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华社报道了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原空三师空九团一大队)即著名的王海大队的事迹。
文中有一段话:
“一场重大演练任务中,飞行员陈鑫浩遭遇数倍于己的“敌机”拦截,陷入重围。他与战友在联合作战体系支撑下,快速感知战场态势,协同分配打击目标,以“零损伤”击落大量“敌机”!
当时创下新纪录的陈鑫浩,刚刚完成歼-20改装。”
陈鑫浩的这一纪录在2020年9月14日的《解放军报》头版就曾经报道过。只是当时没有提战斗机的具体型号,只是以“新型改装战机”一带而过。而且出于某种考虑,配的图是歼16。三年后的今天可以还原出正确的型号了。另外当时提到击落的“敌机”数字是17架。
毫无疑问,当次演习时陈鑫浩对阵并击落的是非隐身机。否则不可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战损比。而且还有“联合作战体系支撑”,应该就是得到预警机的支持。而“快速感知战场态势,协同分配打击目标”估计就是指在高速数据链的支撑下,歼20飞行员可以迅速了解空情态势,并交换信息。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美军用F22与非隐身机模拟空战后的结论:隐身机在空战中可以轻易碾压非隐身机。
文章还提到:“空中加油课目,“王海大队”从摸索空中一次加油,到实现空中多次加油,飞行员不断挑战生理心理极限,歼-20持续制空作战时间被一次次突破。”
我估计这个“空中多次加油”的新增科目是为了提高在某岛东部拦截美军轰炸机的能力。因为美军轰炸机进入战场的时间不好把握,只能采取歼20长时间待机的办法。歼16虽然也能参与拦截,但面对可能出现的美军隐身护航机比如F35,歼16是没有多少机会的,而歼20就可以。不过从本土起飞到某岛东部的待机海域,歼20至少也要飞一个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多次空中加油延长待机时间就成为必然。
报道中还有一段文字也很有价值:
“王海大队曾经历过一场“异常惨烈”的指挥对抗推演:刚开始不久,双方就陆续出现重大战损,对抗仅持续了50分钟就被导演部临时叫停。
这是一次在新引进的空战模拟系统支持下,展开的虚拟化空战推演。”
能够出现"异常惨烈"并且"重大战损"的对抗,估计是隐身机之间的对抗。还是说明中国空军最为关注的是歼20与美军F22、F35之间的空战。由于双方隐身机的技术水平大体相当,那么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飞行员的战技术水平了。所以王海大队这种一线王牌部队应该也承担了探索隐身机之间对抗空战战术与战法研究的任务。而空军试训中心这样的单位可能是探索更为新潮的概念,比如隐身有人机与无人机搭配空战之类的。
行文至此,谨祝愿英雄的王海大队及中国空军在提升战斗力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