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抗中国,美国真是煞费了苦心。这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要求美国高科技业者形成联盟,和中国共同竞争。
从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以来,5年多过去了,美国不断催逼国内的力量,动员一切可能的资源,就是为了要彻底压制中国。
美国将对中国的博弈视为其全球霸权的保卫战。看看这些年来,美国如何动员其国内的可用资源,同中国在科技产业上竞争。
一,2020年,美国参议院提出《无尽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该法案要求美国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在未来关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半导体、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十大关键技术领域。
“无尽前沿”一词可以回溯到1954年,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科学顾问Vannevar Bush,他发表《科学:无尽前沿》报告。该报告最后催生了NSF,构建了美国战后科技创新体系。正是基于该报告的建议,美国政府长期持续对科研投入,奠定了美国长年以来在全球科技的领先优势。
美国国会的想法是,要复制过去成功的经验,再一次地搞一个新的无尽前沿法案。202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此一法案,并且有了新名称:《2021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
二,2022年,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和《削减通胀法案》。这两个法案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三,2023年1月,美国众院通过一项压倒性决议,成立“美国与中国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以制定全面的策略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
四,2023年12月初,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指责美国英伟达公司。由于美国商务部在之前,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高端芯片出口,因此英伟达公司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了三款芯片,以符合美国商务部的要求。
但雷蒙多却勃然大怒,批评英伟达此举是对抗政府的行为。雷蒙多警告说:如果英伟达向中国出口此类芯片,“我在第二天就会立即管制这些芯片。”
五, 然后就是这一次,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到硅谷访问,向硅谷企业喊话:要美国科技产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联盟,好全方位地同中国竞争。这完全不是国防部的业务,岂不是越俎代庖吗?
看到了吧!美国对华斗争,从特朗普时期的政府力量,延伸到两党国会。这已经是动员了美国整个政界的力量。
2019年,当中美两国在贸易谈判上陷入僵局,一些人士警告,美国对中国的斗争不会停下来,中国得要当心了。
不管这些警告是出于善意的提醒,还是等着看好戏,总之,美国政界不满足于现阶段对华的争斗。
一,美国发起对华争斗将近六年了,问题就是,在这六年期间,除了芯片制裁外,美国一直未能获胜。这是美国的一大问题。
不论是贸易战、香港议题、投资限制、人民币汇率、中概股、科技标准等,美国都无法取胜。现今,美国只剩下芯片封锁和“台湾牌”可以打。
但即便是美国最趁手的芯片战,中国也逐渐摆脱美国的封锁。华为于2023年8月下旬,推出Mate 60 Pro手机,显示了中国在芯片产业链的能力。尽管仍然赶不上美国,但追赶的势头已经出现。至少中国芯片产业链已经从成熟制程工艺,迈进先进制程工艺。
也就是说,就算是美国最为拿手的芯片产业,美国也已经封锁不了中国。这是为什么雷蒙多这么紧张的缘故。
甚至于,美国一些政界人士已经出现了歇斯底里的现象,以至于我们看到了商务部长雷蒙多斥责英伟达,以及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跑去硅谷劝说美国高科技产业的现象。
二,除了直接的战争外,美国同中国在各个领域的争战将近六年,仍然不胜。这是自二次大战以来美国从未有过的现象。
二次大战以来,美国经历过苏联在军事和太空科技的竞争,也经历过日本在汽车和半导体产业的挑战,但美国都一一将对手打败。
至此,美国的强大,美国无可打败,美国例外论总是被一些历史学家和战略学家们津津乐道。
但唯独遇到中国,美国的例外轮就例外不起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是越来越不例外,美国也似乎无法避免历史上帝国衰亡的宿命。
怎么说呢?上个世纪,美国透过1986年的美日半导体协议,和1991年第二次美日半导体协议,就轻松将日本如日中天的半导体产业给打了下来。说轻松,那时候还真的轻松。就只不过是迫使日本签订协议,“事情”就成了,搞定了。
但是,同样的剧本,遇到中国却不灵了。你说美国气不气?但美国就是无可奈何,只能眼见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日渐茁壮。
比这个更气人的是,美国在当年把日本半导体产业打下来的时候,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起来了,因而分食日本原有的市场份额。
但是,中国在半导体产业日渐崛起,不仅将抵御美国的封锁和制裁,反而还把韩国的半导体给压了下去。
中国半导体产业如果真的崛起,那可会一竿子把那些参与美国对中国芯片封锁的盟友,都给打下去。这才是最令美国恐惧的实力。
今天暂且不说金融和去美元化方面,就以科技产业来说,美国的一些优势项目渐渐流失,能够真正领先中国的科技产业所剩无几。就连人工智能方面,美国也要依靠限制高端AI芯片对中国的出口,来保持优势。
只能说,美国很想要保持对中国的科技优势,但前景不乐观。
正是因为如此,美国整个政界动员还不够,集合政府的力量仍然感到不足,于是,就把脑筋动到美国的科技业界,因为政界的力量不够。面对中国的科技竞争,美国再次面临Sputnik Moment——苏联人造卫星震撼时刻。
Sputnik Moment是上个世纪,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当时把美国吓坏了,因而立即动员,改革美国的教育体系,广设实验室和研究室,要急起直追苏联的太空科技。
所不同的是,当时的苏联是在太空科技领域领先美国。而美国现在的科技水平却是领先中国的,这岂不怪哉?
非但怪,而且还不合理,对吧?哪里有科技领先者,为科技落后者所震撼呢?这真的会把人气死。
而且,非但气死老美一些人,还会把那些看衰中国科技发展的网军、1450、时事评论主播给气死。那些人的说法大家也多少看过、听过,我们就不赘述了。
这一点我非常不看好,科技业者从事科技研发,不外乎是下列的动机。
一是企业为了赚钱,科技和工程人员则是讨生活,获得该有的薪资报酬。
科技业者哪里会理会美国政客们的要求?更何况,美国政客的要求合理吗?当初不是那些政客们说,科技无国界吗?
又,不就是美国政府、社会鼓励创新吗?发展出来的科技产品不是要卖到市场,给社会创造价值,促进人类生活的便利吗?
好,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起码要让企业能够卖自己的产品,这不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吗?
这下子可好了,美国政府说不给卖了,不让人赚钱了,成吗?
这些美国政客又不是科技业者的师长,也不是其父母亲,凭什么来指导,凭什么不让卖?
尤其是不让业者赚钱,偏偏中国又是个大市场,美国政府的说服力自然不够。美国科技业者不会听从政府的要求。
当然,美国政府可以采取强制令,禁止科技业者对中国销售,却难以命令科技业者联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
但是,这样做会成功吗?这几年美国对华芯片禁运,给出了最佳答案,美国封锁不了中国,只是迟缓一下中国在科技产业的发展而已。
但到头来,中国还是能够做出相关的产品,发展出相关的技术。
举一个例子,2023年1月,美国戴尔计算机决定逐渐减少从中国采购计算机零部件,并且计划于2024年底前,全面停止使用中国生产的芯片。
这个消息出来的时候,许多人可能认为,这会带动美国一波的风潮,一些美国企业将会跟进,逐步弃用中国生产的芯片和零部件。
不要搞错了,戴尔公司没有那么爱国。戴尔之所以会做出如此的决定,是因为戴尔公司有庞大的政府部门业务,有许多政府合约,由于全球计算机市场销售下滑,戴尔此举只不过是为了稳住来自政府的合约。
看看戴尔计算机后来的结果,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的统计,中国第二季度计算机出货量排名,戴尔销售量暴跌52%,被联想和华为甩开,市场份额从14%下滑到8%,创下近年来的新低。
很简单的结果,戴尔想要美国政府的市场,那就会失去中国的市场。
其实,如果美国真的想要让科技产业全面动员,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美国倒不如考虑一下改变体制,向中国的体制看齐,向中国学习。
美国不是已经向中国学习了吗?2021年,美国向全球宣布美国版的基础建设计划,“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
美国也跟着大搞《芯片与科学法案》,和《削减通胀法案》的补贴计划。
今年4月,沙利文在布鲁金斯学会演讲,主张结束1989年的华盛顿共识,倡议新华盛顿共识。而沙利文的新华盛顿共识只不过是为拜登政府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和《削减通胀法案》辩护,为其贸易保护主义和政府干预企业活动做辩护。
然而,美国想要学习中国的举国体制,首先得要解决工会的问题,前阵子美国汽车工会大罢工是不行的。
沙利文和美国如果想要向中国学习,那就学得彻底一些,不要想着既维持资本主义,又行计划经济的里子。
满清末年的时候,清政府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看来,美国现在也想要搞一套新的资本主义为体,社会主义为用,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路子。
最新消息,日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英伟达“能够、将会且应该向中国出售AI芯片,因为大多数AI芯片将用于商业用途”,只有那些“最精密、处理能力最高的AI芯片”会被列入禁售清单中。
看来,雷蒙多这位对华鹰派也撑不住了!毕竟,举国体制不是人人可学的,想学也学不来。
最后一个思考问题,为什么中国的举国体制其他国家学不来?请您在留言区留言,谢谢!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