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最厉害的是海军,空军肯定要跳起来。但海军是senior service,空军成立最晚(不算太空军的话),在争风方面只好吃瘪。美国海军下一代驱逐舰如果不是“抄袭”055的话,至少以055为样板,说美国海军开始抓着兔子尾巴过河不为过。
现在轮到德国了。从普鲁士时代开始,德国一直是陆军最厉害,德国陆军装备也傲视天下。但现在德国最新的Skyranger自行高炮也“抄袭”中国的PGZ-12了。
德国计划购买一些Skyranger,用于向乌克兰提供
中国早就有类似的PGZ-12轮式单管自行高炮了
若干年前,美国陆军开始力推C-RAM概念,RAM为火箭弹、炮弹(主要指榴弹炮那样的高弹道炮弹)、迫击炮弹,C指“反制”。
C-RAM是从反游击开始的。游击队用火箭弹、迫击炮弹时不时打一阵,然后跑了,很恼人。直接伤亡不是最大的问题,但累计伤亡不可低估,对士气和民心的损害更大。
火箭弹、炮弹、迫击炮弹都是相对简单而且高抛的弹道,相对慢的速度,拦截并不难,属于典型的近程放空问题,小高炮、防空导弹都行,难的是随时和低成本。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巡飞弹、巡航导弹也加入了C-RAM的目标行列。
现在,C-RAM压力最大的是以色列和乌克兰,两者还有不同的特点。
在以色列这边,哈马斯火箭弹量大、密集,但发射阵地集中、明确,可以“堵着门口打”,所以“铁穹”是最适合的武器,未来还将发展到“铁光”,用激光武器代替拦截弹。
在乌克兰这边,前线的炮弹、火箭弹、迫击炮弹拦不过来,只有靠部队的工事、机动和反炮兵火力硬挺。但是后方基地和城市的无人机、巡飞弹、巡航导弹攻击不胜其烦。
Skyranger应运而生。
德国早就有“猎豹”双35自行高炮,这是70-80年代西方自行高标的标杆。
“猎豹”有两门35毫米炮,射程、射速、精度达到很好的平衡,在自带的雷达和光电系统制导下,可以精确命中飞越的低空飞机。但在冷战结束后,大批退役了。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一些“猎豹”被送到乌克兰,应该也发挥了作用,但数量和性能都不够,毕竟技术老旧了。重型履带式车辆的使用成本高,维修工作量大,乌克兰继续新的C-RAM平台。
乌克兰向以色列求援“铁穹”,以色列出于种种考虑,没有答应。幸好以色列没有答应,在与哈马斯的战争中,这些“铁穹”真是“一个也不能少”。
出于自身和援助乌克兰的需要,德国新研制了Skyranger。模仿PGZ-12,采用轮式底盘,既可以装在卡车上,也可以装在轮式装甲车上,炮塔模块达到较高的通用化程度。当然,有需要的话,装在履带式平台上也没有问题。
与“猎豹”不同的是,采用单管35毫米炮。
在“猎豹”时代,拦截高性能低空飞机是主要任务,飞机的抗打击性相对较好,过顶速度快,需要强大、密集的火力才能打下来。但现在,火箭到、炮弹、迫击炮弹的目标小,也脆弱得多,无人机、巡飞弹、巡航导弹更加缺乏抗打击性,命中即击落,问题性质变了。
在高性能雷达、光电、火控的制导下,弹道性能很好的单管35毫米高炮就有足够把握击中目标,转膛结构也保证了足够高的射速。双管降低为单管后,系统成本、重量降低;炮耳和后座机构的位置从两侧“悬挂”在外,改为“坐进”炮塔中央,受力方面也有利得多,结构上、射击稳定性方面都更加友好。
在武器方面,Skyranger既可以单管35毫米炮,也可以单管30毫米炮加2-4发“毒刺”一级的防空导弹。
30毫米炮版本,带两发防空导弹
有意思的是,Skyranger采用贴在炮塔四周的S波段主动相控阵雷达,随时保持360度监控。这是主动相控阵雷达白菜化后的产物。
Skyranger也代表了北约重新重视野战防空,乌克兰战争打醒了欧洲人,也打怕了欧洲人。
相比之下,美国陆军依然在犹豫中,先前差不多已经决定装备“铁穹”了,但被乌克兰的战场现实又打迷糊了。
美国陆军的问题和以色列、乌克兰都不一样,重点是前线部队的防护。“铁穹”有点小贵,Skyranger则覆盖地域太小,携弹量也有点捉急。35毫米版射程4000米,射速1000发/分,携弹量200发;30毫米版射程3000米,射速1200发/分,携弹量252发。换句话说,实际上覆盖一个营的有效作战地域都不大够用。
重要的是,立足于大国战争的话,重点不是C-RAM,而是反炮兵。
大国战争的炮兵不会零星骚扰,而是要打多少个弹药基数的。这就有了反炮兵的机会窗口。只有打掉对方的炮兵,才是最有效的C-RAM。这和反游击不一样,要么神出鬼没,要么在和平时期不便先发制人。
中国也一样,立足于大国战争,反游击式的C-RAM意义不大。所以PGZ-12尽管研制成功,并没有得到大量装备。有这个功夫,大量装备181、191榴弹炮不香嘛。
PGZ-12毕竟是10年前的,没有炮塔周边雷达这样的“炫活”。但中国相控阵雷达都用于防野猪了,自行高炮装备上不过分,只是非重点、不上这个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