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静思有我:国家“双减”,你要“加”? |2024-02-25

春节期间,我多年的好友甄先生家的儿媳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甄先生顺利升级,当爷爷了。

中国每天大约要出生2万多宝宝,甄先生的孙子是那一天中国2万多新生小宝宝当中普通的一个。

所以这不是一个很特别的事。

然而这是就全国而言的。对于具体的某一个家庭,添了一个小宝宝是一个天大的喜事。

甄先生的喜悦溢于言表,兴奋地给我打电话,向我报喜。

朋友家的喜事,也等于是我的喜事,所以我也非常开心。

甄先生的儿子康康,我是看着长大的。我一直很喜欢这孩子。

不过,说实话,除了这孩子的长相在中等以上的标准以外,其他各方面都只能算中等。我确实不愿意用优秀这个词来评价这个我喜欢的孩子。

现在,这个孩子不到30岁,正是结婚的年龄结了婚,正是生子的年龄生了子,过着一个很普通的人的生活。他在一家普通的国企上班,在中国二线城市里,一年大约十几万的收入。不算低,也不算高。

所以,我不愿意用优秀这个词来评价我喜欢的康康。

然而,我仍然打心眼地为甄先生以及康康高兴,仿佛他们非常成功。

我也说不清这是为什么。

如果非要问我为什么,我只能说,很多家庭都期待自己的孩子结婚,生孩子,同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如果还要添点什么理由,我只能说,甄先生夫妻两个和康康小夫妻两个,现在住在一个小区,每一周,或者每几周,会在一起吃顿饭。

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比较向往这种生活,反正肯定有人向往。我也是向往的。

所以,我一方面认为康康这孩子不算优秀,但我又总觉得他很成功。他的成功又意味着甄先生的成功。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自己也说不清,我也不想去想。

我总觉得,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亲,这样的儿子,现在还有了孙子,是令人欣慰的,是值得喝一杯的。

如果不是这几天甄先生家里很忙,我想现在就喝一杯。

这大约就是地地道道的百姓生活理念吧。

而我今天特别想跟朋友们说起甄先生一家的事儿,主要原因是,甄先生家添了孙子,让我想起了甄先生从20多年前开始做的两件非同寻常的事。

我说这两件事情非同寻常,倒不是说它惊天动地。

但是我要说,甄先生的思想比我们整个国家要超前大约20年。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国家的行为。

关键意思是两个,一是减轻作业负担,二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

而甄先生在20年前康康上小学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在本世纪初到本世纪第2个10年的中期这十几年中,康康从小学读到了高中毕业。这个阶段是全中国大地风起云涌地加重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阶段。

而甄先生反其道而行之。

在康康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十几年中,总共只上了三个月的英语培训,时间大约是小学四年级那一年。

尤为有意思的是,在康康的各科成绩当中,唯一参加过校外培训的英语,高考成绩却是最不理想的。

我记得,在这十几年当中,甄先生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在给孩子搞校外培训。甄先生有两个亲戚本来就是中小学的老师,本来就在抽空开展校外培训。但是甄先生坚持不让康康参加校外培训。

所以我要说,甄先生是比国家强力推行“双减”提前20年,给自己的孩子把校外培训基本减到了0。

在康康上小学到高中的这个阶段,不管怎么说,校外培训是家长可以掌控的。但是,校内的作业那就不是家长说了算的。

按理说,甄先生想减也减不了。

但是甄先生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最典型的表现是在康康高三那一年。

那一年康康的作业自然是很多的,经常写到晚上11点都写不完。

甄先生在跟夫人商量之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管作业是否写完,到了晚上11点必须睡觉。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作业没写完,怎么给老师交代?

康康心里自然不想写作业太晚,但是总还是担心第2天被老师批评。

于是甄先生和他的夫人商量了一个绝招:

如果康康在晚上11点没有写完作业,那么不写作业了,直接睡觉。第二天,由他或者夫人主动给老师打电话,说康康头一天晚上病了所以没写完作业。这样老师就不会责怪康康了。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很多家长都有感受,当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哪怕有的时候仅仅是身体生病导致作业没完成,老师难免会有失望的情绪,并且会把这种情绪在家长面前表现出来。

所以,给老师打电话说康康生病导致作业没有完成,往往意味着家长可能会在老师面前有些难堪。

我这里没有任何对老师的不满情绪,相反我对老师们的负责精神很感动。如果中国各行各业都像老师们这么负责,我们的事情可能会做得更好。我想,很多带过孩子的家长应该对此都有体会。

总之,在甄先生的神操作之下,由于康康经常头一天晚上生病而没把作业做完,甄先生夫妇经常在老师面前有点难堪。

于是,在甄先生家庭内部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

这个电话是由甄先生打呢?还是由夫人打呢?两个人难免都有些推诿。因为,谁打电话,谁可能要在老师面前有点难堪。

最后,甄先生和他的夫人商量了一个好办法:锤头剪子布。

谁输了,谁给老师打电话,谁来面对老师的多多少少的不满情绪。

说实话,为了让康康晚上11点能睡觉,他们夫妻两个轮流在老师面前撒谎,可能还会经历难堪,这事儿也算是绝了。对于甄先生来说,也算是拼了。

——顺便说一句,甄先生夫妇都是很不善于撒谎的人。

可能正由于他们不善于撒谎,所以,一旦撒起谎来,就有人信。

不过,可能还是由于不善于撒谎,所以老师很快就发现了实情。但是,老师也没办法了。因为他们看到了先生夫妇的决心。所以,老师也只好提醒甄先生夫妇,让他们不要向其他家长传授“经验”,以免动摇“军心”。

甄先生为康康减轻作业负担这事儿,就这么搞成了。

甄先生撒谎的大约10年之后,2021年,国家下发了“双减”的通知,也在减轻作业负担。

我看到这个文件的第一感觉就是:甄先生真是超前啊!

我说了这些,朋友们一定想知道康康最终考了一个什么学校,回答是:985学校里面排名靠后的一所高校。简单地说就是:勉强上了一个985.

我们该怎样评判康康的高考成绩呢?

应该说不算差,因为毕竟上了985。

但是,你要说有多好,肯定谈不上。至少在很多家长心中,对这个成绩是不满意的。

可能你会说,能上985,已经不错了,康康一定是天资聪颖,所以才敢比国家早20年给孩子减轻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

可是我要告诉朋友们的是,康康从小学到高中的成绩,都很平常。

有什么依据呢?

这么说吧:

如果把康康的高考成绩拿到他的小学同班同学里面比,他算是拔尖的了。

然而,康康上小学时,在班上的成绩里面只能算中等,而且还略微偏下。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康康在小学的时候上了一个很普通的学校,很普通的班级,而且是中等偏下的成绩,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他大约只能考一个二本三本之类的学校(那时候还有一本二本三本的说法,下面我也还是沿用这个表达)。

那么康康的初中成绩怎么样呢?在那个四五线的小城市里的一个比较好的初中里面也是中等。我记不清是中等偏上还是中等偏下了,但是中等,这是一定的。

怎么能够说明他是中等呢?

因为康康上高中的时候,是勉强上了那个四五线小城市的重点高中,全年级1400多人,他的名次在1000名左右,差点就上不了那个当地的好学校了。

正常来说,如果康康一直是他升高中的时候的成绩,他大约也只能上一个二本或者普通的一本学校。

因为,康康最终勉强上了一个985高校,他在全年级的成绩是100名左右。而他高中入学时的成绩是年级1000名左右。

这说明,康康的成绩长期以来都很一般,并不是朋友们想象的那样非常优秀。所以,甄先生没有资格胸有成竹地不给康康搞校外培训,还千方百计给康康减轻作业负担。

这说明,甄先生比国家早20年给自己的孩子实行“双减”,与孩子优秀不优秀没关系。

我曾经跟甄先生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他不给自己的孩子搞“双减”,孩子是不是会更优秀?

甄先生说:不一定。

我又问:你具体说说不一定是啥意思,你别跟我打马虎眼。

甄先生说:不一定,就是说有可能比现在更优秀,也可能远远不如现在。

甄先生给出了他的依据:

康康在高中阶段成绩突然向上跳了一大步,从高中入学时的年级1000名,跃升到高考时的年级100名。

甄先生说,他搞不懂是什么原因,到现在都搞不懂。总而言之,莫名其妙地,突然一下就爆发了。

甄先生说:如果他从小学开始就给孩子加很大的压力,说不定孩子的状态就没有那么轻松和自然,说不定还会来个抑郁症啥的。那就不大可能有这么大的爆发。即便成绩在重压之下有所提升,大约也只会是从一个三本的级别能够跃升到二本,最多到普通的一本,而不可能考上985。

当然,甄先生也说,既然我没逼他他就能上985,说不定我逼他一下就能考上985当中的顶尖学校。

总之,不一定。

甄先生最后总结陈词说:既然是不一定,那我为什么要逼他呢?不靠谱的事情,我为啥要做呢?

甄先生还进一步展开说:

我逼他,他有可能更好,也有可能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定是有点难受的。搞不好心理上出点啥障碍,我咋办?

反过来,我不逼他,他也可能更好,也可能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定是相对快乐的,孩子的状态一定是正常的。

甄先生还说,康康这孩子的心理一直是比较乐观和正面的,这很可能与他不逼孩子有关系。

比如有一年,甄先生和夫人吵架比较多,对孩子的关照也比较少,事后夫妻两个很是愧疚。

甄先生历来要求孩子做了错事一定要认错、道歉,同时,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和夫人也一定要做到,所以自己和夫人对孩子做了错事,也要对孩子认错、道歉。

所以,事后甄先生有一次很慎重地对孩子说:“去年我和你妈吵架太多,对你关心不够,我们错了,我很愧疚。去年你的学习成绩有下降,可能与我和你妈的状态不好有关。”

康康的回答令他很意外。

康康说:“我没有觉得你们影响了我。我去年学习成绩下降,主要是打游戏太多。当时班上成绩最好的同学带着我们一起打,我们就觉得打游戏说不定还能提高成绩。结果反而影响了成绩。”

“你跟妈妈吵架没有影响我的状态,相反我感觉我在你们心中挺重要的。”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听到你们在屋子里面吵,我在门口听了一会儿,然后我开门进屋。结果我一进屋,你跟妈妈两个人就立刻停止了吵架。样子很不自然,有点像我们在班上打闹,突然老师来了,赶紧端正坐好。

“我感觉我在你们心中还是挺重要的。”

甄先生对我说:“听到康康这么说,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啊。”

顺便说一句,甄先生对孩子的评价,最喜欢用正常这个词,他从来不用优秀这个词,他也不用健康这个词。他就喜欢用正常这个词。

甄先生曾经给我陈述过他对孩子正常的理解:

首先,品行必须要端正,比如没有违规违纪的坏毛病,懂得感恩,知道努力啥啥的。

其次,精神状态很正常,不神经叨叨的,是一个自然地、有点快乐的孩子。至少不能得抑郁症。

记得康康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跟甄先生谈起一个话题:如果康康在高中谈了女朋友怎么办?

甄先生笑着说:那我会劝他不要谈,因为会占有时间,所以影响学习。但是,他谈了女朋友,说明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因为他谈的是女朋友,而不是男朋友。

甄先生说,如果一个男孩子谈了一个男朋友,那就有点不太正常。

甄先生对正常孩子的第3个标准是,智力正常。这就不用多说了,具体表现是基本能够完成学业,如果搞智力测试的话,能在大众化的水平就行了。

这就是甄先生的理念。

甄先生对孩子不苛求,还表现在康康的大学阶段。

甄先生对我说过:刚上大学的时候,康康曾经问过他要不要考研,甄先生说:随便。康康又问他要不要争取出国留学,甄先生也说:随便。

后来甄先生对我说:他的两句“随便”导致康康在大学学业一般,最终既没有考研也没有出国,本科毕业之后就直接参加校招进了一个普通的国企,当上了一个普通国企的普通员工。

康康在大学里的唯一的额外收获是:谈了一个女朋友。

而且,谈了一个女朋友,在毕业几年之后就娶回家了,到今年,就生孩子了。

故事没有任何需要特别讲解的地方。

甄先生也曾开玩笑说:康康没有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可能是他害的。但是他总是会补充说:他不后悔。

他说,一个孩子品行端正,精神正常,智力正常,在该上大学的时候上了大学,该谈女朋友的时候谈了女朋友,该结婚的时候结了婚,现在正是该生孩子的时候又生了孩子。这样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好孩子的标准就是正常。

我听甄先生这样说,既不想激动得站起来鼓掌,但也确实找不出什么话语能反驳他。

我总是陷入思考。

但我不得不承认,康康现在的这个样子,包括最近又生了孩子,怎么着多少都有点让我这样的人有些羡慕。

虽然我始终不能说康康很优秀,所以我找不到羡慕的理由,但我心底里面总是有些羡慕。

普通的人生,平常的人生,正常的人生,是一个值得羡慕的人生吗?

这几乎是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了。

不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减轻孩子的作业负担,减轻孩子的校外培训负担,更有可能保证孩子获得一个普通的人生,平常的人生,正常的人生。

我不是说给孩子加压力就一定不会让孩子获得这样的人生,我是说给孩子加的压力大了,风险就来了。

作为家长,是想旱涝保收给孩子一个普通的人生,平常的人生,正常的人生?还是想冒冒风险,让孩子要么变成人中龙凤,要么人生出现偏差?

这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尤为重要的是,关于校外培训这事儿,那是需要一定的金钱做保障的,很多家庭并不富裕,为什么还要去砸钱搞校外培训呢?

关于国家的“双减”政策,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

由于全社会都疯狂地去给孩子搞校外培训,所以让资本嗅到了商机。

于是,校外培训风起云涌,而价格也越来越高,高到了大多数家庭都无法承受的地步。

于是,校外培训又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于是,国家出重手实施“双减”,限制校外培训,基本杜绝了校外学科类培训。

按理说,事情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了。

可是,在有些家长面前,这不是结局,而只是故事的开始。

因为,有些家长认为,既然大面积的校外培训搞不成了,那么我让我的孩子去搞一下校外培训,那岂不是能让自己的孩子超出别家孩子一大截?

于是,很多家长又偷偷摸摸地去联系和参与秘密的校外培训。

很多事情,真的让人想不通。

就像,很多人痛恨有些公务员的腐败,却又让自己的孩子考公务员,而且希望将来也能有机会腐败一下。

我对这事儿,想不通。

前几天,有朋友跟我说:他的孩子问他,想考公务员,但是公务员工资低,怎么办?

他就跟孩子讲:

公务员的工资,跟大款比,很低。跟社会上大多数比,不低。如果你觉得低,又要去考,你将来肯定会搞腐败,搞腐败肯定会坐牢。要是这样,还不如一步到位,你现在不用考公务员了,直接到公安局去自首好了。

我认为,这个朋友是正常人。

我不想说这个朋友很智慧,我只想说他很正常。

有人可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天下的家长都像甄先生那样给孩子减负担,不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只希望孩子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平常的孩子,正常的孩子,也就是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谈恋爱的时候谈恋爱,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子的时候生子,

如果这样,我们国家的优秀人才从哪里来?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跟甄先生做过探讨,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优秀的人才从来都不是非常刻意地培养出来的。

我就问他:不刻意培养,那是怎么出来的呢?

甄先生说:社会只要让教育回到一个正常的状态,那么,本来优秀的人,自然就会成为优秀的人;本来不优秀的人,怎么着都成不了优秀的人。

就像,我们把种子撒到地里,我们只需要正常地浇水、施肥、灌溉就行了。至于哪一颗种子后来能长成参天大树,那取决于种子自身的基因。

我们没有必要对某一颗种子长出来的幼苗拔苗助长,我们也没有必要刻意对某一颗种子多施多少肥料,多浇多少水,或者让他多晒多少太阳。

我们的责任是,让种子赖以成长的土地,变成一块正常的土地。

他说,国家实施“双减”,就是要让教育的这片土地,变成一片正常的土地。

正常的土地可以收获正常的庄稼。在大量正常的庄稼里面,肯定有一批特别优秀的。至于是谁,谁也说不清楚。但一定会有。

我是一个喜欢逻辑思维的人,自认为逻辑也比较严谨。我对甄先生的这番话,暂时找不到反驳的角度。

我需要继续思考。

又是开学的时间了。

我觉得,摩拳擦掌的家长们,确实有必要思考一下以下问题:

你一定需要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吗?

想想我们自己,有几个是人中龙凤?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要苛求孩子做到?

还有,像康康这样的,过着普通的人生,平常的人生,正常的人生的孩子,一定是你不想要的吗?

还有,像甄先生这样比国家早20年给自己的孩子实施“双减”,结果孩子在高中莫名其妙地,成绩向上窜了一大截,这样的奇迹,你难道不愿意去迎接一下吗?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一定等得来。

对,我100%赞成你的观点,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但是,如果给孩子加了过重的压力,你一定要看看孩子是否承受得住,你一定要看一看孩子在加压之后是否还具有长跑(而不是短跑)的耐力。中小学一共12年,那是地地道道的长征。毕竟,当年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只有一年。我们的孩子是12年。如果加上大学、硕士、博士,基本就20年了。

看着活蹦乱跳的孩子,我总觉得:

快乐一点,健康一点,正常一点,是首要的。

其次,才是优秀一点。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我是“静思有我”和“静思有我v”两个微信公众号的撰稿人和朗读者:静思有我。安静地思考,有我一个。

赞(2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静思有我:国家“双减”,你要“加”? |2024-02-25
分享到

评论 1

  1. #1

    减的另一头是卷,关键在于一个度的把握。
    减的厉害,解决不了社会的卷;卷的厉害,全民焦虑、扼杀天性;
    让教培多一些公益,少一分利得,自然会归于理性,供需平衡。

    308****02@qq.com5个月前 (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