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杨风:国产电动车宰制天下!美欧真的要认输吗?|2024-03-02

全球市值第二大的苹果公司于近日宣布,退出电动车(EV)市场。
苹果公司于10年前宣布,进入电动汽车市场,但10年后宣布退出,这是什么样的信号?


其实,不只是苹果公司,美国的汽车业界也在调整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策略。
而欧洲面临中国电动汽车大举来袭,正是慌张惊疑的时候,一方面想要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要限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如法国,也想要改变策略,跟中国汽车业界合作。
这些都是强大的信号,意味着全球电动车市场出现了变化,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可以用这样的比喻,如今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正如19世纪盛行的帝国主义时期的船坚炮利,轰开美国和欧洲的市场。
只不过,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是以强大的性价比,打开美欧市场,而不是真的依靠船坚炮利。
美国已经采取了保护主义,欧洲正在考虑是否采取保护主义。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这是在新世纪的船坚炮利。然而,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也存在一些隐忧。
看看美洲大陆的消息。
据路透社报导,拜登政府将放宽“2030年减少尾气排放,以及提高电动汽车销量”的目标。
为什么拜登政府如此说?照道理,美国民主党执政的时候总是倡议新能源和新能源车,拜登政府因此于2022年8月通过《削减通胀法案》,给予美国汽车业界高额补贴,全力投入电动汽车于美国和北美地区的生产制造。

图片


曾经有一些美国民主党的支持者认为,如果不是小布什于2000年当选美国总统,美国现在可能已经“达成”新能源和新能源车的目标。
真的是这样吗?现在岂不是民主党的拜登执政,却在这时候放弃了原先设定的目标。
原因就是,美国汽车产业界遇到了阻碍,美国汽车业界在电动汽车市场处于亏损状态,不能老是赔钱啊,对吧?
根据福特汽车于2023年的财报显示,该公司扭转了2022年的亏损,取得43亿美元的净利润。这是不错的成绩。
但是,福特汽车在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占了资本总支出的40%,庞大的支出使得这一块业务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且其亏损金额为47亿美元,这是巨大的亏损。
因此,福特削减了电动汽车的生产计划,转而强调盈利。福特声称,下一代福特的电动汽车,需要在盈利的情况下才会推出。
然而,福特也没有放弃电动汽车市场,毕竟这是趋势。但是在盈利的前提下,福特将重心转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在美国市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还是有利可图的。2023年,美国卖了117万辆油电混动车,同比增长52%。
除了福特汽车外,在美国市场的丰田、本田和现代起亚也是放在了混动车的生产和销售上。

图片


就是这个缘故,拜登政府才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电动汽车销售目标,和汽车废气排放目标。
再回头看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十年前就开始发展电动汽车,为什么耗费了十年的功夫,投入于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领域,花费100亿美元的天价研发资金,现在却放弃呢?
一言以蔽之,苹果耗费十年的研发,却无法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胜过竞争者。简单说,就是苹果“不行”。
自从2011年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辞世以来,接任CEO的库克,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始终面临困难。在iPhone的更新上了无新意,5G芯片开发了数年,始终做不好。
别忘了,当初苹果公司嫌弃高通的5G芯片太贵,因而立志自己开发。但是从2018年到现在,苹果总计斥资十亿美元于研究开发上,但5G芯片的发布总是一延再延。
5G芯片都做不好了,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方面就能够做得好吗?
现今的电动汽车市场,美国有特斯拉,特斯拉之外就是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苹果耗费十年的功夫,竞争不过特斯拉,也竞争不过中国电动汽车。
这是现实问题。
另外,苹果公司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在从未尝试过的汽车领域,想要一肩独揽电动汽车 + 自动驾驶,这是难上加难。

图片


这方面中国华为就比较聪明,华为也同样没做过汽车市场,因此,华为采取合作的方式,发挥自己在芯片设计、通讯、软件系统和人工智能(AI)的长处,和塞力斯合作,推出问界M9 SUV智能汽车。
问界M9 于去年12月26日推出,两天时间就突破20000台的销售。
苹果的毛病就是一切“通吃”,都要自己来。这是从1980年代的苹果计算机就是如此,苹果包办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所有的规格制定,就连应用软件在初期的时候也多数是由自己来。
但是到了智能汽车时代就不一样了,因为使用环境不一样,苹果想要从电动汽车本身,电动汽车电池,智能驾驶,汽车AI等一应俱全,全部包下,野心也太大了。
且不说,在上述的几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相当杰出的企业,而且是全球范围的领导厂商。就以电动汽车电池来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是世界第一,2023年的全球市场份额是62.7%。
简单归纳一下,现今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是:电动汽车 + 电池。
其中,不少国家的电动汽车业者是从中国购买电动汽车电池。
而电动汽车的趋势是:电动汽车 + 智能驾车或自动驾驶(AI)。
中国的电动汽车趋势是:电动汽车 + 智能驾车或自动驾驶(AI) + 万物互联。
中国的电动汽车趋势之所以加了一个万物互联,因为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竞争者——华为。问界M9就是采用鸿蒙系统,具有强大的潜力。
此外,中国也在自动驾驶方面建立了人工智能AI大模型,并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中国业界具备更强大的潜力,更恢宏的发展雄心。
试问,苹果公司要怎么竞争?
别说苹果,就连特斯拉也得面临中国产业的竞争。2023年,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302万辆,超越特斯拉的180万辆。

图片


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的模式,世界各国都难以抵挡,只能够用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

美国已经对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零部件和材料做出了限制。欧洲也打算跟进,欧盟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
这就奇了,美国搞起了闭关、封锁,欧盟也想要跟进,美欧都怕了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真是风水轮流转啊!美欧大陆,也就是世人眼中的西方国家,竟然害怕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
然而,害怕也不是办法,总不能闭关自守一辈子吧!如果想要搞闭关、限制,能搞多少年呢?
由于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已经建立了“全产业链”,美欧日电动汽车商难以和中国竞争。
因此,美欧汽车厂商出现了和中国企业合作的声音。
美国通用汽车CEO说:如果我们有办法与其他公司合作,特别是在不面向消费者的技术方面(暗指电动汽车电池和零部件),我们会参与。」
而福特汽车表示:我们可以开始迎向电池市场的竞争,或许我们应该与另一家汽车制造商合作。


欧洲汽车商也想要和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作,只不过,欧洲厂商想要合作的方式,如同美国通用汽车一样,是在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电动汽车电池方面。
说实在的,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上的确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而且还是碾压式的竞争力。却存在一些隐忧。
第一个隐忧是,美欧市场对中国业界封闭。
这一点如前所述。
第二个隐忧是,欧盟国家可能要求中国的电池供应商到欧洲设厂。包括宝马、PSA、雷诺、戴姆勒、大众等欧洲车企,都曾经要求中国电池供应商到欧洲建厂。
这方面就需要商谈了。由于这几年美欧国家逐渐失去自由市场的精神,破坏了合约精神,因此有必要由中国政府和欧盟协商,建立一套良好,有保障的投资机制。
也许,这正是中欧重新启动投资协定谈判的时候。当然,中欧投资协定的内容已经于2020年底完成协商,只是欧盟于第二年单方面搁置了协议的审核。
似然美国方面是不会对中国开放,而美国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虽然表达了合作的意愿,但现今美国政界对中国的氛围很难放开对中国的限制。但欧洲却有希望经由一番协商,达成双方互利的局面。
重点是,如果中欧双方在电动汽车产业上达成协议,美国将被孤立。
一方面,美国电动汽车产业难以和中国竞争,也难以和中欧合作下的欧洲电动汽车商竞争,美国厂商将逐渐失去竞争力。
二方面,在政治和经济上,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也会因此逐渐松动。
所以,不用担心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封锁,重点是在欧洲方面。
第三个隐忧,虽然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实力强大,但业者的获利低,甚至是亏钱在卖。
这是因为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商多,竞争太过激烈,以至于降价刺激销售,抢市场。

图片


中国业者不能够老是靠削价来抢市场。中低端产业这么干,高端产业也这么干可不行。如果高端产业也是这么干,如何增加获利,提高员工薪资,增加国民收入,让股价提升?
在高端产业不能搞白菜价那一套,需要适时、适度地盈利。
相对的,美欧汽车商虽然在电动汽车产业方面敌不过中国业者,但是一些美欧汽车商重视获利,丰田、现代起亚和Stellantis的盈利创了新高。
这方面需要想出个办法来。
我们做一个总结。
美国虽然搞补贴,通过《削减通胀法案》,但不到2年的时间,却还是竞争不过中国,相当的讽刺。
重点机会是在欧洲国家,欧洲国家的确有和中国业者合作的意愿,就看双方怎么谈了。这是挑战,也同样是机会。如果能从中寻回中欧投资协议,对中欧双方都有利。
如果一时之间谈不拢怎么办?一方面,只要欧洲能够保障中国厂商在欧洲的投资,也未尝不可取。
另一方面,若是都不行,那就竞争吧!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具备全产业链,对于未来汽车人工智能和汽车互联又有很大的潜力,那就打一场产业竞争呗!
用竞争敲开美欧市场的大门!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赞(2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杨风:国产电动车宰制天下!美欧真的要认输吗?|202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