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认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
(1)有效需求不足;(2)部分行业产能过剩;(3)社会预期偏弱;(4)风险隐患仍然较多;(5)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6)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会议对整体形势的判断是: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在这次会议后,新华社发的通稿,洋洋洒洒近5000字,其中有这么一段:
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新华社的通稿内容很丰富,我就不一一解读了,完全个人观点,几个亮点吧。
这次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
但稳,并不是不发展,还是要进。没有进,那就没有稳。
我的理解,改革是一场革命,必定带来阵痛。为了更好推进,有时要先立,再破。这样冲击小些,也避免蛮干乱折腾。
这次会议就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里面还提到了很多战略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数智技术、绿色技术……
我知道,网上也有一个段子,说你别再老提刺激消费了,我们兜里真没钱。
这当然是调侃。我看到,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此外,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下面提到了一系列的产业,说:
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中国确实已经走到了世界最前列,即便今年中国经济这么难,但中国新能源车仍旧产销两旺,还大量出口海外。
没有提房住不炒,而是直接说,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
当下的房地产,形势严峻,风险极大,大家都看在眼里。
有一条说,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一视同仁,而且是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还是要满足。
比如,加快推进“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这就是新的需求。
还有,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虽然“两个毫不动摇”,几乎每次重大会议都要说,但这一次还是要说,而且更具体。
请注意这句话: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
隔一段时间,社会上总有一些谣传,是不是要国退民进,是不是要整治资本家。说实话,我就经常被一些朋友问到,拿出中央政策来,但人家还是半信半疑。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说得斩钉截铁: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
对外开放是国策,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这方面都有重要部署。
比如,中央明确: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
比如,最后说,要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
我看到,不少外国朋友抱怨,你们中国人太方便了,现在都不用带现金,一个手机支付就全搞定了,但我们来中国,怎么申请手机?怎么移动支付?怎么方便地上网、入住酒店?
没有一流的营商环境,谁来中国投资兴业?怎么展现一个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
整体来看,如果单从会议公报的文本内容来分析,如下几点值得重视。
一是对中国经济面临问题及严重性的认识比过去要深。会议认为“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的说法,显示高层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问题比过去要严峻。
在我们看来,中国“有效需求不足”只是表象,但问题远不只是“社会预期偏弱”,而是全社会——民营企业、在华外资企业和消费者对国内经济的信心不足。为什么全社会的信心不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是中央期待地方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有更多创新实践。比如,会议指出,“要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此外,“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这些带有“实用主义”的看法,更多是希望地方在解决经济困境中发挥更多作用。
三是强调明年的经济工作在政策实施上要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在我们看来,协同联动一方面体现在不同政策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区域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实际上,今后的经济工作如果只是局限在行政区划之内,将会越来越难以获得成功,必须加强协同与合作。
四是今后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舆论引导,可能会比过去更严格。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这实际上是对今后的国内舆论定了方向,要多唱好,少唱空;多栽花,少种刺。在涉及中国经济的舆情方面,今后可能会有更多的官方指引或要求。
年底最重要的一次会议,确实信息量很大,如果细细解读,一个上午都说不完。
比如,“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还有,“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还有,“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当然,还有很关键的财政货币政策,说要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信息量都很大。
我们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还是要改革开放,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让全体人民都受益。
不久前,中国主动对六个国家实现免签,我看到,很多人感叹:这就是一个泱泱大国的气度。
这就是开放,是中国向世界释放的善意,更是一个国家的自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没有回避问题,说:(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更要看到,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中国的发展,哪有真正的一帆风顺?从来都是在挑战中突破,从突破中崛起。
但看看这个动荡的世界,看看俄乌战场,看看加沙战火,看看其他一些国家的折腾。中国,能有今天的和平稳定,还真是不简单。
我总觉得,今天的中国,只要我们上下同心,政策到位,不乱折腾,有什么登不上的山?迈不过的坎?
时间不等人,确实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还是那句话:“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