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纯科学:2026年纯电动一统天下的汪涛产业定律 |2024-03-05

一、从中浪、大浪到惊涛骇浪

对汽车行业来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一浪高过一浪。从2022到2026年每年一个台阶:

2022 年中浪。4月份比亚迪宣布放弃燃油车。

2023年大浪。开年纯电动车就纷纷降价,并且全年炒作的口号是“油电同价”,叠加上7月1日推行国VI b,原国VI a车型不再能上牌,引发燃油车市场前所未有的降价狂潮。甚至国家媒体出面要求限制电动车降价,让马斯克表示难以理解,在中国,真是想不赚钱都难,实在是不可思议。

2024年巨浪。2月19日比亚迪宣布混动秦Plus 7.98万,实现“电比油低”。确切地说是混动车比同等燃油车价格更低。五菱、哪吒、长安启源、零跑、别克迅速跟进降价。

图片

北京现代推出“油比电强”。

图片

一汽大众也推出油比电强。

图片

3月1日奇瑞并不直接这么正面回应价格战,而是推出回馈老客户百亿补贴置换计划。

图片

这些优惠对用户当然是好事情。

2025年狂浪。开年将实现“纯电与油车同价”。

2026年惊涛骇浪。开年就将实现“纯电比混电低”,整个汽车业价格体系将形成纯电最低,混动次之,燃油车最高的局面,纯电动一统天下。不仅燃油车销售趋零化,而且混动的市场也将迅速陷入暴跌。这个“一统天下”的确切含义不是说燃油和混动一辆都卖不出去了,总会有一些人的认知与现实不同,就是认定要买燃油车。但这没关系,改变不了汽车业“纯电动一统天下,燃油车时代在中国将迅速终结”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大势。燃油车加上混动,在2026年的占比将低于20%,约80%甚至更高渗透率的新车都将是纯电动。

以上这些是中国市场的情况,国外却呈现另外一番景象:苹果放弃投入了大量费用的新能源车研发计划,日本坚持燃油车和氢能源车,欧洲车企重启燃油车研发,调低新能源车发展计划……本文最后会解释原因何在。

可以说,我是全球唯一对纯电动车发展做出最为精准预言的人。但本文不是在进行预测和准备说服任何人,而是正式通知,如果没有为此准备好的相关企业,就请考虑准备做好善后事宜。

2016年3月,我出版《纯电动一统天下》第一版时,对纯电动车发展进程的预测给周边人介绍,几乎是无人认同,普遍认为观点太极端了。2015年全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是33.1092万辆,我预言2026年纯电动将一统天下,这么大的跨越人们直觉上难以接受也是很自然的。现在认同我对大趋势看得很正确的人已经非常普遍,但即使到今天,对这么快就一统天下的预测还是难以接受。尤其是近几年混动增长速度显著超过纯电,自然地很多人就认为未来至少相当长时间内,混动将会是一个重要方向。但本文将给人们确定无疑的硬核科学依据——以精确完备的测量数据为基础,以汪涛产业定律严格推导出来的结果。如果你不能推翻这些科学依据,就请认可科学而不是自己的直觉。真正的科学,就是要能做出常人直觉难以理解的惊人预言,最终却为实际所严格地证明。

二、汪涛产业定律

请允许我用自己的名字来做这个命名。这么做原因有三个:

一个是中国历史上其实是有大量科学成就的,但因为没有系统的发明发现者的命名习惯,很多首创性的科学成就事实上是传到国外后被国外命名抢占了,我们需要接受这些惨痛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二,要能有资格这么命名,当然是得有严格依据的。汪涛产业定律是比摩尔定律更基本的产业发展规律,可以逻辑推导出摩尔定律。我是第一个这么做到的,当然有信心认为可以具备这个资格。当然,如果人们能提出科学的论据认为达不到这个要求,如果能提出来,我也可以坦然放弃。

第三,受到最近一个媒体事件的影响。今年初我在上海东方卫视与张维为老师一起拍摄一个视频节目(预计会在3月11日播出),我根据对一些中国产业发展的分析提出了“清场式领先”的概念。张维为老师很认同,就在当天下午观察者网举行的年终答案秀上引用了这个概念,并且人家张老师是明确说了“用汪涛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清场式遥遥领先’”。可是,没想到张老师在视频中这个引用和其他场合的引用引发了很多人激烈的反对和谩骂。反对任何观点都没问题,可是这些人却大多是去简单情绪化地骂人家张老师,这就荒唐了。

图片

参见:张维为:今天我们面临”两种世界之命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老师只是对我观点的引用,并没有去作阐述和展开。所有详细的阐述和证明是在我的文章中给出的(本文后面会给出相关的文章链接)。这些人如此谩骂的事实本身就证明:第一他们根本就没认真听认真看,因为只要稍微认真一点点,就不会犯这种最低级的技术性错误。第二是这些人完全不具备最基本的文献检索能力。互联网查阅资料非常容易,如果你连这一点最基本的文献检索能力都没有,就在那里义正词严、大义凛然、无比正义、充满道德感地放空炮,是不是太可笑了?如果是一般的人可以原谅,上面很多看起来俨然是学者模样的人居然也这么做。如果中国学术界都是一群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像样的学术研究?你批评任何观点都可以,但至少先有能力看明白我是如何论证相关问题,相关的资料你能不能看得懂,至少得有最起码的知识储备,先看明白相关最基本的资料之后,再认真想一下自己有没有信心至少能不太过于丢人地发言。

网上也曾有一些网友对我的“中美关系——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文表示反对。我问他:您学过军事吗?他说完全没有,我又问他:对武器装备有没有任何研究,他也表示完全没有。这个态度倒是挺坦诚的。我向来也都是非常欢迎人们对我的观点提出质疑,可是你一点最起码的军事常识都没有,和一张白纸一样,凭什么来反对我对军事问题的分析?

这届公知的水平真的是太差了。你们能不能先做一些最起码的科技知识培训,然后再来捣乱好不好?

因此,我将这个先做一下命名,如果有人批评的话我非常欢迎,但至少先认准是谁。

以下就是对“汪涛产业定律”基本原理的阐述:

我们都知道芯片领域的摩尔定律。1965年时任仙童半导体公司研究开发实验室主任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1929-2023年3月24日)应邀为《电子学》杂志35周年专刊写了一篇观察评论报告,题目是:“让集成电路填满更多的元件”。摩尔绘制出相应的数据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趋势:每个新芯片大体上包含其前任两倍的容量,每个芯片的产生都是在前一个芯片产生后的18-24个月内。这个规律后来就被称为摩尔“定律”。但这只是一个统计规律,并不是一个被证明过的被阐述过因果关系的自然定律。那么,为什么会有摩尔定律这样特别规律性的产业发展过程?这么严格的规律它背后是否有什么逻辑和因果联系?能不能真的被证明成自然的定律?过去并没有人特别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摩尔本人也没深入讨论清楚,他当时在有些场合甚至认为这个规律可能也就持续10年,但事实上从他最初提出一直到最近脱离原来的发展速度逐步变慢,非常完美地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有一些类似的产业发展规律也可以被看作是从摩尔定律完全逻辑推导出来的结果。例如,视频每提升一倍的扫线,像素数量会提升4倍。如果不改变压缩算法的话,以摩尔定律为基础可以推导出每隔3年视频的扫线会增加一倍。如果算法有改变,它增加了多少运算量,把相应的运算量加上去,同样可以按摩尔定律严格推导出下一代视频商用化的时间节点。电脑上的视频从QVCD、VCD到DVD的确就是严格按3年一代的速度发展的。由于2k和4k的时代采用了H.264的算法,它需要的运算量同等像素情况下要比上一代的H.263多10倍。因此这个阶段的视频升级换代就多花了3个摩尔周期多一点的时间,以补上10倍运算速度的提升。这种视频商业的规律并没有人去命名,不过关于网络带宽还有一个被命名的规律叫吉尔德定律,它是指主干网络的带宽每6个月增加一倍。这个事实上也是可以最终从摩尔定律中逻辑推导出来的。另外还有移动用户快速发展阶段会有每年增长一倍,互联网用户每6个月增长一倍等规律也都可以摩尔定律为基础,再加上其他规律逻辑推导出来。

汉风网网站提示:
经过两天的测试与系统重构,我们的支付问题已经解决,请老友们放心支付。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18)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纯科学:2026年纯电动一统天下的汪涛产业定律 |2024-03-0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