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废话,直入主题,讲点浅显的东西。
要知道中国未来怎么发展,就要看现在中国的基本盘。
先说硬件。
目前中国高铁总里程是4.5万公里,铁路总里程15.9万公里,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建成约80%,高铁已经是世界第一。
按照中国铁路中长期规划,到2035年,中国总铁路里程达20万公里,其中高铁达到7万公里。
铁路到时将实现中国版的现代化,城区20万人口以上城市,铁路将全部覆盖。
但换个角度来看,中国铁路未来建设空间不多了,到2035年基本就很少有建设,主要是维护问题了。
公路这块,按2023年底交通部发布的数据,中国现有公路总里程535万公里,高速公路17.7万公里,也是世界第一。
目前我们高速公路还有2.8万公里待建路段,3万公里繁忙路段需扩容改造,11万公里普通国道需建设改造。
按2022年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公路网规划》,到2035年,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将达46万公里。
中国公路建设的空间也不多了。
民航就不一样了,截止到2023年,中国有43家航空公司,拥有在役民航飞机4186架,目前排名世界第二,数量仅次于美国的10002架。
按中国商飞公司的预测,到2035年,中国机队将达8139架,占全球机队18%,单通道喷气客机5232架,双通道喷气客机1904架,喷气支线客机971架。
中国未来20年,将交付6865架客机,总价值9293亿美元。
跟铁路和公路不一样,航空方面中国将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就是还会有很多钱投入民航,很多人将会在这里赚到钱。
再看房地产。
中国现在城乡共有6.6亿栋建筑,其中90%在农村,城镇只有4700多万栋,城镇这些还包括办公楼、工厂、酒店等,住宅只是其中一部分。
由于年轻人全往城里跑,农村都空心化了,我每次回湖南农村,都只看得到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扎堆在屋檐下晒太阳,等他们去世后,将来一个村都找不着仨人斗地主,那些房子基本也没人要了,我们就不讨论农村房子了。
只看城镇,目前住宅存量3.63亿套,共计313亿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34.7平方米,套户比是1.09。
美日德英四国的城镇套户分别是1.15、1.16、1.02、1.03,中国整体数据已经跟他们接近,具体分成各个城市来看,一线套户比是0.97、二线套户比是1.08、三四线是1.12,其实就是一线住房紧张,二三四线城市情况还好。
中国北上广深的房子问题确实让人痛苦,但是长沙、武汉、郑州、成都就还好。
后期中国的城镇建房,将更多的是自我更新,比如将2000年前的破旧老房子推倒重建或重装,这种需求约有100亿平方米。
也就是说房地产还有一定发展空间,但不再是以前那种密集发大财的行业。
软件方面,按七普数据,中国现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亿,其中7748万人接受过本科教育,占总人口的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3亿,初中以上学历的为4.87亿,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9亿。
七普已经过去四年,由于每年都有上千万大学生毕业,这个数据应该变化很大,大学毕业生已越来越多,而中国每年有约1000万老人死亡,去世的都是小学初中文化为主,整个国家人口的文化程度正处于快速更新期。
我们现在有点像1970年代的日本,正在普及高中教育,推广大学教育,人口素质上来了,人的要求也高了,就不可能再天天埋头做低端产业。
读书少但能吃苦耐劳的中老年也慢慢离世了,能在外野吃苦搞基建的人,肯定一年比一年少,刚好我们的基建也快饱和了。
这种情况跟美国当年也很像,美国人搞基建也是一代人吃苦,下一代人就搞不动了,现在你叫这波美国人去工地吃苦试试?拉都拉不动的。
中国也一样,上代人把上代的苦吃完,下一代人,就必须开拓承接新的产业链。
虽然教师、外卖小哥、医生、律师等容纳了大量就业人口,但这些有点像一家公司里的财务、后勤、行政等人员,公务员有点像公司里的管理层,负责指挥全公司往哪个方向发展,而帮助公司赚钱发工资的,则是生产和销售人员。
中国一直有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物流、家电、建材房地产、互联网这些大产业,产业重心就是在这些行业中发生转折。
以前我们发展重心是建铁路、公路、盖房子,搞轻工制造业、低端电器、手机、汽车等,所以我们大量就业人员,集中在衣鞋、水泥、建材、建筑这些方面。
发展到现在,这些产业有的必须放弃,有的必须升级,有的必须创新,有的必须走出去。
像大基建里的铁路和公路,离饱和没多远了,以后就没那么多热火朝天的工地,干的都是修修检检的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