信仰的力量,把全国团结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但苏丹历史上是个多教派国家,强制推行宗教单一化政策,更加深了国内各民族间的间隙,并为日后南北苏丹的分裂埋下伏笔(南苏丹信仰基督教和本土原始宗教)。

1993年,由于在石油开采权问题上得罪西方企业,苏丹政府遭到美国制裁。

为了化解美国制裁所带来的影响,苏丹开始与中俄等国家走近。90年代,以中石油为首的中国石油企业大举挺进苏丹市场,但苏丹政府却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

苏丹石油储备虽然丰富,但75%的产油区属于南苏丹地界,而国家主体却在北苏丹。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讲,石油炼化设备就建设在临近地区属最佳选择。但苏丹南北分歧很大,中央政府对南部的节制力弱。

如果石油炼化设备和产油区全部集中在南部,北苏丹对南部的控制力必然进一步下降。

所以,在苏丹政府的授意下,中国援建的石油炼化设施基本都留在北方。包括3000km的输油管道、一个每年炼油500万吨的炼油厂。

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中国从苏丹获得了发展所需的石油,而苏丹凭借着中国的建设,成为非洲地区为数不多的拥有石油开采-石油炼化-石油出口的全产业链国家。但美国却很不开心,于是借助种族问题肢解苏丹。2011年,南苏丹正式宣布独立。

以经济视角出发:巴希尔的倒台,是源于南北苏丹分裂后,北苏丹缺乏石油出口创汇而导致的既定结局。倘若以大国竞争的角度来看,却又是另一种情况!

苏丹位于北部非洲中部地区,周围与肯尼亚、厄尔特利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刚果(金)、中非、埃及、利比亚八个国家接壤,隔红海与沙特相望。9个国家,有6个都是地区大国,苏丹具有典型的兵家必争之地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苏丹毗邻非洲最大的自然资源集中地——大湖地区。

正因如此,控制苏丹不仅可以把地区影响力发挥到极致,还能更方便欧美资本集团进入大湖地区开采资源,可谓一箭双雕!

 

非洲大湖地区,指环绕非洲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基伍湖等湖泊的周边地区和邻近地区

4月13日,包括美联社、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媒体,都以“阿拉伯之春2.0”来形容苏丹的军事政变,这本身就揭露出西方势力所扮演的角色。要知道,始肇于2010年的利比亚危机,正是美国为扩大自身势力一手炮制出的动荡。

华尔街日报

我去年的文章就曾说过:以白宫出台非洲战略为标志,美国正式吹响“非洲集结号”,霸权主义扩张的阶段下必然有小国牺牲

苏丹,就是霸权主义扩张的第一个牺牲品!

苏丹政变再次证明:美国本质上就是一群黑帮强盗,他们历来奉行左手破坏、右手援助的政策,左右逢源两边取利。为了少数资本家的利益,他们敢于牺牲整个世界。

一句话——

哪里有美国在,那里就有动乱。

哪里有动乱,那里就必有美国在!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谢谢!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指挥部:美国动手了,又一大国开始动乱!|2019-04-16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