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一直强调拥有300万吨的家底,是成为世界级大海军的绝对门槛。眼看过几天就要日历翻篇了,每到年底必然盘点存量写总结,那么到目前是否已经拥有300万吨的存量呢?前几天刚刚提到:仅仅当前的“舾装舰队”就明显超过23万吨之多。要知道23万吨这个数字,单独拿出来也能排进全球的前10名。一般来说,目前舾装的这23万吨,最快的在6个月之内,最慢的在18个月之内就会全部交付正式服役。因此这里不妨稍微“作弊”一下。也就是把这23万吨“新锐”也全部算进去,看看总量距离300万吨的门槛到底还差多少?为了统计方便,不妨先分出几个大类:第一,自然是一等航空大舰。其实有资格按照省级行政单位命名的都算是一等大舰。目前一共有7艘之多了。仅仅这一大类,
已经拥有38万吨!超过了全球前5之外的所有国别的海军总规模。然后第二大项是主力驱逐舰队,总数已经高达50多艘;其中8成以上都是全新的有源大盾。仅仅有源大盾的这个单独类别,其实已经稳居全球第一。全新的这4X艘有源大盾,总吨位已经接近40万吨;再加上11艘老式的非盾驱逐舰,合计总吨位大约在47万吨上下。第三大项,自然是护卫舰。4500吨级的主力中型护卫舰自用的已经有34艘;还有两艘新下水的,满排在6000吨以上的新大护,计16.5万吨。另外1500吨级的轻护还有60艘上下。这还是一次性隶转了20艘基本型去当公务船之后的结果。60艘合计9万吨,另外还有11到12艘老式护卫舰,计3万吨。因此护卫舰这个第三大项的总吨位在28.5万吨。第四大项,则是两栖舰队。
按说4艘4万吨级以上的两栖攻击舰自然是两栖舰队的核心力量,不过前面已经作为一类大平台单独统计了。这里就只算8艘船坞登陆舰外加数十艘中型登陆舰。按说两攻与坞登内部携带的LCAC气垫船与其他的中小型登陆艇也应该算吨位,这里就直接省略了。8艘坞登算20.8万吨。而各种中型坦克登陆舰总量庞大,总吨位粗略的统计为30万吨之巨。当然还有4艘野牛气垫登陆船,算2000吨的排水量,只不过在庞大的两栖总吨位中占比太小,再次忽略不计。两栖水面舰队不算4艘两攻,也已经有50.8万吨,位居全球第二。第五大项,就是水下的黑鱼部分,又分为常规鱼与非常规鱼。非常规鱼密级很高,只能大致统计。但是两者相加的总数量居然也是一个按照国别统计的世界第一。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80艘。
而超级大国的74艘全核黑鱼只能在数量上屈居世界第二,当然纸面吨位上仍然是世界第一。不过其中65%的美式老式核鱼都不能出海作战了。现在基本是按照退役1艘常规鱼,就立即补充2艘非常规鱼的比例来进行替换,因此水下总吨位很可能已经越过了40万吨这个门槛。第六大项,就是各种轻型水面作战舰艇,包括已经为数不多的“黄水战列舰”以及022一类的隐身导弹快艇。虽然吨位不大,但重要的实战作用仍然不可忽视。毕竟超级大国当前也热衷于搞飞潜快了。因为量多而分散,这里粗略的统计为2万排水吨。以上6大项,包括了所有水上水下的主战舰艇。总量合计206.3万吨。这200多万吨都是实打实的一线作战舰艇。如果外界要故意贬低某方的实力,则只统计这类口径;但是同时却宣传:
超级大国海军还有纸面上的500多万吨,暗示前者还不到后者纸面总吨位的4成。而超级大国的所谓超过500万吨,是把庞大的补给与后勤舰队都统计在内的。本着口径一致的原则,自然也要统计补给与后勤舰队。也就是第七大项,补给舰队。目前有12艘全新的主力补给舰,还有大量的运油船、岛礁补给船,合计在50万吨上下。距离超级大国100万吨级的补给舰队基本是一半的规模,同样稳居世界第二。不过超级大国的补给舰近些年的活跃度极低。全球第二补给舰队的实际出动吨位反倒是相对领先的。最后第八大项,也就是各种后勤船只。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侦察舰,武器试验舰,潜艇救援舰,各种水声船,大型和中型医院船,国防动员舰,军用半潜船,打捞舰,船坞修理船,扫雷舰,特殊双体船等等。
这些“边缘”舰只看似杂乱,实际上却是综合战斗力形成的极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其统计吨位,也直接决定了当前到底有没有过300万吨这个门槛。因为如果这个第八大项计40万吨,那么总量就是296.3万吨,等于再多造一艘4万吨的两攻才过300万吨;如果所有辅助船算45万吨,那么当前就已经越过了。最终的结论就是:在今后的18个月之内,肯定会在不知不觉间突破300万吨,这个在绝大多数普通海军看来比登天还难的极限。这还是平平淡淡没怎么发力的结果。再稍微努力几年,就是“整个地球完全可以足够容下两大国的1000万吨”!果真如此,将置全球雄心同样爆棚的般若波罗多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