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孤烟暮蝉:不想年味越过越淡,我们需要找回过节的仪式感|2024-02-14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新年好啊!孤烟暮蝉在此,给各位同志和朋友拜年了!
岁月常新,情谊永存。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如龙腾飞,事业兴旺;如龙入海,生活富足。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幸福!
这大过年的,咱们也换个口味,就不聊那些大国博弈之类的话题了,松快一点,随便聊两句。聊点什么呢?不如就聊聊和节日有关的话题好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现如今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氛围感是越来越淡了。你比方说过年吧,乡村或许还热闹一些,城市里,尤其是一线城市,年味是越来越淡了。

图片

一方面,因为物质生活的快速提升,过年过节的喜悦感和期待感是真的没法和以前相比;但另一方面,现如今过年过节的文化感和仪式感,或者源于主观原因,或者源于客观条件,也确实是在一步一步地被我们主动放弃。

比方说今年初有一个舆论热门话题,有不少夫妻是异地家庭,夫妻双方只能各自回家过年,有专家表示:“夫妻分居型”春节没什么不好。
说白了,“夫妻分居型”春节没什么不好这种说法,你倒也不能说它不对,但毕竟这不是没办法嘛。男女双方来自不同省市,夫妻又在第三地生活,各自回家过年是个没办法的办法,只能互相理解妥协。
以我们现在的生活形态,除了广东、福建的一部分地区之外,也已经很难看到祭祖、祭灶、游神、庙会、舞龙舞狮、生旺火,这样的传统的过年文化和社交活动。绝大多数城市市区,烟花爆竹也不能放。
其他节日也一样。现在过节就是买买逛逛,家人聚会吃吃喝喝。
仪式感、文化感、社交功能,在现如今的节日里,在逐渐消散。
这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尤其在一些洋节,因为消费文化受到了商业的欢迎,在变得越来越强势,很多人都感觉,西方文化正在挤占中国文化的空间。
比方说去年底,过不过洋节?过不过圣诞?又一次成为了舆论热门话题。

我们需要提防圣诞或者其他洋节吗?
我个人认为其实没什么必要。
中西方影响力最大的节日,基本上都是年代长远的传统节日,我们中国多源于祭祀,西方多源于宗教。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根源是不同的文明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比方说春节、龙抬头、清明、端午、七夕、重阳、冬至等等,出现的源头都是祭祀。在此基础上,再发展出具有文化感的节日仪式和具有社交功能的节日活动。
西方传统节日以英国来举例:和耶稣基督有关的,就有“神圣星期四”、“英国母亲节”、耶稣受难日、耶稣升天节、煎饼日、圣诞节。和宗教人物有关的,有“情人节”“圣帕特里克日”“圣乔治日”“圣戴维日”等等。

图片

我们中国文明的核心是敬天敬祖,我们推崇的是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伟人,我们最看重的是家庭、宗族。我们的文明是建立在对社会架构的设计基础之上的。我们的文明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

西方不相信人性,所以西方需要和神签订契约,以神的名义来团结社会。
中西方的节日从根子上就是不同的,我不觉得我们有必要为此过分担心。冲击肯定会有,但是远不至于说会动摇我们的文化根基。
虽然我年纪上来之后不少观念也开始逐渐显得有些保守了,但是在过节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替咱们的年轻人说两句。他们过圣诞节,其实也就是取个节字,找个借口购物消费,找个借口聚会社交而已,中国的圣诞节,只有那个“节”字有意义,基本上和耶稣基督的诞辰没什么关系。我也没见有人会在圣诞夜跑去教堂去忏悔自己有罪的对吧?反倒是咱们的酒店,倒是年年这个时候的订房率都稳步上升。从某种角度上讲,这其实还算是在为提高我们现在的低结婚率、低生育率在做贡献呢。
再说了,圣诞节在西方都是文化意义,社交意义远大于宗教意义。过不过洋节?过不过圣诞?这样的担心,无非是中西方文化方面的竞争。比文化的连续性和历史积累,我们中国要更有信心才是。
咱们就拿一个历史文物来举例子吧——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件世界四大石碑之首的文物告诉我们,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在大唐的时候就来我们中国了,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名臣房玄龄奉旨举行的迎接仪式,建了教堂、规定了教士的人数上限。

图片

海纳百川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这一道坎我们是早晚要过的。鲁迅说的拿来主义,大抵其实也有这层意思。

文化上无比自信的大唐,在迎来景教之后,甚至就连朝廷有时也会凑一凑圣诞节的热闹,给满朝文武分金派银,大家一起过节。这种节日活动,同样取的也是圣诞节里的那个“节”字,和圣诞本身没有半毛钱关系,本质上就是一个官方的团建活动而已。
文化上无比自信的大唐,是不会畏惧和外来文化进行竞争的。
反过来跑到中国传教的这支基督教分支,其实是挺弱势的。在翻译、解释基督教教义的时候,他们大量引述、借鉴了中国儒释道的一些概念。主动搞起了基督教中国化。但最终也没在历史中传承下来。
中西方文化的竞争,1000年前已经有结果了,没道理只有古人行,我们不行。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增加节日里的中国元素,找回我们过节时的仪式感,又或者是为其赋予新的仪式感,做大节日里的购物消费和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甚至,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借用圣诞节之类的洋节的节日元素,把它们转变成真正的中国节日。
举个例子,其实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最初源头,是佛灯节。这个节日是源自于古代印度的,是跟随着佛教一起进入中国的。现在的印度也有这个节日的另一个版本,就是印度排灯节。
但我们看看中国元宵节的节日活动,和印度排灯节还有关系吗?
吃汤圆,寓意团圆。这是家庭元素、家族元素,社会组织元素、社交元素。赏花灯、猜灯谜,这是书法、绘画的中国文化元素。上海周边,以前还有做兔子灯、拉兔子灯这样的亲子元素。这不就是妥妥的洋节本土化的典范吗?

图片

现在元宵节因为文化感、仪式感的逐渐降低,确实不怎么热闹了。但我们可以通过古诗词领略一下元宵节巅峰时期的风采。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不同的时代,节日有不同的过法,有的节日会衰弱,也有新的节日会强势起来。但文化元素,才是节日生命力的源泉。
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的衰弱,本质上是我们文化的仪式感在淡化、在消失,我们要改的是这一块。中国传统节日里的许多仪式和内容其实都好玩有趣得很,只是我们都习以为常了,反倒缺少了一点发现美的目光。
最近我在刷手机的时候刷到了一条特别好玩的短视频,说是美国演员尼古拉斯·凯奇有次去参加一档深夜脱口秀节目,和主持人说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次很严重的身份危机。什么危机?他是1964年生人,那一年是龙年,他觉得自己是属龙的,简直酷到不行。尼古拉斯·凯奇本来就喜欢中国龙的图案,而且自己又刚好是龙年出生的,他对此特别自豪,还专门在自己的后背上纹了条中国龙的纹身。
结果,过了很多年以后,尼古拉斯·凯奇才知道,中国人的生肖是按农历来算的,他不是出生在农历龙年的,所以算生肖的话他还是属兔。这就让尼古拉斯·凯奇很崩溃了:什么?我纹龙纹了小半辈子,结果你告诉我我的本命年是兔年?你让我怎么接受?然后他就陷入了身份认同危机,“度过自己人生中非常艰难的一年”。

图片

这也就是尼古拉斯·凯奇这种对我们的文化仍然怀有好奇之心的外国人,要换做是我们中国人,就算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生肖这些年来可能都搞错了,那反应估计也不会有他那么好玩的。你得善于从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去挖掘亮点和仪式感,你才能让我们的节日过得有滋有味。

这几年我们全国各地不是都在大力发展本地旅游业嘛?各地政府不妨多想想办法,把中国传统节日这个大IP利用起来,只有吃吃喝喝,拼性价比,拼服务只是基础而已。增强了文化感,就能吸引游客,就能提升客户黏性,就能增加消费。各地还能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
一些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也不要总把自己当成社会现象,节日生活新形态的裁判。古人那么多节日有关的诗词文章,怎么到现在就写不出来了呢?
在我看来,过年这个东西多少有点像是两口子在一块过日子,以前才交往的时候两人到了恋爱纪念日,就是吃顿麻辣烫都欢天喜地,后来成了老夫老妻了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就算是结婚纪念日去吃法国大餐都只是照流程办事。这不是说彼此做的有什么不对或是不好的地方,而单纯就是这么些年过下来都习惯了,没有激情的火花了。
但越是如此,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越是到了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我们才越是需要一点仪式感和新鲜感,来帮助我们重温一下往日的美好时光。平时都这么寡淡了,总不能说过节的时候还这么寡淡吧?一年到头老是这样,夫妻关系可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咧。

图片

过节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自己不珍惜中国传统节日,自己不大力弘扬中国文化,那就不要怪一些年轻人更喜欢洋节了。

公元1068年,为了欢庆这一年的大年初一,同时也是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我国宋朝著名的大政治家和大文学家王安石曾经写下过一首非常著名的应景诗。如今虽然已有965年过去了,但是他的这首诗读来依然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在今天这期内容的最后,我想把王安石的这首古诗送给大家,既是作为节目的结尾,同时也是送给大家的新年寄语。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赞(11)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孤烟暮蝉:不想年味越过越淡,我们需要找回过节的仪式感|2024-02-1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