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瀚海狼山:6代机本质上都是独狼? |2023-12-11

图片

从一战期间飞机首次应用于轰炸与空战,一直到5代机作战,编队行动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所有飞行员在航校学习期间,飞编队就是最基本的学习科目。而且一个空中机群中,编队数量越多,则训练协调难度越大,对参与编队的所有飞机与飞行员的综合要求也就越高。飞机作战为何要编队进行?主要是来源于长期的战争实践。比如二战中就曾经屡次出现上千架轰炸机编队进行的战略轰炸;一次性投弹数千到上万吨,对地面被轰炸城市造成的综合性破坏甚至完全可以与原子弹的杀伤力度看齐。大规模的编队轰炸范围巨大,能让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人员、房屋、车辆都是逃无可逃。另外千机大轰炸也让地面与空中的防御力量顿时懵圈,几乎找不到可以反击的具体目标,只能盲目的胡乱开炮!

图片

这样无论轰炸效果还是自身的战损比,都远远好于单纯几架到十几架轰炸机的零敲碎打。至于战斗机编队作战,也是从具体的空战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最终得出的最佳方案。多机编队一旦遭遇对手,可以一部分保持在高空存留空战动能,另外一部分与对手的战机缠斗;保持在高空的备份机可以随时二次俯冲对空战能量已经严重消耗的敌机开展一击必杀。而到了雷达与超视距导弹决定胜负的时代,多机密集编队,容易隐藏本方机群的真实数量。即使对方在雷达屏幕上有所察觉,也容易误认为是雷达波束不够精确而造成的自然重影。这样就容易把4架来袭飞机误认为是2架甚至是1架。如果防御方只起飞2架战机去拦截1个雷达反射亮点,而这个雷达反射信号在进入导弹发射距离后,

突然分裂为4架甚至是6架。那么只起飞2架飞机去拦截的一方必然要吃大亏。不过到了特别强调隐身空战的5代机时代,这种多机高度密集编队已经基本不需要了。即使2架F22A编队出击,虽然名义上还要划分长机与僚机。但是两者在空中早就不是相隔几米到十几米严格编队飞行;而是前后相差至少数公里。主要在于2架隐身机高度靠拢,反倒容易造成雷达反射指标的瞬间放大。如果两者相隔数公里,则被同时发现的概率极低;同时可以采用A射B导的模式,更快的干掉空中的非隐身的对手。到了6代机时代,被顶级航空大家认为:连类似F22A这种双机相隔数公里出击的模式都不需要了。6代战斗机的有人机将完全都是全程独狼式作战。根本原因在于:首先是标准6代机一旦升空,飞行包线,

的范围就极大;基本是近乎大气层内外都会随意翱翔,而且空速变化也很频繁。这样的飞行状态下,如果硬性要求僚机必须随时贴近长机左右伴随,完全是强人所难;而且毫无必要。第二,任何双机或者多机编队,甚至包括A射B导,甚至是ABCD齐射E导,本质上都是传统数据链的协调。而数据链再升级,物理载体也是无线电磁波的一种。一旦有无线电磁波沟通就等于是信息源的自动外泄,就会被破解、隔断与干扰。这样6代有人机自身也暴露了。实际上6代机攻防需要全程静默,不发射任何主动或者被动电磁辐射,就是全程沉默的空中杀手。直到对手被击落仍然不知道发动攻击的6代机在哪里。那么全程无电磁辐射,6代机有人机如何指挥多架无人僚机整体攻防?其实无人僚机都是全程智能化。

无人僚机与有人长机之间、无人僚机相互之间,都通过类似心灵感应,或者说量子纠缠的模式进行信息交换,而不是6代机的后座飞行员拿传统的无线电遥控器来操纵他们。数架无人僚机往往会在有人机前半球数百公里就已经排兵布阵。此时要求全网必须无任何延迟的协调动作。这才是标准6代机体系中最难突破、也是最决定终极战斗力的单一系统。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瀚海狼山:6代机本质上都是独狼? |2023-12-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