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迪夫卡是2023年5月以来,俄乌战线上最为重大的突破,但战役结束的标志显然不是以城区的易手为终结。
在俄军夺城后不久,我们曾说清扫城西7个由乌军控制的村镇很有必要。而在俄军初步稳控城区后,确实也向乌军的“七星阵”发动了攻势。
在俄军突破“七星阵”的第一道防线,又向第二道防线展开猛攻之际,不甘失败的乌军新任总司令西尔斯基,又从其他战线调来了生力军结合本区部队,发起了强势反击,使得城外的大战也变得精彩起来。
本文我们就来聊聊俄乌两军的“七星阵”大战,以及谈下阿城战役后续的走向。
在俄军中部集群和顿涅茨克第1军主力,外加空天军航弹的大规模轰击下,乌军新任总司令西尔斯基于2月17日凌晨下达了阿瓦迪夫卡要塞的撤军令。
因为就西尔斯基的个人风格来看,他不是那种轻易可以让步的将领。当初瓦格纳主攻阿特木斯克时,就是西尔斯基力挺泽连斯基的意见,指挥各路兵力坚守到底的。
而阿瓦迪夫卡当时的状况,无论是北部的焦化厂区,还是南部的主城区都尚在乌军手里,西尔斯基怎么可能甘心放弃?
对外,乌克兰的外援前景堪忧,尤其是美国方面继续援助的阻力极大;
对内,西尔斯基刚刚上任总司令职位,屁股都还没有坐热,新的军事领导层亟需立威。
在这种当口上,乌军最需要的是打个大胜仗出来提提气;即便退一步讲,胜仗难以打出来,至少不要打败仗;或者再退一步,就算是要打败仗,也不要败得太难看。
而阿瓦迪夫卡是当时俄乌接触线上,乌军最大、最知名、最坚固的要塞,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西尔斯基却下了撤军令?这可是结结实实的大败仗。
撤军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在第一时间对外界公布?这又是哪门子的道理?
因此我们当时分析称,乌军若是有序撤军,必然要死保北部的焦化厂区和南部的高层区一定时间。既掩护城区部队的后撤,又可以掩护后方阵地的加强和部队的整理,以形成新的防线。
因为乌军的撤军令是2月17日凌晨发布的,当天晚上绍伊古就向普京汇报称控制了阿瓦迪夫卡,而之后对焦化厂区和高层区的清理,也用时极短。
同时结合战场情况推断,西尔斯基的撤军令不是主动为之,而是在城内部队已经出现溃败事实的基础上,才公开发布撤军令找补,尤其还大大方方地对外公布,以营造出乌军是主动后撤,而非被俄军击溃的迹象。
不过战争是物质的,溃败就是溃败,这是无法用言语辞令所能掩盖的。
乌军在城区部队的过早溃败,所带来的恶果是城区之后的村镇防线尚未整备好,战区部队也亟待整理,根本不具备在有利阵地迎击俄军的可能。
而且城区过早地易手给俄军,尤其是焦化厂区和高层区堡垒的轻易丧失,使得俄军在这些区域可以部署大量部队,它反而成为了俄军出击部队的最好屏障和出发阵地。
毕竟,当前弹药量急缺的乌军,是难以像俄军那样向这些区域投掷大量航空弹药和大口径炮弹的。坚固的厂区及高层区,反倒构成了对俄军作战极为有利的因素。
而且,我们从地形图上可见,阿瓦迪夫卡城区相对城西村镇,可谓居高临下;北部焦化厂区和南部高层区,又多高层建筑物,十分便于俄军的观察和引导炮火打击。
在这种背景下,乌军在城西村镇的防御,就陷入了非常不利的态势中,这便为俄军在城西作战初期的快速推进埋下了种子。
斯捷波沃(战前人口60余人)、贝尔蒂奇(战前人口260余人)、谢梅尼夫卡(战前人口180余人)、奥尔利夫卡(战前人口870余人)、拉斯托奇凯恩(战前人口610余人)、托嫩克(战前人口320人)、谢韦尔内(战前人口150余人)。
B:谢梅尼夫卡、奥尔利夫卡、拉斯托奇凯恩属中部防御群;
第一线:以北部的斯捷波沃村、中部的拉斯托奇凯恩和南部的谢韦尔内相连;
第二线:以北部的贝尔蒂奇、中部的谢梅尼夫卡和奥尔利夫卡、南部的托嫩克相连;
其中第一线的地势,要比第二线略高,后者的各村镇几乎都在谷地内,并不利于防御。
而且乌军在“七星阵”防御,最大的难题是它的南北两端因为曾直面俄军进攻(注:俄军对斯捷波沃和谢韦尔内村方向的攻势,曾多次未果),所以防御准备还算充分。
但中间一大截,尤其以拉斯托奇凯恩为核心的区域,长期以来并不直面俄军进攻,而是以阿瓦迪夫卡城区为屏障,所以并没有东向的坚固工事。
由于城区易手过于迅速,该方向的工事非一两日可以完善,所以便成了整条防线上最大的漏洞。
因此,俄军在刚刚占领城区后不久,便派出了尖兵对中部的拉斯托奇凯恩发动了试探性攻击。
当时也有读者回馈说,俄军的攻击被乌军挫败了,还损失了些车辆和人员。
咱们当时的回复是:这是试探性进攻,以小股部队测试乌军布防、试探其反击强度,并诱使对方暴露火力。正常作战是允许出现战损、伤亡的。
而在俄军进一步清理了城区,将乌军原有的大型阵地,转为己方之用后,真正的攻势就要展开了。
目前可以确认,俄军是兵分三路向西进攻,目标分别指向我们前面分析的A、B、C三区的第一线村落。
北路,俄军中部集群第2集团军第15摩步旅为主、第21摩步旅为辅,攻击斯捷波沃村;
中路,俄军中部集群第41集团军第35摩步旅为主、顿军第114摩步旅为辅,攻击拉斯托奇凯恩;
南路,顿军第1摩步旅为主,第9摩步旅、第1453摩步团为辅,在拉平欧泊汀到城区战线后,攻击谢韦尔内。
北路:第47机步旅为主,第116和第129领土防卫旅为辅;
南路:第53机步旅为主,第127领土防卫旅一部为辅;
另外为防止俄军向北沿着铁路线突击,乌军另有第23机步旅、第71猎兵旅驻防于此;而在战场的西南端,则驻有第59摩步旅。
除了上述建制外,乌军第1总统旅、第1坦克旅的部分兵力还有些杂系力量也掺杂其中,而受损最重的第110机步旅则后撤整补。
俄军除了直接进攻的单位外,也有第2集团军第30摩步旅、第41集团军第55、第74摩步旅、近卫坦克第90师、第10坦克团及辅助、杂系力量整备待机。
由于上述提到的情况,乌军在第一线尤其是中间的拉斯托奇凯恩村的防御并不坚固,所以俄军最早向这里出击。
试探性进攻,早在2月18日至19日间就已经展开,而且攻击到了村庄外围。
随后,俄军又从焦化厂区向西出击,策应拉斯托奇凯恩村方向的进攻。
而南路以顿涅茨克第1军为主的部队,在整理建制后吃下了从欧泊汀到城区的乌军阵地后,攻入了谢韦尔内。
谢韦尔内虽然只是一个战前人口150余人的小村庄,但这里长期以来却是南向乌军防御的坚固据点,顿军曾在此方向冲击多次无果,折损甚大。
如今以顿军第1摩步旅为主的攻击编队直接从东侧空虚处攻进了村内,在此防御的第53机步旅紧急从二线增调兵力,围绕谢韦尔内的战斗白热化。
在中路和南路纷纷开打之际,北路斯捷波沃方向也重燃战火。
此时俄军中部集群第2集团军第21摩步旅已经攻入了村内,但战线长期僵持未能西进,乌军第47机步旅出动了宝贵的M1150突击破障车掩护M2A2步战车,向村内俄军出击,试图先发制人。
不过乌军的攻击未能奏效,还“贡献”出了一辆M1150,这种车辆美国只援助了6辆,比M1A1还稀缺。
而在乌军攻击受挫之际,同样在此方向的第2集团军第15摩步旅发动了攻击,扩大了对斯捷波沃村的控制,并进一步向西出击。
此时乌军出动少数M1A1坦克炮击在斯村西部的俄军,不过其动作很谨慎,开炮之后就迅速返回掩体,所以未能当场战损。
至此,在乌军宣布撤离阿瓦迪夫卡城不到一周之际,城西“七星阵”的第一线北、中、南路,已纷纷开打。
由于乌军在中路的防御漏洞过大,拉斯托奇凯恩村方向的阵地无法拖住俄军。
至2月24日时,俄军已经将拉村南北的战线拉平,同时传出了乌军从拉村撤退的消息,俄军第35摩步旅在村中插旗宣示占领。
经过两天的测试与系统重构,我们的支付问题已经解决,请老友们放心支付。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