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牲队长:俄式军工业是怎么被阉割的?|2024-02-04

一场俄乌战争,把俄式军工业的底裤都掀开了。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在强大的外表之下,俄式军工业的底裤所遮挡的地方,竟然已经被阉割了。它的强大,不过是一群太监上青楼,有心无力了。为什么俄军会如此拉胯?俄式军工业究竟是怎么被阉割的?


从俄乌战局来看,俄军打了一场苏式纯血版的机械化战争,几乎没有信息化可言,绝大部分的主战武器都来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联技术。首先,我们看陆军工业。俄军吹嘘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除了极少数投入乌东战场外,它陷入了难产。正常来说,一款研制成功的主战坦克,面对一场大规模战争时,不应该停产,而应该全面量产。可在西方制裁后,T-14“阿玛塔”坦克停摆了,生产不出来了。




T-14无法量产,还可以归咎于技术太先进,俄军工专家一时半会儿搞不定。可是,为什么T-90M主战坦克也被迫降级了?T-90M主战坦克的核心零部件配备的是法国的“凯瑟琳”热成像仪。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俄制的T-90M主战坦克会安装法国“凯瑟琳”热成像仪?这个事特别有趣,它起源于印度。一开始,俄军对印度出口T-90S主战坦克。印度发现,这T-90S的热成像系统太差了,比不上法国的。印度买了俄制T-90S坦克后,就找法国订购了一批“凯瑟琳”热成像仪。


图片


俄军一看,这玩意儿好啊。印度都装上了,俄军岂能不装?于是,俄军就找上法国,双方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生产“凯瑟琳”热成像仪。但俄乌战争打响后,法国就断供了。没了“凯瑟琳”热成像仪,T-90M坦克就失去了灵魂,怎么办呢?俄军就只能生产阉割版的T-90M了。名字依然叫T-90M,但性能就跟T-72差不多了,它的核心技术又回归到苏联时代了。


在俄乌战场上,投入最多的坦克不是T-90,而是T-72。俄乌战争发生于2022年,但它的军工技术则停留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T-90、T-72、T-64、T-80等坦克,BTR和BMP步兵装甲车,“龙卷风”以及“冰雹”火箭炮等,全部都是苏联的技术遗产。俄军工业所谓的“现代化”升级,其实就是从西方购入一批先进的电子系统、光学系统和芯片等,重新组装。它外面披的是俄式军工的皮,但里面安装的却是西方的“心”,对美法德依赖度最高。


图片


天然气是俄罗斯的核心工业,然而,俄罗斯却生产不出大型燃气轮机,依赖于德国进口,连维修都要靠加拿大。被逼得没办法,才来中国购买了20台GT-25000燃气轮机。而这台GT-25000燃气轮机,则是苏联研发完,却没有量产,留给了乌克兰的技术,中国从乌克兰购买过来的。


这就涉及到俄军工业的第二条路线了:考古路线,也就是去挖掘苏联技术,把30年前的苏联技术恢复过来。比较典型的案例有图-95、图-160以及伊尔-76运输机生产线的重建,还有忽悠印度投资,恢复了“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的维修能力,并重建了米格-29K生产线。这些技术都是苏联研发出来的,但在苏联瓦解后,供应链断裂了,很多零部件工厂都分散在了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


图片


在俄乌战场上损失特别大的卡-52直升机,也是走的考古路线。它的发动机来自于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乌克兰就断供了卡-52的发动机。从2014年开始,俄军工企业就花了8年时间,才重新解决卡-52涡轴发动机的国产化问题。这两条路线,都是不合时宜的。


第一条现代化路线,过于依赖于西方技术,核心技术都被西方卡了脖子。这直接导致俄式军工的蛋蛋被捏在了西方手里,西方断供核心技术以后,俄式军工就又被打回了苏联时代。


第二条考古路线,本来就是恢复30年前的苏联生产线。俄罗斯的考古式军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上文中提到的图-95、图-160、伊尔-76运输机、卡-52涡轴发动机以及伊尔-78空中加油机等,都是考古成功的结果。也就是说,俄式军工努力了30年,也就是追回30年前的苏联技术水平。在现代化、信息化、电子化方向,俄式军工没有取得太多的突破。


图片


芯片工业、软件工业、航空工业、通讯工业以及电子工业等,全部都落后了。今天的俄罗斯,是一个伪装的军工自主强国。本质上,它是躺在苏联的技术金山之上,不断往30年前挖掘,再植入西方先进的电子芯片技术,才包装了一个强大的外壳。


俄罗斯这个国家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每一次崛起,都是建立在无数俄国人流血牺牲之上的。日俄战争、巴尔干战争,送走了沙俄,二战成就了苏联。这一次俄乌战争,既暴露了俄式军工的软肋,却也为俄式军工的查漏补缺,打出了经验值。


图片


从俄国上千年的历史来看,人们可以嘲讽俄军的拉胯,却无法小瞧俄罗斯民族的忍耐力与爆发力。

赞(12)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牲队长:俄式军工业是怎么被阉割的?|2024-02-0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